女人為什麼會比男人長壽?

梁春的憨厚

根據聯合國2013年的數據,全球女性的平均預期壽命延長了近4.5年,平均預期壽命為71歲,而男性的、平均壽命為66.5歲。從懷孕的那一刻起,與女性相比,男性的死亡率更高,出生時男嬰的出生率略高於女嬰(大約每100名女性對應有105名男性)。生育年齡開始時的男性女性數目平衡,但從那以後,女性數量就超過了男性。在中年之後,男性的剩餘壽命大約是比較年長的女性的75%-80%,儘管國家地區差異較大。例如,美國女性預期壽命的性別差異大約是6.5年,英國為5.3年,在俄羅斯為12年,這種多樣性意味著社會因素對男性和女性的壽命有影響。

女性長壽的生物學基礎

幾乎每個物種的雌性都比雄性更長壽,因為具備兩條X染色體,基因有兩本拷貝,其中一條X染色體基因發生基因突變時,另外一條X染色體的正常基因仍可正常工作,而男性只有一條X染色體,這種遺傳儲備機制可以讓神經、內分泌和免疫反應對潛在的有害環境做出更有效的反應

雌性激素,以及女性身體適應懷孕和哺乳的彈性也被認為可以促進長壽。雌激素對血液中的脂質有益,可以保護女性降低心臟病風險。另外,大腦中用來控制攻擊性和憤怒衝動的部分在女性中更大。

女性生活方式更健康

2015年,一項發表在PNAS上的題為 "Twentieth Century Surge of Excess Adult Male Mortality"的研究報告發現,女性比男性壽命更長,主要是因為現代生活方式的因素,而不是生理上的差異。

研究人員從1800年到1935年的135年間收集的1700 組數據。雖然女性具有生物優勢,但從歷史上看,某些生活條件和社會習俗往往會抵消這種好處,男女之間的社會差異導致婦女的生理優勢不明顯。直到20世紀,女性和男性的預期壽命之間才顯現出顯著差異,在19世紀和20世紀,男性和女性的死亡率都有所下降,但隨著20世紀的發展,女性開始享受生活方式的長壽益處。

從統計數據上來說,女性不太容易患心臟病和與吸菸有關的疾病。心臟病被認為是20世紀成年男性死亡率不成比例的主要因素。該研究報告稱,在1880年至1919年期間出生的人當中,心臟病和中風在55歲至80歲的男性和女性的死亡率中所佔比例超過40%。對於1880年以後出生的人來說,40歲以上的女性死亡率比男性死亡率下降了70%,心血管疾病卻仍然是成年男性死亡人數的主要原因。

從1880年開始,吸菸導致了50-70歲之間的男性死亡率的30%。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2010年的數據,全球吸菸率比女性高四倍多,男性吸菸的比例為40%,而女性為9%。









科學閏土

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我們任何人都是無法逃脫的。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人與人之間,男人與女人之間還是會有區別的,每個人的生命質量並不相同,壽命也並不一樣。其中就有一點,值得我們深思,就是女人比男人長壽,這是因為什麼原因呢?

經過多年的研究與觀察,科學家們找到了以下這些原因:

一、基因因素與性染色位的關係。男性23對染色體中,性染色體是XY,面女性為XX,有些遺傳病是通過性染色體傳給下代的,叫伴性遺傳,女性一般可以避免這樣的遺傳。

二、生活方式因素。男性具有吸菸、酗酒等更多的不良生活方式,造成慢性病高發,更容易引起早死和殘疾,而女性這些不良習慣較少。加上男人所從事的工作危險性高,如高空、高溫作業,及冶金、電力等工種,工傷及意外事故較女性多。

三、女性吃得少。女性的飯量平均比男性小,胃腸負擔小,攝入熱量少,降低了慢性病的患病風險。

四、生理機能因素。女性分娩和月經定期失血能作為一種生理刺激,使女子造血機能比男子旺盛,而且保持時間相當長,並且使女性比男性更及時的把身體內血液內的毒素等不需要的垃圾排出體外。對人體免疫力、消化能力、代謝能力和環境適應能力都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

五、社會觀念因素。女性社會壓力小,為了養家餬口,男性必須超負荷地工作和付出,男人工作較女人更緊張,所要承受的壓力比女人還是更大,容易罹患身心疾病而早亡。

六、女性更講衛生。女性與男性相比,女性更注意個人衛生,更喜歡洗澡、洗頭、洗臉、洗手、刷牙和重視飲食衛生,減少了感染性疾病的發病機會。

八、女性愛梳頭。每天定時梳頭,等於對大腦進行理療,激發大腦皮層的活力。

九、女性體內脂肪所佔的比例高於男性。體內脂肪含量高,對人體具有更好的保護作用,比如會對寒冷的耐受力更強,同時可使機體具有更好的彈性,在出現意外事故時發生嚴重骨折等致命性傷害的機會少。

十、女性性格更柔。女人像水一樣柔的性格,對環境具有更好的適應性,更具有心理彈性,心理彈性使得女性更容易吸收劇烈的外力打擊,心理緩衝性更強。

其實,女性長壽的原因也不僅僅與此,還有很多的因素沒有查找出來。需要我們日後慢慢探索,揭開女性長壽的神秘面紗。


家庭醫生在線

根據科研人員對人類壽命的長期研究發現,許多國家都普遍存在一種現象,那就是女性比男性更長壽。據調查結果顯示,好些國家的女性平均壽命都要比男性壽命長5-10年。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女人比男人長壽呢?

造成女性壽命比男性長壽的原因其實是很多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幾點:

一、女性性染色體較強

人體細胞中有23對染色體,22對常染色體,1對為性染色體。男子的性染色體是“XY”型,女子是“XX”型,即女子有雙份免疫調節基因,比男子多1倍,因為人體的免疫能力存在於基因中,而基因又存在於X染色體中。

二、基礎代謝的影響

根據測定,男性的基礎代謝比女性高出5%-7%,如走路的時候,女子每分鐘代謝熱量12焦,男子則需要消耗21焦,耗氧量男子也比女子多。所以男子消耗的身體能量更多,身體的損耗更大。

三、內分泌差異不同

女性卵巢會分泌雌激素,雌激素能增強免疫球蛋白,還能軟化血管,具有抗動脈硬化和抗衰老的功能,這是雄性激素不能相比的。女性每個月生理期排出的經血,實際上就是一次身體的排毒,這樣能減少體內毒素的堆積,也是出現女性壽命普遍長於男性的原因。

四、女性愛哭和嘮叨

五、男人癮君子比女人多

抽菸、喝酒,甚至吸毒是相關癌症死亡率持續上升的重要原因。臺灣有關專家曾對抽菸、喝酒、吸毒的生活習慣做過調查,結果發現男性中抽菸、喝酒的人數都超過一半,而女性則分別只佔4.8%和22.6%,男性中18%的人有吸毒的經歷,而吸毒的女性則不到1%。或許這是為什麼許多相關的癌症,男性死亡率皆高於女性。

以上就是引起女性比男性長壽的幾個主要原因,因此各位男同胞們平時要少吸菸喝酒,並且不要給自己太多的壓力。要持之以恆的鍛鍊身體,增強自身的體制,這樣才能夠長壽。

醫療專長:性功能障礙,不育症,生殖器官發育畸形,性腺內分泌疾病,泌尿生殖系統炎症,性功能障礙的法醫鑑定。


醫聯媒體

圖示:1000種死法

很早以前,搞動物育種的人就意識到一件事,去勢的雄性動物,比如騸馬的壽命比公馬的壽命長,這樣的經驗是在暗示,男人是因為雄性激素的影響才壽命比較短的,這方面看起來還是有很多統計學證據,並且在生理機制上也能進行解釋,比如男人平均來說比女人更喜歡冒險和暴力,尤其在危險的青春期,雖然男女的死亡風險都在提高,但男人的死亡風險更高,自此之後,男人的死亡風險總是比女性高。而細查這些熊孩子的死因主要是死於暴力和意外,但無論哪種情況都和男性的雄性激素的分泌密切相關。

圖示:這是美國的統計資料,資料顯示不同年齡的男女的死亡率,注意虛線是男性,灰線是女性,中間的黑色實線則是總死亡率。可以看到男女都在大約10~12歲迎來人生死亡風險最低的時候,但從大約13歲開始伴隨著進入青春期,男女的死亡風險都在急劇上升,但男性上升的幅度遠遠超過女性。

正如詩人所言: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青春期男人為了博得佳人一笑,不惜幹任何危及性命的蠢事。雖然青春期之後的男人死亡風險有所下降,但年齡增長就伴隨著死亡風險越來越高,男女死亡風險要到大約100歲之後才基本持平,但想一想男女本來數量大致一樣,但一路死下來能堅持到100歲的已經寥寥無幾,那麼在計算總的平均壽命時,自然輸給女人也就一點都不奇怪了。

雖然我們有統計資料,我們也有男人死亡原因的分析,以及被閹割的動物做對照,似乎已經完美的解釋了為什麼男人活得比女人短(在統計學意義上),或者女人比男人長壽,雄性激素理論看起來已經證據確鑿。但是,所有這些都是旁證,而不是直接證據。幸運的是,由於歷史原因,這世上的確有些男人從小就被閹割——太監製度——,這些不幸的男子成為研究人類壽命的珍貴資料,事實上對韓國最後一群太監的壽命調查,證實他們的確比同時代的男人活得更長,平均壽命和同時代女性相仿,比那個時候的男人平均多活接近20年,甚至超過皇室男性成員的平均壽命(已排除夭折的皇室男性成員)。這大概就是歷史上男人大多對長壽並不那麼熱衷的原因吧,除了極少數既得利益男性。

最後,要補充並強調一下,對於沒有切除睪丸(青春期前)的男人來說,缺乏性愛只會更加短命。


三思逍遙

世界各國的人口壽命數據表明,女性的平均期望壽命要比男性長7年。為什麼女性比男性更長壽?下面的10個原因也許就是事情的真相。對於男性來說,要想活得像女性一樣健康和長壽,除了女性生理上的獨特性不能模仿以外,在其他方面不妨多向女性學習。

  1.女性更安全:男性更多從事危險職業和工種,如戰爭、駕駛、採礦等職業更多屬於男性,而女性多從事文秘、醫學、文藝、教育、家務等低風險職業,早死和殘疾的風險低於男性。

  2.女性更健康:男性具有吸菸、酗酒等更多的不良生活方式,造成慢性病高發,更容易引起早死和殘疾,而女性則相反。

  3.女性更講衛生:一般來說,女性與男性相比,女性更注意個人衛生,更喜歡洗澡、洗頭、洗臉、洗手、刷牙和重視飲食衛生,減少了感染性疾病的發病機會。

  5.女性吃得少:女性的飯量平均比男性小,胃腸負擔小,攝入熱量少,降低了慢性病的患病風險。科學研究表明,吃得過飽還可使體內的自由基增多,增加患癌的風險。

  6.女性愛梳頭:每天定時梳頭,等於對大腦進行理療,激發大腦皮層的活力。

  7.女性性格更柔:俗話說,女人是水做的,但看起來無比柔弱,卻可以做到水滴石穿。女人像水一樣柔的性格,對環境具有更好的適應性,更具有心理彈性,更能做到逆來順受,對惡劣的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都具有更強的耐受力。心理彈性使得女性更容易吸收劇烈的外力打擊,心理緩衝性更強。

  8.女性社會壓力小:儘管男性與女性具有一樣的血肉之軀,但社會對男性的成就期望值更高,更多被賦予英雄、護花使者和領導者的社會角色,承受的社會壓力更大,更容易罹患身心疾病而早亡。

  9.女性具有獨特的生理現象:每月一次的月經失血刺激了人體造血系統的活性,懷孕和分娩對人體各系統是一次“緊急戰爭動員”,對人體免疫力、消化能力、代謝能力和環境適應能力都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

  10.女性體內脂肪所佔的比例高於男性:體內脂肪含量高,對人體具有更好的保護作用,比如會對寒冷的耐受力更強,同時可使機體具有更好的彈性,在出現意外事故時發生嚴重骨折等致命性傷害的機會少。


饅頭稀飯

自有統計以來,女人的平均壽命就比男人長。人類最長壽命紀錄的保持者是女性,壽命超過70歲的85%都是女性,甚至女性從出生起存活率就領先一籌了。雖然在漫漫的人生之路上,女性看似比男性衰老得快,但最後逆襲的卻是女性。

男人何為總是學不來女人的長壽秘訣?

身體結構的差異

女性體內雌激素具有保護血管壁的作用,防止其變硬、變脆。而男性機體對腎上腺素及其他縮血管活性物質反應較女性為強烈,因而男性發生心血管病機會多於女性。

分娩和月經是女性有別與男性的一個重要生理特徵,而恰恰這能使女性的造血機能優於男性。

每個月折騰幾天,原來還有這等好事!不過女性朋友還是要注意補氣血,月事期間注意保暖!

生活習慣的不同

男人經常抽菸喝酒,大口吃肉。女人則講究養生,時常關注和愛護自己的身體!

情緒也需要宣洩

對待疾病的態度

健康是一份責任!健康需要一份健康的生活方式!活得健健康康,老來作伴,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養美健康生活

誰說男人40不行?一個男人如果身體素質不行,那麼就算20也不行!其實不管身體機能還是生活技巧,一個健康的正常男人,40歲的時候應該最有韌“性”耐“性”。大家誰40誰知道,誰在用40的男人誰知道;我知道看到這裡有同感的都會讚我!

​下面再說男人為什麼活的比女人短吧:

排解壓力渠道少

  既要上孝父母,下教子女、又要打拼事業、賺錢養家,男人壓力不小。男性不像女性有先天的心理調節能力,嘮叨幾句、大哭一場就能自我調節。

  “男兒有淚不輕彈”的思想讓他們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並嚴重損害健康。數據顯示,2009年,死於自殺的人中79%是男性。蘇州榮格心理諮詢中心高級督導王國榮建議,男性應從“功利性”中解放出來,讓生活多點休閒成分,多向孩子學點簡單和樸實,多向女人學點感性和情趣。

  缺少健康意識和自律能力

  很多男性每天辦公坐著、開車坐著、看電視還坐著,久坐對男性健康影響很大,會增加生殖道感染的幾率。建議坐40分鐘後,起身活動一下,走5分鐘再繼續工作。另外,不少男人每天工作十七八個小時,半夜不睡覺,用消耗健康來換取金錢是不可取的。

  意外傷害較高發

  吸菸是誘發肺癌的罪魁禍首

  統計表明,10個死於肺癌的患者中,有9個是菸民。姜輝介紹,20%~30%的男性是菸民,女性只有3%~5%。戒菸任何時候都不晚,可通過轉移注意力、減少聚會、扔掉煙具等方式。此外,45歲以上、有吸菸史的人應每年做1次防癌體檢。

  男人通常比女人更易發生車禍

  瑞典一項調查發現,70%的交通事故是男性司機造成的。原因是男性體內的雄性激素使他們喜歡超速行駛、酒後駕車、冒險飆車等。

  應酬多增加發病率

  男人在外社交免不了應酬,而且多數安排在時間較充裕的晚上。廣西營養學會副理事長馬力平指出,晚上過量的油膩食物會導致囤食,更易引發肥胖、高血脂、高血壓等問題。

  長期晚餐吃得過飽,且餐後不運動直接休息,可能誘發腸癌,更是糖尿病等疾病的重要誘因。如有必要的應酬、聚餐,可以儘量安排在中午,並保證每週至少有一半時間在家吃飯。應酬時要保證攝入食物的多樣性,注重粗細搭配,多吃些蔬菜,少吃肥肉。

  不當喝酒很傷身。酒是男人的朋友,但也是他們的健康殺手。世界衛生組織統計顯示,有60種疾病是由於飲酒不健康造成的。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主任委員賈繼東教授指出,短時間內攝入大量酒精會造成急性酒精中毒,長期如此,容易誘發酒精性脂肪肝、肝炎,甚至是肝硬化。最可怕的是,過量飲酒還會引發食道癌、胃癌等癌症。


漂流瓶

中國人的平均壽命是76歲。其中,男性的平均壽命是74.6歲,女性是77.6歲。女性比男性足足長壽了三歲。為什女人比男人長壽?



鄙人總結了三大原因:

一是男人更累。 男人主外,女人主內。在外奔波就辛苦。例如:圈養的獅子可以活20年,野生的獅子只能活15年。所以,女人比男人長壽。

二是女人愛哭鼻子,發脾氣。哭鼻子把冤氣都哭了出來,發脾氣把怒氣都發了出來。心氣順了,心情好了,所以就長壽。而男人在媳婦發脾氣時,往往包容媳婦,不吭聲。壓抑的久了,對身體不好。所以,男人壽命短一些。

三是男人大多愛喝酒,抽菸。對健康也不利。


楊朱學派

美國密執根大學的研究人員發佈了一項新的關於男性壽命的研究報告,報告說,由於生活節奏的加快,受到各方面的壓力的影響,女人要比男人長壽5至10年。上世紀80年代少2年,90年代少了4年,進入21世紀則少5年。而在美國一般統計是男性比女性短壽7年。在俄國,男性比女性短壽10年。2001年北京市人均壽命是74歲,而男性的平均壽命是70歲。

為什麼男性壽命比女性短?研究人員認為造成男性壽命比女性短有十大因素。

一、男人大腦比女性老得快

美國科學家不久前研究發現,男性大腦比女性大腦更易衰老,這也許是男性壽命與女性形成較大懸殊原因。作為男人,從中年起就應格外注意保護好自己的大腦。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心理學教授魯賓·格爾等人用核磁共振照相和測定腦組織新陳代謝速度的方法,通過對24名女性和37名男性的腦功能狀況的較長期研究,發現從青春期到中年(18~45歲)這一階段,不管是男是女,腦細胞都會逐漸減少,但腦細胞的死亡速度(即腦萎縮)男性約為女性的3倍。男性大腦分解糖的速度(即新陳代謝)明顯高於女性。

二、男人忌諱掉淚 女人卻愛哭

如果男性像女性一樣,動輒流淚,會被視為軟弱,沒有男人氣。其實流淚不僅能疏緩心頭的壓力緩解情緒,而且在生理上有利於有毒物質從眼淚中排出。男兒有淚不敢流的結果是造成其健康狀況每況愈下,日積月累也會對壽命產生負面影響。

三、男人癮君子比女人多

男人喜歡抽菸、喝酒,甚至吸毒,這些都是相關癌症死亡率持續上升的重要原因。臺灣有關專家曾對抽菸、喝酒、吸毒的生活習慣做過調查,結果發現男性中抽菸、喝酒的人數都超過一半,而女性則分別只佔4.8%和22.6%,男性中18%的人有吸毒的經歷,而吸毒的女性則不到1%。或許這是為什麼許多相關的癌症,男性死亡率皆高於女性(口腔癌死亡率男性為女性的8.1倍,肝癌3倍,肺癌為2.2倍)。

美國有關飲食的研究表示,男人吃的肉類、脂肪、乳製品、蛋和高熱量的食物多半比女人多,而女人則吃比較多的蔬菜水果、低熱量食物。男人吃東西比較狼吞虎嚥,由此男人胃的發病率比女人平均高出6.2倍。女人則比較注意健康,細嚼慢嚥。女人從小就比較懂得有關食物的重重,包括如何採購、如何烹調、營養成分如何,比較懂得烹調均衡的飲食,到了老年,這些對飲食營養的知識和技能,為女性帶來了很大的好處。

四、男人性格好強女人卻溫順

男人血液中的雄性激素是易怒好鬥、爭強好勝的重要原因。在戰爭年代,上戰場的男人多,這自然好理解為什麼男性短命的多。但是,在現代和平年代,男性爭強好勝的性格同樣是造成其死於非命的重要誘因。美國的老人醫學專家克維斯在《為什麼女人活得比男人久》書中比較了男性與女性在健康行為上的多種不同。她指出,男人從小就學著表現男子氣概,不輕易示弱,常常將受痛苦埋在心底;而女人則比較注意身體發出的警訊與預防疾病,也比較願意向外尋求幫助。

男人喜歡冒險,女人則很少從事有害健康或冒險的活動,例如由於男人爭強好勝和酒後駕車,發生車禍和死亡的幾率是女性的2倍。瑞典的調查表明,高速公路上的傷亡事故70%是男性司機造成的。而歐盟一些國家的統計表明,男司機發生交通事故的比率約為70%,女司機只不過佔30%左右。翻開國內主要死因的統計資料,似乎也呼應了這樣的說法。事故傷害高居男性主要死因的第二位,在臺灣,每10萬名男性就有將近77人因為事故傷害而死亡,而每10萬名女性則只有26位可能死於意外,在女性死因中排名第五。而男性機動車交通事故死亡率,也幾乎年年都是女性的三倍。

五、男人睡眠比女人差

對於女人比男人長壽的原因,科學界已有多種解釋。最近,美國科學家研究發現,女人比男人長壽的秘密是由於女人的睡眠質量比男人要好,抗外界干擾的能力也要強。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最近對一組男女志願人員進行測試發現,女人每晚有70 \n分鐘的熟睡期,而男人則只有40分鐘。另外,研究人員又對他們進行了每晚減少兩小時睡眠的試驗,結果一個星期後,受測試者都感到昏昏欲睡,警覺性下降,而且還發現,男性體內易導致肥胖症和糖尿病的腫瘤壞死因子有所增多。負責該實驗的亞歷山大·維貢扎博士說,缺少睡眠容易導致體內荷爾蒙失衡,產生對健康有害的化學物質。他說,實驗證明,影響男人健康的因素比女人多,而且女人對於嬰兒半夜啼哭等因素的抗干擾能力也比男人強,這也是女人的壽命比男人長的原因之一。

六、男人無視健康而女人卻重視健康

女人多半希望自己身材苗條,男人則很在意自己夠不夠高大。在愛美心理驅使下,幾乎所有的女性都想減肥,而男人對體重則不是那麼在意。美國的一個調查表明,82%的男性會定期為他們的愛車進行保養,但僅有50%的男性會定期做身體檢查。如此,便造成了男人小病不察覺、中病熬著幹、大病突然死的現象。如果男性能夠及時發現自己身體的異樣,及時診治,就可以大大降低患病率和病死率。

七、男人很少流血女人卻常流

研究表明,在相同年齡組裡,人體血細胞的質量女性比男性顯得優良,這是因為女性週期性的少量出血刺激造血器官,激發造血功能,有益長壽。研究者說,定期獻血,可使體內儲存的鐵處於輕度偏低水平,而少量缺鐵可有效防止心臟病的發生。獻血者因獻血使血液的代謝功能旺盛,其壽命較沒獻血者更長。男人不妨積極參加獻血這一公益活動,既向社會做了貢獻,又益於健康。

八、男人沒有候補染色體女人卻擁有

無論男女,都有23對染色體,也都由其中一對染色體來定性,女性的性染色體是XX,而男性是XY。男女在性染色體上的差異,會影響到某些疾病的發生率。1986 \n年,史丹佛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X染色體上,有一個基因在DNA修復上扮演了關鍵角色。

假如男性在這個基因上有了缺陷,身體修復基因病變的能力就會受損。而在細胞分裂過程中發生的病變日積月累之下,就可能加速老化和引起疾病。女性由於有兩個X染色體,因此比男性多了一重保障,當其中一個X染色體上的基因有缺陷時,例如具有會引起肌肉萎縮症或血友病的遺傳病變,另外一個X染色體可以立刻上場候補。相反,男性有一個X染色體和一個Y染色體,所以假如X染色體出現缺陷,就無可避免地發生疾病了。在疾病的困擾下,男人的壽命也相應比女性要短。

九、男人基礎代謝高女人卻偏低

兩性天生就有一些生理上的差異,其中男性基礎代謝要比女性高5%~7%,即能量消耗要比女性高。而在能量的攝取和消耗與壽命關係的學說中,有一種學說認為是成反比關係。早在20世紀30年代,美國康奈爾大學的營養學家克萊德·麥卡用小白鼠做了一個實驗,對一組白鼠並不提供充足的食物,只限制它們保證其生存所必需的營養。而對另一組白鼠則供應充足的食物。讓它們自由攝食,能吃多少就吃多少。

結果發現,自由攝食組的白鼠175天后骨骼就停止了生長,而限制攝食組的白鼠500天后骨骼仍在緩慢地生長。自由攝食小組的白鼠平均壽命僅2.5年,而限制攝食組的小白鼠壽命則為3~4年。研究人員認為,少攝食後產生的損害性自由基相應減少,對人的DNA和細胞破壞也減少,因此衰老也會減慢。這也許可以解釋為什麼吃得多的男性總是比吃得少的女性活得短。

十、男人易染寄生蟲女人卻不易

英國科學家在《科學》期刊上就女性為什麼比男性長壽的問題做出了新的解釋。他們認為,不光是男人,許多其他雄性哺乳動物都比雌性更容易受到寄生蟲或細菌感染。這很可能就是男性或其他雄性動物“早死的原因”。此前,人們主要認為“從事風險高的工作”是造成廣大男性“先走一步”的罪魁。研究結果從反面也表明,一些雌性比雄性個子大的哺乳動物同樣容易受到寄生蟲的攻擊並造成“短命現象”。

科學家認為,由於雄性哺乳動物的體形經常比雌性大一些,同時正是雄性動物這種“大個子”導致其更容易受寄生蟲感染,因此“更早死去”。英國斯特靈大學教授維爾森解釋說:“大個動物需要的食物更多,因此吃進寄生蟲機會也大大增加。”同時,雄性激素可能對免疫系統有某種抑制作用,從而使男性或雄性更容易受到寄生蟲的攻擊。在一些國家進行的研究結果表明,“大個頭男性”比小個女性患寄生蟲病的機會至少要高一倍以上。


美容師之家

在男人和女人“誰活得更久”這場終極戰爭中,女人通常是最後的贏家。

  據英國《每日郵報》今晨報道,英國一名科學家最新研究發現,女人壽命普遍比男人長,這是因為男人的身體在生物學上更像是“一次性用完即丟棄的用品”。


  這一頗具爭議的理論指出,在日常生活中,女人的身體較男人更善於進行常規的保養,保持細胞的自我修復和活力。

  基因決定壽命

  細胞修復能力越強 壽命就越長

  英國紐卡斯爾大學的教授湯姆·克伍德近日提出了一個最新理論,為我們揭示了女人活得更久的原因。

  克伍德教授認為,現在有越來越多的證據證明,男人比女人更像“一次性用品”,他們的身體細胞天生就不如女性持久耐用。

  許多科學家相信,壽命的長短是由身體出現的細微錯誤的多少決定的,而我們有多少能力去進行細胞自我修復,又決定了這些細微錯誤的多少。

  這就意味著,修復能力越強的人,身體出現的細微錯誤就少,而壽命就越長。而那些總是不能及時進行細胞修復的人,身體會逐漸衰老直到死亡。


  男女壽命區別

  細胞修復時間少 男人因此“短命”

  報告指出,女性祖先的身體比男性更健康,更持久耐用,她們也會做更多努力去修復身體細胞。

  “對於人類和絕大多數動物來講,女性在繁衍後代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克伍德教授說,胎兒需要在母親的子宮裡孕育,而嬰兒也需要母親的哺乳餵養,因此需要更多時間修復細胞。

  而男性則相反,因而男性祖先不需要花太多精力用於細胞修復。

  同時,男性要比女性花費更多的精力用來工作,這也說明了他們為什麼會壽命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