曠世名畫《蒙娜麗莎》至今真偽存疑,當年的盜竊者被視作民族英雄

《蒙娜麗莎》是收藏於法國盧浮宮的一幅世界名畫,恐怕也是目前知名度最高的傳奇畫作。而它的作者就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偉人————

萊昂納多·迪·皮耶羅·達·芬奇。

  達·芬奇還有一幅傳世名畫同樣為世人所熟知,那便是取材於《聖經》中以耶穌和十二門徒為主題的《最後的晚餐》,現收藏於意大利米蘭聖瑪利亞感恩教堂。


曠世名畫《蒙娜麗莎》至今真偽存疑,當年的盜竊者被視作民族英雄

萊昂納多·迪·皮耶羅·達·芬奇

  名畫《蒙娜麗莎》誕生於16世紀文藝復興時期的意大利佛羅倫薩,距今500多年。整幅畫的創作過程耗時4年,並採用獨特的技法“暈塗法”融合了40層的超薄油彩,每一層的厚度僅為2微米,相當於髮絲厚度的1/50。每畫一層顏料都要等待數月徹底風乾之後才能繼續後面的創作,由此可見創作者的精湛技藝以及為此所付出的精力之巨。經過如此打磨雕琢所造就出來的效果,就成為了如今呈現在世人面前的那位似笑非笑充滿神秘色彩的蒙娜麗莎女士。

  然而在最初被收藏於法國盧浮宮的時候,《蒙娜麗莎》還沒有像現在這樣舉世聞名,當時它不過是眾多名家畫作中的其中一幅,也沒有被格外精心關照。法國盧浮宮位居世界四大博物館之首(其三是英國大英博物館、俄羅斯艾爾米塔什博物館和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原本是法國的王宮,曾在裡面居住過50位法國國王和王后,其本身也是法國文藝復興時期最珍貴的標誌性建築之一,並以收藏豐富的古典繪畫和雕刻而聞名於世。


曠世名畫《蒙娜麗莎》至今真偽存疑,當年的盜竊者被視作民族英雄

法國盧浮宮

  1911年8月22日星期二,一名巴黎藝術家路易·貝何德前往盧浮宮內的方形大廳,今天他打算臨摹的正是《蒙娜麗莎的微笑》。然而當他來到懸掛這幅名畫的位置前,卻只看到了牆上光禿禿的四根釘子,而畫作卻不見了蹤影。其實就在昨天,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就已經留意到《蒙娜麗莎》沒有被掛在原處,但他理所當然地認為這只不過是館內的日常維護需要。可見在當時,《蒙娜麗莎》並不被博物館上下所特別注重,以至於作品被盜也渾然不覺。

  盧浮宮畫作失竊的消息不脛而走,一時間引起了軒然大波。而恰恰是因為這次失竊,才讓《蒙娜麗莎的微笑》真正為世人所熟知。說起偷盜這幅曠世名作的整個過程也令人大跌眼鏡,並沒有採用什麼高超的偷盜技巧,也不像電影中通常所演繹的那般驚心動魄。


曠世名畫《蒙娜麗莎》至今真偽存疑,當年的盜竊者被視作民族英雄

被盜的畫作

  8月21日,這天是星期一。盧浮宮按照慣例閉館並不接待遊客。而此時一名館內的臨時工就利用這一天警衛值守鬆懈的機會,明目張膽地將《蒙娜麗莎的微笑》從牆壁上取下,就這麼堂而皇之地在警衛們的眼皮子底下將這幅名畫帶出了盧浮宮。整個過程就是這麼輕鬆、這麼簡單,儘管中途也遇上了無法打開門鎖的困境,但一切得益於警衛的麻痺大意,這位臨時工竟然真的完成了這起震驚歐洲的名畫偷盜案。

  後知後覺的工作人員意識到畫作被盜竊後,這才聯繫巴黎警方展開嚴密追查,為此還宣佈閉館一週用於配合警方調查取證。結果他們在館內某個不起眼的角落發現了原本裝裱《蒙娜麗莎》的畫框,而警方通過畫框發現了偷盜者所遺留下來的指紋。

  但經過一系列的排查之後,警方卻跟破案失之交臂。直到兩年以後,有一名神秘的賣家用化名聯繫到了佛羅倫薩的古董商人阿爾弗雷德·傑裡,他聲稱手中擁有《蒙娜麗莎》這幅名畫,並且強調希望將畫“歸還”給意大利,同時開出了5萬里拉的報價。

  將信將疑的古董商人阿爾弗雷德·傑裡最終還是選擇去跟這名神秘買家見面,當他親眼見到那幅畫的時候頓時激動不已,通過對比照片上的原件以及顏料上龜(jūn)裂紋的細節,他確信這幅《蒙娜麗莎》就是在盧浮宮被盜的那幅原畫。於是他謊稱要去籌備資金,很快便向警方報了案,這名神秘買家最終被人贓俱獲。

曠世名畫《蒙娜麗莎》至今真偽存疑,當年的盜竊者被視作民族英雄

失而復得的文化瑰寶

  溫琴佐·佩魯賈,這位名不見經傳的臨時工油漆匠終於在意大利佛羅倫薩被抓獲,消失兩年之久的《蒙娜麗莎》也得以重歸人們的視線。不過這位狡猾的盜竊犯卻在被抓獲後,極力聲稱自己之所以盜取《蒙娜麗莎》完全是出於愛國熱情,他希望將這幅當年被拿破崙所掠奪的曠世之作送回故里。這是屬於意大利的文化瑰寶,理所應當被留在它的誕生地妥善保存。

  佩魯賈的言論瞬間點燃了意大利國民的愛國心,並且由此引發了關於《蒙娜麗莎》去留問題的激烈討論。最終佩魯賈的論調讓他獲得了最大程度的諒解,他只被判監禁一年零十五天,實際僅服刑7個月便被釋放。而有關畫作的最終處理結果,則經由意大利議會的再三商議,決定將其送還給法國。


曠世名畫《蒙娜麗莎》至今真偽存疑,當年的盜竊者被視作民族英雄

《蒙娜麗莎》原作的尺寸:縱77cm、橫53cm

  其實佩魯賈的說法是錯誤的,《蒙娜麗莎》是達·芬奇這位天縱奇才最喜愛的作品,並且在生前一直將它留在自己身邊。直到達·芬奇去世後,才由當時的法國國王弗朗索瓦一世花費一萬二千里弗(法國金幣名)買下,因此《蒙娜麗莎》才會始終被收藏於法國盧浮宮,而絕非是通過不正當手段掠奪得來。

  至此,《蒙娜麗莎》因為這起被盜案而名聲大噪,日後在人們的不斷關注下也被賦予了越來越多的神秘色彩。然而,時至今日有關於《蒙娜麗莎》真偽的疑問依然存在。在《蒙娜麗莎》失竊的那段時間裡,世界各地出現過許多所謂的《蒙娜麗莎》真品,那些藝術詐騙犯依靠仿造贗品從中牟取暴利,而購買畫作的收藏家們都相信自己手中的《蒙娜麗莎》才是當年達·芬奇筆下真正的曠世名作。

現如今有關盧浮宮內那幅《蒙娜麗莎》的真偽依然不乏質疑之聲,很多人相信《蒙娜麗莎》早已經從盧浮宮丟失,而現在所展出的那幅畫作根本就不是達·芬奇的真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