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能是全上海最美的15家小眾書店

從無到有、從顏值到內涵、從靜態陳列到主動策劃,上海實體書店經過多年的創新迭代,正從1.0版的單一賣場,進化到2.0版的複合運營空間,再提升為3.0版的城市生活方式文化平臺。除去那些以西西弗、鍾書閣、言幾又等為代表的已成規模的網紅連鎖書店,在上海,不少獨立書店品牌通過技術升級、營銷升級、服務升級,完成了從購物空間到文化空間,再到生活美學的轉變,成為了城市更新裡的新型閱讀文化品牌、文化樣本、文化地標,也培育孵化出了可持續發展的城市新生態。

這可能是全上海最美的15家小眾書店

西西弗書店

這可能是全上海最美的15家小眾書店

鍾書閣

這可能是全上海最美的15家小眾書店

言幾又

這些獨立書店品牌多為專精特書店,文化創意和品牌效應不亞於連鎖書店。同時更關注社交、體驗和生活美學理念的注入,更貼近新中產、80後甚至是消費潛力巨大的90後、00後的生活方式和消費習慣,已在城市更新的過程中融入城市的各個角落。如歷史文化街區、商業或商務區、大學等不同社區,激活城市空間裡的文化細胞。

在歷史文化街區中,以半層書店、吾同書局、朵雲書院、稲城書店、衡山和集等為代表的獨立書店,用歷史建築的外殼包裹著誠摯溫暖的人文情懷,致力於對上海的傳統文化進行傳承與創新,將書和文化與現代生活方式緊密結合,從而盤活歷史文化街區。

這可能是全上海最美的15家小眾書店

這可能是全上海最美的15家小眾書店

這可能是全上海最美的15家小眾書店

▲半層書店被設計成三個層次。一樓空間為縱向型,二樓為橫行型,中間懸空的小平臺為半層,是少見的長廊,複式結構可上可下。陳列的書籍有非常詳細的劃分,同時對書的裝幀有嚴格的把關,很多書都是某一領域獨樹一幟的好書,在其他書店幾乎很難找到。

這可能是全上海最美的15家小眾書店

這可能是全上海最美的15家小眾書店

▲吾同書局佔地面積1700㎡,原木色的書架古色古香,簡潔素雅。玻璃圍繞的露臺可以180度觀賞豫園美景。書局共有14個概念區,除了讀書品茶,作為城隍廟裡的創意文化據點,這裡還不定期推出“民謠與詩”、“文藝電影日”等主題活動。

這可能是全上海最美的15家小眾書店

這可能是全上海最美的15家小眾書店

這可能是全上海最美的15家小眾書店

這可能是全上海最美的15家小眾書店

這可能是全上海最美的15家小眾書店

▲位於廣富林文化遺址內的朵雲書院,以現代設計元素平衡徽派老建築原有的空間厚重感,打造出既時尚又富有歷史積澱的靜雅文化空間。總佔地1600多平米,整棟建築分為上下兩層,室內外相融合,內設閱讀、文創、展覽、講座、品茗等多個功能空間;外設“松石境”與“水雲鄉”兩個景觀庭院,其間一棵松、一朵雲的呈現,與松江及其古稱“雲間”形神相契。

這可能是全上海最美的15家小眾書店

這可能是全上海最美的15家小眾書店

▲稲城書店室內面積400㎡,室外面積約200㎡,是一個集會員制獨立書店與文化餐廳於一體的城市文化複合空間。

這可能是全上海最美的15家小眾書店

這可能是全上海最美的15家小眾書店

▲衡山和集中的書店位於衡山坊的一棟三層小洋房內。一樓主要是電影主題書籍+咖啡區,二樓是攝影、建築、藝術主題與展覽空間,三樓則是雜誌與講座區。這裡也是全國第一家影像主題專業書店。

也有不少獨立書店在老建築的更新中充分運用了名人的影響力。從書店的裝修風格到圖書的選擇,均加入名人元素。這樣的品牌包裝吸引了眾多文藝青年們前來品讀,在這樣的文化空間內彷彿能夠與歷史、與名人對話。通過打造名人主題IP書店來製造文化話題,助力城市文化產業的發展,也是獨立書店開闢的一個創新運營模式。

這可能是全上海最美的15家小眾書店

這可能是全上海最美的15家小眾書店

如與張愛玲生活有關的千彩書坊

這可能是全上海最美的15家小眾書店

這可能是全上海最美的15家小眾書店

哥哥張國榮生前最愛來此消磨時光的漢源匯

這可能是全上海最美的15家小眾書店

這可能是全上海最美的15家小眾書店

全上海最容易邂逅作家的作家書店等

相較連鎖書店品牌的複製性,獨立書店在特色打造和客戶體驗上更為精細。根據所在區域來定位,將書店全方位地融入城市文化建設。如在城市功能更新中新開服務於社區文化建設的好久不讀long time no read、幸福集薈、1984 Book Store;開在學府周邊提升學術氣息的鹿鳴書店、隴上書店、志達書店等。這樣的特色文化空間讓忙碌的都市人放慢匆匆的腳步,在這裡看書、休閒,或是約上三五知己,談天說地。

這可能是全上海最美的15家小眾書店

這可能是全上海最美的15家小眾書店

▲好久不讀long time no read是伴隨百年愚園路更新而入駐的都市藝術人文書店,主打人文圖書和藝術圖書,並配有一定比例的原版書。除去圖書外,讀書會、籤售、新電影發佈、各種門類的藝術展也在此繽紛上演,甚至還可以舉辦超乎想象的創意書店婚禮。

這可能是全上海最美的15家小眾書店

這可能是全上海最美的15家小眾書店

▲幸福集薈是一個融Books、Fashion、Lifestyle、Tea為一體的800㎡立體空間。挑高的屋頂下是錯層的書架與展示區,能邊看書邊享受品質生活。

這可能是全上海最美的15家小眾書店

▲1984來自店主的出生年份,同時作為英國作家喬治·奧威爾迷,書架上放滿了不同語言版本的《1984》。這裡的書籍多為藏書,以人文類為主,只能借閱。還有黑膠唱片和一些標有1984數字的小物件作為空間點綴。從某種意義上說,1984既不是書店也不是咖啡館,而是一個愛書之人的烏托邦世界。

這可能是全上海最美的15家小眾書店

這可能是全上海最美的15家小眾書店

▲鹿鳴書店是在上海學術圈裡知名度最高的書店,許多學者慕名而來。這裡成列的書籍大多比較“陽春白雪”,以文史哲學類為主。書店安靜得像圖書館,又像私家書房。書店中還兼賣舊書籍,前來淘書的客人大部分都是復旦周邊的老師學生,時不時還會舉辦一些學術講座。

這可能是全上海最美的15家小眾書店

這可能是全上海最美的15家小眾書店

這可能是全上海最美的15家小眾書店

▲從設計風格上來說,隴上書店簡約樸素,注重迴歸傳統閱讀。書本均置於牆面的白色格子之中,讓人們可以留下來閱讀,而不是走馬觀花地瀏覽。書店的重點不在於賣書,更多地是作為服務於校園閱讀的補充,兼有閱讀空間、交流等功能。

這可能是全上海最美的15家小眾書店

▲毗鄰復旦大學的志達書店,是天貓未來店無人技術方案首次賦能於實體書店,堪稱全新技術與傳統業態的融合。

這可能是全上海最美的15家小眾書店

同時,豐富的線下讀書活動在這些獨立書店中蓬勃開展。如思南書局每週一次的思南讀書會已持續了4年,將作家學者資源一次次激活,打通並黏合了讀者、作者、書店、出版社等多個書業環節,為城市的文化生活注入新的生機。

這可能是全上海最美的15家小眾書店

這可能是全上海最美的15家小眾書店

這可能是全上海最美的15家小眾書店

這可能是全上海最美的15家小眾書店

願君多采擷,此處最上海。

上海的獨立書店品牌正以多梯度、多樣性的風格,為城市拓展出豐富多元的新型閱讀空間。它們是城市中的“網紅空間”,也都代表著一種城市更新下的“新文化理念”。既是傳播文化的重要空間,實施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要載體,也承擔著城市空間和城市功能升級探索的重任,是城市文化生態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城市更新的過程中,為品牌實體書店留一隅棲息之地,將成為推動全民閱讀、打響“上海文化”品牌的重要力量。

本文案例:

半層書店:位於音樂谷-半島灣時尚文化創意產業園內,前身是上海辛克實驗機廠的廠房

吾同書局:伴隨豫園商城華寶樓的改造而入駐

朵雲書院:位於松江廣富林文化遺址內,由一棟徽派建築“明代高房”改造而來

稲城書店:位於上生·新所內,前身為上海生物製品研究所

衡山和集:位於衡山坊內,前身為樹德坊,包含花園洋房和新式里弄建築

千彩書坊:前身是張愛玲故居常德公寓

漢源匯:原名漢源書店,前身是上海電影院

作家書店:原為民國著名實業家劉吉生的故居

好久不讀書long time no read:伴隨百年愚園路的更新而引入

幸福集薈:位於幸福裡內,前身為上海橡膠研究所

1984 Book Store:由老上海花園洋房改造而來

鹿鳴書店:2014年舊店重開

隴上書店:原為上海化工書店

志達書店:2018年4月舊店重開

思南書局:位於思南公館內,坐擁51棟歷史悠久的花園洋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