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南春遊好去處→古瑤依舊:江永清溪村~永州中國傳統村落初探

一、村落概況

清溪村位於北緯N25°3′34.62″、東經E111°0′12.56″,座落在湖南省最南端的西南邊陲,與廣西桂林恭城毗鄰。南倚天仙草原燕子山;北與都龐嶺遙遙相望;東有珠江出水源“清溪源”,江水長流;西連龍虎關,龍虎關為古代的鎮峽關。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溪穿村而過,清溪瑤因此得名。

二、歷史沿革

清溪村背靠天仙草原燕子山,山嶺間流淌出來的小溪穿村而過,溪水清澈見底,清溪村因此得名。燕子山在地理位置上橫跨湖南、廣西二省,湘桂交界處流傳一首歌謠:“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風景賽桂林。桂林陽朔何為美?人間仙境在四瑤。”四瑤指的就是“清溪瑤、古調瑤、扶靈瑤和勾藍瑤”。清溪村就是清溪瑤的發源地。

我們知道,瑤族分支眾多,有盤瑤、過山瑤、白褲瑤、平地瑤等支系。歷史上,將接受封建朝廷招撫、編戶納糧的瑤族稱為“熟瑤”或者“民瑤”;不接受招撫、不入版籍、不交糧納稅則稱為“生瑤”。江永古稱永明,瑤胞眾多,是瑤、漢民族聚居地區,其民瑤的形成在元末明初之際。《元史》泰定三年中記載:“庚午,乞住詔諭永明五洞蠻來降。”但是這次並未成功,“四年四月,永明縣境瑤賊復叛”;其後“八年,林興祖遣道州路總管以手版諭之,皆以興祖廉潔愛民,遂帖服,四境獲安。”明朝問鼎中原後,明太祖對瑤民繼續實行招安政策:“洪武九年歸化,封清溪、古調、扶靈、勾藍為四大民瑤,其所居為邑門戶者,鎮守湘粵隘口,最為得力,為表彰其功,以示羈縻,每歲司犒花紅牛酒,至朝恩尤厚。二十九年,尤與編成冊,安撫生息,給之廩餼,每瑤立瑤長總之,目以佐之。”從以上的文獻中可以看出,從元到明,江永瑤民逐漸從“生瑤”向“熟瑤”轉變,在接受朝廷招安,編入國家戶籍的過程中,也是其接受漢民族文化的過程。

三、建築特色

村內現存50餘棟較為完好的明清古民居,大多采用三合式天井院。堂屋居中,左右兩側有廂房,同院牆圍合成天井,滿足了村民日常生活起居、祭祀祖先等功能。相比建築本身而言,清溪村的建築裝飾更值得稱道。

入口是建築的臉面,較多的民居採用門罩型門樓。採用磚疊澀的手法出挑,頂上覆蓋青瓦,輕巧靈動。門樓與橫樑間大多設置門匾,通過彩畫題字加以裝飾,體現出清溪瑤民儒家文人的精神追求,如:“雍熙第”、“紫芝別墅”、“芝蘭其室”、“居之安”等。

從結構上的樑柱枋到圍護的門窗藻井無一不體現出“凡木皆雕刻”。清溪村木雕手法多采用鏤雕、透雕和深浮雕為主,裝飾部位集中在天井兩側和堂屋前的槅扇門窗、亮子、掛落、挑枋等。正門上的門簪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木門簪截面形式多樣,或圓或方。端頭最常見的紋飾有陰陽八卦、福祿壽喜、鳥獸祥瑞等。槅扇門的芯仔和絛環板上採取的連環畫式的表現手法,例如:進京趕考、喜鵲登枝、閨秀探郎、農夫砍柴等。

湘南春遊好去處→古瑤依舊:江永清溪村~永州中國傳統村落初探

湘南春遊好去處→古瑤依舊:江永清溪村~永州中國傳統村落初探

湘南春遊好去處→古瑤依舊:江永清溪村~永州中國傳統村落初探

湘南春遊好去處→古瑤依舊:江永清溪村~永州中國傳統村落初探

圖1清溪民居

湘南春遊好去處→古瑤依舊:江永清溪村~永州中國傳統村落初探

湘南春遊好去處→古瑤依舊:江永清溪村~永州中國傳統村落初探

湘南春遊好去處→古瑤依舊:江永清溪村~永州中國傳統村落初探

湘南春遊好去處→古瑤依舊:江永清溪村~永州中國傳統村落初探

湘南春遊好去處→古瑤依舊:江永清溪村~永州中國傳統村落初探

湘南春遊好去處→古瑤依舊:江永清溪村~永州中國傳統村落初探

湘南春遊好去處→古瑤依舊:江永清溪村~永州中國傳統村落初探

湘南春遊好去處→古瑤依舊:江永清溪村~永州中國傳統村落初探

圖2木雕

湘南春遊好去處→古瑤依舊:江永清溪村~永州中國傳統村落初探

湘南春遊好去處→古瑤依舊:江永清溪村~永州中國傳統村落初探

湘南春遊好去處→古瑤依舊:江永清溪村~永州中國傳統村落初探

湘南春遊好去處→古瑤依舊:江永清溪村~永州中國傳統村落初探

圖3紀年磚

四、特色景觀

村內建築背靠起伏連綿,如龍騰飛的石龍山,村前是一片開闊的曠野田疇。石龍山澗流淌而來的清溪澄碧如玉帶,九曲迴腸,依村傍院,爾後延伸向田間,滋潤著這片肥沃的土地。風水雲:“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石龍山為清溪村提供源源不斷的“生氣”,溪水環繞,可以使氣行有止。村前視野開闊,毫無遮擋,因此乾隆四十六年建有文峰塔一座,興文運、昌科舉。

湘南春遊好去處→古瑤依舊:江永清溪村~永州中國傳統村落初探

圖4清溪文塔


本文由永州市科學技術協會贊助支持創作,感謝江永縣科協的大力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