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看A股之——譁然取寵易,獨領風騷難

老朱看A股之

————譁然取寵易 獨領風騷難

近期A股市場明顯進入“快節奏”當中,行業輪動快,題材炒作降溫快,博弈情緒轉變的更快,似乎在市場相對弱勢背景下,“短平快”成為炒作博弈的不二法寶。於是,我們看到種業的“異軍突起”;看到稀土永磁的“頭條邏輯”;更看到曾經火爆的海南板塊“曇花一現”,“涼涼”成為市場很多參與者不得不聽的歌謠!

市場怎麼了?為什麼整個市場的氛圍都顯得那麼浮躁?特別是四月下旬以來的持續性盤整至今,A股市場量能縮減的同時,心氣也似乎消耗殆盡,難道說,外圍因素的持續性發酵對A股市場來說就是“災難性”導向?投資者什麼時候才能擺脫人云亦云的“投資特色”,踏踏實實的參與到A股的“運籌帷幄”之中?

打開近期的市場消息,映入頭腦並形成類似頭腦風暴的幾乎都是中美博弈,華為5G的坎坷道路,忽而一情懷爆發,A股華為概念漲聲一片;忽而不利消息傳出,相關概念又掉個底朝天,市場的波動已經不僅僅侷限於題材和行情層面,情緒波動且主導性日趨提升,這是A股目前非理性因素持續存在的直接影響,也使得階段後市預期蒙上一定的陰影。

其實我們都知道,目前的博弈不僅僅是資本市場的博弈,更是國家實力之間的博弈。迴歸A股市場,我們也看到目前資金層面如同無頭蒼蠅一般,動一下西一下,總是追逐著市場的“熱點”強勢博弈,頗有些譁然取寵之嫌。但是這也是階段市場的潛在的必然性導向。一方面,A股進入5月份以來,量能持續縮減,近期日均成交量能持續在5000億元下方,有限的量能“期待”的是通過“暴力”拉昇來吸引市場眼球,從而引發一眾跟盤資金的“追捧”,從而形成眼球效應,至於最終的得與失,或許除了極少數參與者之外,除了極少數的“標的”之外,有多少“樂此不疲”的參與者最終能全身而退?

我總是在提及:A股市場的非理性炒作何時可休矣?一個穩健成長髮展的市場允許有一定的“糾錯”概率,但市場出現劣幣驅逐良幣並引發情緒浮躁的時候,僅僅依靠監管層的“出手”,效果客觀的看會被打上折扣,何況A股的整個市場環境雖然向好但仍有一些非市場因素存在使得相關“炒作”仍有一定的市場,看看當前市場眾多“熱點”的業績、市盈率、市淨率,即使不懂所謂的財務分析,是不是也可以看出目前市場仍存在一定的“畫餅”標的來譁然取寵?

2019年監管層來真格的了!截止目前4家退市,9家暫停上市,這一比率超過以往;另外,近期ST板塊持續性普遍調整,結合219分年報的非標意見出臺,市場的“劣幣”可謂已經人心惶惶了。但是,市場真的擺脫“窘境”了麼?沒有!看看A股的漲停板,仍與“績差股”佔據漲幅“榜首”,總有一些緣由和邏輯來支撐其股價反攻,看來,監管層目前出手還是有些“心慈手軟”,我們不是非要要求每天都會績優股獨佔鰲頭,但至少要給予價值投資者一個更大的選擇空間和範圍,這不算過分吧?

老朱看A股之——譁然取寵易,獨領風騷難

客觀的看,目前A個是不缺乏值得持續性看好的方向和題材,但是能夠真正“獨領風騷”的卻屈指可數,曾經的豬肉題材、元器件題材、5G題材等等都形成一定的持續性好行情,但隨著目前是偏弱及客觀因素的影響,其走勢也開始徘徊甚至回撤,至於理由也是五花八門,資金的關注度或許在近期市場上的影響力已經超過政策導向,這也使得A股情緒化市場態勢愈發突出。既然持續行情難以形成,炒作於是再度復起也就在所難免了。

目前A股市場為什麼弱?從資本角度分析也許會更清晰一些。A股缺乏資金麼?但從每日的成交量看,近期量能縮減凸顯市場資金的“萎縮”,一方面北上資金改變一季度瘋狂入市的態度,5月份已經流出近500億元,由此引發的外資出逃使得場內情緒面形成影響;另一方面,我們看到的數據,私募基金包括私募股權基金超過10萬億,4月份以來新開戶數不斷提升,場外資金虎視眈眈;結合MSCI等擴容帶來的潛在資金,公募基金、保險、社保甚至銀行理財子公司等資金也在場外積極等待,A股的資金“匱乏論”在某種程度上只是階段盤整的一個必然結果,並不影響未來的入市預期,從這一點來說,一旦市場趨勢改變,搶籌則是A股市場後市最大的看點。

目前信息層面刷屏的都是“困境”和“潛力”,但A股市場仍延續盤整的套路前行,待弱市的盤整和炒作風潮過後,市場到底留下的是一地雞毛還是希望儲備,一切暫不做評價,但是,有句老話大家一定還記得,不要打無把握的仗。對A股來說,不跟風,不被誘惑,不武斷下結論,梳理好自己的投資思路,等待的過程是煎熬,但風雨過後,彩虹還會遠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