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挺好》裡的蘇母,既是重男輕女的施虐者,也是受害者!為啥?

電視連續劇《都挺好》最近很火,在網上引起熱議,焦點是原生家庭的重男輕女。

強勢的蘇母一直偏愛兒子,而不待見女兒。

《都挺好》裡的蘇母,既是重男輕女的施虐者,也是受害者!為啥?

女兒學習拔尖能考清華,母親卻說一個女孩子,沒必要上那麼好的學校。

兒子跟朋友出外旅遊,向父母借兩千塊,媽媽呵呵一笑,說不用還了;可女兒買複習資料要一千塊,媽媽卻說那麼貴,別買了。

早餐,兩個兒子吃的是火腿雞蛋,女兒卻是泡飯;兒子喝牛奶果汁,女兒只能喝白水……

這樣的家庭生活,讓女兒心靈蒙上了厚重的陰影,以致懷疑自己不是親生的。竟私自去做DNA鑑定,可結果卻證明,她就是親生的!

《都挺好》裡的蘇母,既是重男輕女的施虐者,也是受害者!為啥?

她就不明白,一母同胞,手心手背都是肉,為什麼會這樣呢?

一些網友也認為,因為性別而產生的偏愛是最沒有道理,最不能被容忍的!

可就是這種最沒道理,最不能被容忍的現象,不只蘇家有,其他家庭也都有;不只中國有,世界很多地方也一樣存在。

程度不同而已。

可見,重男輕女是人類社會一個普遍現象,蘇家不是孤例。

為什麼會這樣呢?

還得從重男輕女產生的社會歷史根源說起。

人類進入父系社會後,人們把父系血緣傳承提升到了空前的高度。氏族家譜記載著十分清晰的傳承譜系。那一家,如沒男孩,他的傳承鏈條,至此戛然而止!俗語說:“絕後了。” 這個事情很重大!

而儒家文化的“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則對這一重大社會現象做出了無情的裁定:無後,就是最大的不孝!

這個揹負著最大不孝的群體,在眾人鄙視的目光中,低頭生活,那是何等的煎熬!

在長達幾千年的農耕社會,這種血緣傳承觀念,只有強化而未見削弱。在農村,最讓人不能容忍的一句話叫“絕戶頭”。它能讓人記恨一輩子!甚至引起血案命案!

在這種社會氛圍下,那個家庭能不重男輕女?

父系血脈傳承是人們重男輕女的根源,而生活的現實,則是重男輕女的土壤。

父系社會的婚姻為“男娶女嫁”。嫁出的閨女潑出的水!從此,她和孃家的關係,是親戚關係,而不是家人關係。對父母她有責任伺奉照顧,但無贍養責任和義務,也無遺產繼承權力。這種封建社會的宗族禮法,上升到國家法律,就成了重男輕女的法律依據。

沒有兒子,誰給你養老送終啊!這是個十分現實的問題。養兒防老,是歷朝歷代統治階級和被統治階級的共識。

在這種法律制度安排下,重男輕女就順理成章了。

另外,從生理角度看,男女差別在體力上,表現為男強女弱。農耕社會,人們土裡刨食,面朝黃土背朝天,哪一樣不需要強壯的體力勞動?有了強壯的體力,才有收穫的希望。

在吃不飽,穿不暖的歲月裡。母親總是把好飯、稠飯留給地裡幹活的“出力”男人,而在家的女人們則吃的相對差一點,稀一點。這也造成了事實上的男女不平等,也就是重男輕女。這在當時,被認為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沒有男人下地幹活,這一家人吃什麼?穿什麼啊?男耕女織,也得要男人掙下了錢,收回了棉,才有東西紡織啊!

離了男人,一家人都難以生存,這可是天大的事情,能不重男輕女嗎?

於是,男人們心安理得地享受著尊崇,女人們自覺自願地忍受著輕視,還自覺地把自己曾經遭受的輕視和不堪,施加到下一代女兒身上,因為,她覺得本來就應該這樣!天經地義!

可以說,在農耕社會,每個女人都是重男輕女的受害者,同時,也是重男輕女的實施者!

每個女人,從嫁過去那一天起,就把自己當做夫家的一分子,生是這家人,死是這家鬼!她所做的一切,都要以傳承夫家血脈為能事,維護夫家利益為本能。

蘇母亦然!儘管丈夫蘇大強是一個窩囊廢!但她竭力維護的仍然是蘇家,而不是孃家!

進入二十一世紀,體力勞動優勢逐漸削弱,婦女地位迅速上升,甚至某些領域呈現陰盛陽衰狀態。加之傳統文化的逐漸衰微,現代文化的蓬勃興起,重男輕女這一社會現象在城市已無市場,在農村也慢慢淡化。但流傳了幾千年,滲入到骨髓裡的東西,也不是說斷就能斷了的。重男輕女現象,依然時隱時現著。

藝術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都挺好》把重男輕女對女人們的傷害,演繹到極致。網友們一邊倒的聲音,口誅筆伐,也不足為奇!畢竟時代不同了!

網絡上受重男輕女傷害的女性,感同身受,對此深惡痛絕!激憤之餘,用一些過激言論抨擊譴責,於情於理皆不為過。但以此不依不饒討伐父母,聲稱你對我不好,我就要對你不孝。則有點過激偏狹了!

血濃於水,親情至上。父母恩大如山!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輝”!

父母重男輕女,事出有因。寬容之,諒解之。對別人尚且如此,何況是生你養你的父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