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女兒要“富養”,到底怎麼養才算富養?

自古以來,都流行著一種說法,從來富貴多淑女,自古紈絝少偉男,因此在養育兒女上要“男孩窮養,女孩富養”,甚至成為傳統養兒育女的“金科玉律”。

都說女兒要“富養”,到底怎麼養才算富養?

可是,對於如何富養,卻並沒有統一的說法。最近很火的“許可馨”家庭不可謂不富,可是卻養出來一個拜金拜權、被廣大網民唾棄的女兒。那所謂“富養”到底是何意思,如何富養才是恰到好處?就讓我們共同探討探討。

什麼叫“富養”?

傳統說法“窮養兒子”,指的是對男孩一生的投資,重點是希望男孩從小經歷過挫折、艱苦和委屈,自幼養成獨立、樂觀、自強的性格,將來能夠獨當一面,成為家庭的頂樑柱。

而“富養女兒”,指的是對女孩文化修養的投資,從小要培養她的氣質,開闊她的視野,增加她的閱世能力,增強她的見識,將來能夠成為相夫教子、持家有道的賢良妻子。

都說女兒要“富養”,到底怎麼養才算富養?

當然在新時代下,女人也已經是半邊天,不再侷限於傳統上所謂的賢內助的角色,因此養兒育女已經沒有那麼明顯的界限。並且在獨生子女成為主流,“6+1”(即一個孩子,六個大人)的配置已經成為當代典型的家庭結構。家庭教育中,不管男孩、女孩,一律進行“富養”已經成為當代家庭教育的主旋律。

然而,此富非彼富,部分家庭已經將“富”等同於金錢,用金錢堆出來的孩子,已經偏離了古語所謂的“富養”。我認為,所謂富,誠然有用金錢投資的一面。但更重要的是,讓孩子成為一個內心富足、堅強自立、將來能夠有幸福能力的身心健康的孩子。

都說女兒要“富養”,到底怎麼養才算富養?

那如何才是恰當的富養呢?

1.富養不等同於拜金

女孩富養,就是要父母盡力而為,為孩子創造一個富足的生活環境,讓她能夠和其他孩子站在一個公平的賽道,讓她能夠培養自己的興趣,獲得高質量的教育,實現自己的理想,讓她不輕易被富貴所誘惑而喪失本心。但是富養不能讓她成為拜金女、物質女,不盲目崇拜金錢的能力,不追求驕奢淫逸的生活。

都說女兒要“富養”,到底怎麼養才算富養?

2.富養要培養孩子開闊的視野

世界那麼大,應該去看看。富養要求父母要讓孩子“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讓孩子瞭解這個多元化的世界,不閉塞於自我,形成認識這個世界的價值觀。認識到這個世界有富裕也有貧窮,有和平也有戰爭,有幸福也有不幸,學會自我辨別,而不盲從、不輕聽。有一天,她離開了父母的巢穴,見到了更光怪陸離的世界,因為擁有寬廣的眼界,不會像劉姥姥一般輕易迷失在大觀園中,不會輕易沉迷在虛榮的假象之中,不易被各種浮世的繁華和虛榮所誘惑。

都說女兒要“富養”,到底怎麼養才算富養?

3.富養女兒就是要培養她的氣質

“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讓她即使沒有美麗的容顏但是自強自立;“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讓她即使在凡塵中也有一顆純潔的心。富養女兒,就是要讓她胸中有丘壑,腹中有才華,不至於淺薄、輕浮與無知。傳統教育學家認為,多讀書、多學古典文化,學習一兩門琴棋或書畫,培養一兩種音樂、舞蹈等的興趣,都是培養女孩良好氣質的方法,正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

都說女兒要“富養”,到底怎麼養才算富養?

4.富養女兒就是要培養她內心的富足

內心富足是女兒將來能夠幸福的重要條件。從小培養女兒獨立、堅強的品格,培養她善解人意的品質,培養她感恩與知足的內心,培養她好的性格與優雅的情緒。女孩多敏感,多早熟,多依賴,父母要給予女兒更多的鼓勵與讚美,多傾聽她的心聲,讓她從小懂得家庭的意義,懂得感恩他人的奉獻。父母用自己的言行樹立榜樣,教育女兒有耐心,不亂髮脾氣,控制自己的情緒。

都說女兒要“富養”,到底怎麼養才算富養?

女兒,是父母最柔軟的所在。“可憐天下父母心”,有一天當女兒長大了,希望她能夠有幸福的能力。而家庭教育、父母的投入決定了女孩成為什麼樣的人。前有“寧願坐在寶馬上哭,不願在自行車上笑”的馬諾,後有“我的成功全靠父母的錢和權,和個人努力沒有一點兒關係”的許可馨,如何培養女兒讓無數父母膽戰心驚、如履薄冰。

俗話說,一個女人決定三代人,培養一個身心健康的女兒,是興旺後代的重要使命,也是當今父母最難的課題。讓我們用心去富養,而不是僅僅用金錢去“富養”。即使不能讓她成為最富裕的人,但是也要讓她的內心富足。因為幸福,和“富”真的是兩個完全沒關係的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