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四月份美軍B-1B兩次長途奔襲東亞背後目的分析及中國的應對

2020年4月28日,美軍再次派出了駐紮在南達科它州埃爾斯沃斯空軍基地的第28轟炸機聯隊的兩架B-1B超音速戰略轟炸機,往返32小時,進入南海,執行了一次美國印太司令部和美國戰略司令部(USSTRATCOM)轟炸機特遣部隊(BTF)的聯合任務。

ZT:四月份美軍B-1B兩次長途奔襲東亞背後目的分析及中國的應對

這是在4月22日那次一日遊之後的又一次一日遊。兩次由同一作戰單位執行的一日遊,走了同一條路線,即從南達科它州埃爾斯沃斯空軍基地起飛,先飛越白令海,到俄羅斯勘察加半島擦個邊,然後向西南飛向日本,之後由日本三澤基地起飛美軍的F-16和日本航空自衛隊的F-2,組成編隊,再浩浩蕩蕩地飛向嘉手納。

美軍戰略司令部和太平洋艦隊司令部宣稱這個編隊在南海展開了軍事行動,但這一說法是否確實是指此次這一B-1B戰略轟炸機編隊的行動,還有待進一步證實。與4月22日那次一日遊相比較,此次4月28日的一日遊有所不同:一、有美軍的F-15戰鬥機參與了行動。據報道,行動之後,有5架F-15在兩架KC-135加油機的伴隨保障下,飛到了在泰國的基地。二、據日本《朝日新聞》報道,這一B-1B編隊在宗谷海峽進行了執行對海打擊任務的演習,在這次任務中,日本航空自衛隊的F-2掛載了ASM-3反艦導彈實彈。

自美軍撤走駐關島的B-52H戰略轟炸機後,一週之內兩次進行這樣的一日遊,可以認為,這是美軍對亞太地區軍事行動的新動向。總結一下,有幾個特點:一、一箭雙鵰:飛行航線先指向俄羅斯,在勘察加半島擦邊,然後飛向日本,劍指中國東海、南海。在俄羅斯方向,美軍新動向的目標既有勘察加的戰略核潛艇基地,也有海參崴的太平洋艦隊;在中國方向,則無疑是指向東南沿海地區,特別是東海區域。二、虛實結合:在俄羅斯方向和中國方向中,美軍真實所指為何,從嚴格意義上說,目前不好判斷,甚至可以誇張一點兒說,不到開片那一刻,就不好確定。本著料敵從寬的原則,應該認定美軍的真實目標是中國方向,而其在勘察加半島的擦邊,則是其聲東擊西的虛晃一槍。三、到達日本後,發揮駐日美軍和日本航空自衛隊的作用,與駐日美軍戰機和日本航空自衛隊組成編隊,為其提供護航,以保證其安全。四、到達日本後,充分利用日本列島的天然屏障作用,保證其安全。五、從北美長途奔襲東亞,B-1B戰略轟炸機航程不足,必須有大型空中加油機進行空中加油。這是其天然的弱點。

在上述幾個特點之外,還有一個針對俄羅斯的可能選擇,即穿梭轟炸,B-1B從北美出發,到東北亞攻擊俄羅斯目標,然後降落到日本的美軍基地。這一選擇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客觀存在。與從關島出發,攻擊中國東海、南海區域相比,走勘察加半島到日本,再到中國東海、南海,這一路線對美軍而言無疑要安全許多,既可以充分利用日本列島的天然屏障作用為掩護,也可以充分發揮駐日美軍和日本航空自衛隊的作用,形成護航編隊,這給中國的安全防衛出了個不大不小的難題。中國要想像在西太平洋、菲律賓海那樣,憑藉陸海協同,取得日本以東以北區域的制空權、制海權,難度極大,由此能充分看出,第一島鏈對中國造成的負面影響有多大。

中國解決這一難題,可以從幾個方面著手:一、充分發揮中俄在彈道導彈防禦領域既有合作的作用,儘可能早地從俄羅斯方面獲得B-1B在北太平洋的空情,以及早預警,及早準備。二、充分發揮東海防空識別區的作用,依託岸基防空體系,結合海上防空力量,發揮體系優勢、網絡優勢,把B-1B擋在琉球列島以東。B-1B目前所攜帶的對地攻擊彈藥,射程最遠不超過1000公里,只要能把它擋在琉球列島以東,它就無從下手。三、B-1B戰略轟炸機航程不足,必須有大型空中加油機進行空中加油,可以抓住這一弱點,充分加以利用,具體如何做,略過不表。四、充分發揮東風快遞和第四代戰機的威懾作用,迫使美國和日本不敢有任何邪念。五、太空和水下力量的作用。

上述幾方面做好,可以徹底破解B-1B這種一日遊的力量。在B-52H撤離關島後,美軍方面一直宣稱將執行一種戰略上明晰而戰術不可預測的戰略,目前看來,它確實做到了戰略上的明晰,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戰術上的不可預測,但是,作為一個普通的軍事觀察者,都能看出幾分其中的玄機,對於造詣精深的專業人員來說,又有幾分不可預測呢?

B-1B這種一日遊式的武力炫耀,如同美軍一直宣稱並執行的自由航行一樣,不過是招搖於街市的牛二碰瓷罷了,最大的效果是擺個姿勢表個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