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強東無奈卸任,留下六大遺憾

在4個多月密集卸任近50家京東系公司高管職務後,劉強東好像真的要退出京東了。

從獨攬大權到主動嘗試放權,再到隱居幕後、真正開始退出京東三大核心業務管理層,劉強東在一步步後退。

京東是劉強東一生的心血,是用無數個“地板鬧鐘”之夜、無數聲“兄弟”的吶喊拼出來的。在沒有充足準備、遭遇黑天鵝的情況下無奈卸任,劉強東留下了不少遺憾。

一、爭議中卸任

改革開放40年,在眾多民營企業家群體中,真正順利實現退休的並不多。

已過耳順之年的任正非、宗慶後依然奮鬥在崗位,李嘉誠則幹到90歲才退休,李彥宏、馬化騰、丁磊等人正值壯年,黃崢、張一鳴更是80後的“小年輕”,退休是很多年後才會考慮的事情。只有極少數能把握好個人退休和企業發展的平衡,如段永平、馬雲。

也有一些大佬難以抗拒金錢與權力的誘惑,犯錯導致提前“退休”。有直接從董事長座位到牢房的黃光裕、馮鑫,也有個人決策連累公司的賈躍亭、羅永浩,劉強東應該歸屬到這一行列,只不過,名聲還要更差些。

劉強東出事的節點很微妙,京東既不是高枕無憂,穩坐龍頭地位,也不是衰敗到無可救藥。而是處在生死攸關的時刻,前進一點就是電商巨頭,後退一點,以後就很難有翻身之日。劉強東本應是力挽狂瀾的英雄,結果卻成為雪上加霜的存在。外界甚至評價京東:成也劉強東,敗也劉強東。


劉強東無奈卸任,留下六大遺憾


就在明州案發不久前,劉強東還說過:“千萬不要企業成功了,錢賺了,結果到頭因為違法犯罪人進牢裡去了,那就悲劇了。”沒想到一語成讖。

兩年前,劉強東還表示不會在65歲前退休。沒想到,如今還不到50歲的劉強東就開始迅速退出京東。

二、後退易,迴歸難

劉強東在逐漸淡出京東,問題是他還會回來嗎?

目前京東的三駕馬車是電商、物流和京東金融,掌管這三大業務的分別是徐雷、王振輝、陳生強。自從劉強東出事以來,徐雷作為京東的執行董事,頻繁出現在公眾視野中。

在公眾視野中,2019年年初的京東商城年會,作為歷屆年會主講者的劉強東首次缺席,京東商城CEO徐雷主陣。之後,劉強東接連缺席眾多重磅活動,甚至缺席了2019年的618年中購物節,同樣是徐雷出面。

近日,劉強東卸任京東運營主體的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總經理,徐雷接任執行董事、經理和法定代表人。徐雷可能要開始全面替代劉強東了。


劉強東無奈卸任,留下六大遺憾


更為“無情”的是,業界普遍認為,劉強東淡出臺前,對於京東並不是一件壞事。言外之意,京東不再需要劉強東。

現在劉強東依然手握16.2%的京東集團股權、78.7%的投票權。雖然如此,劉強東對於京東所起的作用逐漸減小。“如果不能控制一家企業,我就會把它賣掉”。真到了這個時候,劉強東只能忍痛割愛。

京東不能因為劉強東個人的原因影響公司的未來的發展,未來發展的關鍵一步就是去劉強東化,京東的企業和品牌形象才不會受到更大的影響。隨著劉強東與京東做出進一步的切割,到時候,恐怕劉強東證明了“清白”也回不去了。

三、沒完沒了的明州案

從2018年9月至今,明州案仍然沒能徹底解決。

2018年12月22日,美國檢方決定不予起訴劉強東。但在2019年4月16日,女方當事人JingYaoLiu對劉強東和京東提起民事訴訟。第一次開庭,被劉強東方面以海牙公約拖了三個月,第二次開庭則主要聚焦於京東是否對劉強東的行為負有有連帶責任。目前,這起民事訴訟仍在進行中。

雖然劉強東刑事免於起訴,但其中曝光太多細節,可以肯定的是劉強東確實出軌,形象徹底崩塌,預計短期之內該事件難以塵埃落地。對於這起案件,京東比劉強東更急於求一個結果。


劉強東無奈卸任,留下六大遺憾


在明州案發生後,京東先後發佈聲明表示,劉強東於2018年8月31日被明尼阿波利斯市警方調查,隨後即被釋放,沒有任何指控,也沒有被要求保釋。已經回到中國正常開展工作,京東日常運作不受影響。當時,京東聲明被指失實,美國投資人差點發起集體訴訟。

而在刑事判決公佈的時候,京東立即發佈聲明表示,歡迎這一調查結論。到了民事訴訟,女方將京東和劉強東皆列為被告,認為京東應當為劉強東的侵權行為承擔連帶責任。

現在距離上一次開庭已經過近三個月,距離下次開庭應該也不遠了。劉強東之所以卸任法定代表人,可能源於就個人所涉及案件的負面影響與公司經營劃出界限。

無論最終結局如何,劉強東本身形象受損已是事實,如果不能及時切割,這起事件將在很長時間內和京東牽連在一起,在多方面拖累京東。

四、沒能和兄弟有難同當

京東是靠劉強東帶領一群“兄弟們”拼出來的。

去年“996”的話題引發熱議,劉強東在朋友圈發了《地板鬧鐘的故事》一文對此表態。在他看來,“996”算不上拼搏,在創業之初,自己和“兄弟們”的工作是“8116+8”,即週一到週六6天,從早8點工作到晚11點再加上週日工作8個小時。

一般來說,公司創業之初,員工付出更多,但也能夠和公司以及公司創始人一同成長。要想在競爭激烈的中關村突圍,只能犧牲盈利,京東的工作強度可想而知。為了犒勞這些幫助打天下的員工,劉強東經常和大家一起吃飯喝酒,打成一片。

京東靠著“兄弟”做大,隨著京東規模越來越大,劉強東仍然難捨這種“兄弟”文化。

一方面,要有福同享,承諾“不會開除任何一個員工”、承諾快遞員的工資要比縣長高、買足五險一金、建豪華宿舍、仍然一同喝酒等等。截至2018年底,京東共有超過17.8萬名正式員工,快遞員近10萬。按照劉強東的標準,這是一筆龐大的開支。

另一方面,因為人員日益增多,自身精力有限,也因為在美國上市,劉強東必須學著實行現代化管理,引入一大批CXO。這些“洋”高管自然難以與公司元老打成一片,最終造成劉強東所說的“拉幫結派”。

在京東經歷過2018年的劇烈震盪之後,終於意識到內部管理的問題,2019年初開始,從高層到基層都做出一系列變革:末位淘汰10%的高管,淘汰“不能拼搏、不能幹的、性價比低的三類人”,取消了快遞員的底薪,降低部分快遞員的公積金係數,增加快遞收件任務。劉強東2018年虧損超28億重新定義了兄弟:混日子的人不是我兄弟。


劉強東無奈卸任,留下六大遺憾


劉強東說過,“一日京東人,一世京東情,公司能做這麼大,都是兄弟們的功勞。”有福同享,有難卻不能同當,劉強東以後還能和“兄弟們”愉快的喝酒嗎?

五、沒能做成世界最大電商,被阿里、蘇寧、拼多多夾擊

劉強東的野心是將京東做成世界最大電商。如今,京東離這個目標越來越遠。

不說世界,就國內而言,阿里的龍頭地位難以撼動,將京東遠遠甩在身後。

阿里在電商之外,有云計算、支付、新零售、B2B等業務,並早已完成“新基建”卡位,重回香港上市,迎來多重利好。

大哥追不上,京東還要面臨小弟拼多多的緊追猛打,如今京東在增速、活躍用戶方面已經全面落後。京東不得不一改以往的傲慢,去年開始在下沉市場發力,跟進“百億補貼”大戰。

當前的京東已經深陷競爭漩渦,而在未來,雙線融合被視為零售發展的大方向。京東的無界零售被擱置一旁,從2017年開始積極佈局線下,但從京東家電專賣店到京東之家,再到京東便利店、7FRESH,結果都不令人滿意。如今,百萬便利店計劃幾乎停滯;對標盒馬鮮生的7FRESH發展緩慢,項目負責人王笑松先被調崗,隨後傳出隱退,赴美學習;收購債務纏身的五星電器,二者整合難度很大。

京東在線下遭遇水土不服,而老對手蘇寧已經完成全場景的佈局,線上平臺、線下門店、前置倉打通協同作戰。

隨著流量紅利逐漸消失,增量之爭更加激烈。現在阿里穩坐綜合電商平臺寶座、拼多多卡住社交電商、蘇寧雙線融合發展,京東的位置有些尷尬。京東的兩大優勢變得岌岌可危,物流已經逐漸被同行追平,其口碑也在一次又一次的假貨事件中被消耗。

六、假貨問題沒能解決

在創業之初,劉強東是靠“正品行貨”脫穎而出的,一度,京東的價值觀也是“正道成功”。

在前些年,劉強東幾乎到了嫉“假”如仇的地步。“任何一個商家,只要敢在京東平臺賣假貨,我會想盡一切辦法讓你破產”、“假貨一直是我們的敵人”、“發現某些平臺80%的農資都是假的,自己作為農民的兒子看到很傷心”……

不料,京東卻屢屢身陷假貨風波。

2018年3·15期間,編劇六六替朋友控訴京東售假。售價也就罷了,更加激怒六六的是京東方面的態度。商家首先拒絕承認售假、拒絕退貨,投訴至京東客服卻遭抵賴,稱只是發錯貨,還稱六六誹謗、將採取法律手段。後來迫於輿論壓力,當時的京東CMO徐雷才出面道歉、認錯並表示全面整改。


劉強東無奈卸任,留下六大遺憾


沒過兩個月,京東自營渠道又發生假茅臺事件,一度被茅臺停止供貨。後來,京東對外發布消息,稱在運輸途中被掉包。可是,最終的調查結果至今沒有下文。

除了這兩次大事件,京東平臺賣假GUCCI、假酒、假奶粉、假藥的新聞就沒有斷過。京東的假貨問題頻頻遭到消費者投訴,去年7月,京東因為在商品中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受到行政處罰。

劉強東說過,解決假貨不是難題,“一名程序員只需1天就能搞定這件事。”劉強東一度將中產階級視為目標客戶,因此一直強調品質,如今一頭扎進下沉市場的京東恐怕無暇處理假貨問題了。

形勢所迫,劉強東只能卸任,這些遺憾怕是沒有機會去解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