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技術助力高標準農田項目建設


四月的山丹,春意盎然,在山丹縣西屯村高標準農田建設現場,工人們正緊張有序的地安裝U-PVC農田灌溉輸水管道,除了他們還有這樣一群人正默默無聞的忙碌在田間地頭。

由農業農村局監管,東樂鎮人民政府實施的2019年西屯村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將配套高效節水灌溉農田5265畝,項目區為井水灌區,利用西屯村現有的18眼機井組成機井+輸水管道+田間管網+出水栓的灌溉模式,實現群眾期盼的地頭自來水。18眼機井位置

創新技術助力高標準農田項目建設


創新技術助力高標準農田項目建設

分散且出水量較小,單井水量不能滿足灌溉需求,將兩眼或多眼機井並聯組成綜合輸水管道,較為常規的做法是修建蓄水池匯水後,以自壓供水的模式,經管道系統將機井水輸送到田間。如何通過優化施工方案,降低工程建設成本,又能方便群眾使用,成了縣農業綜合開發服務中心一撥技術人員苦思冥想的心頭大事,在中心負責人楊玉興的帶領下,技術人員推陳創新,大膽嘗試了一種新的施工方案,通過巧妙利用管道和閘閥將2井並聯起來運行。

今日,正是應用新施工工藝啟泵試水的關鍵時刻,當兩眼機井同時打開,滿管道的的井水噴湧而出時,正在井房開啟水泵的西屯村八社隊長黃漢強臉上露出了憨甜的微笑,他看到2眼機井同時啟動時儀表盤上的電流波動穩定,試驗成功啦!此次試水成功意味著西屯村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通過優化施工方案,將節省5座蓄水池的工程量,節省建設成本的同時也加快了西屯村高標準農田建設的步伐。(山丹縣農業綜合開發服務中心 呂得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