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魔咒”再現?歐美市場“跌”聲一片 沙特又給美國“添堵”

5月1日,全球主要國家股市“跌”聲一片。美國4月ISM製造業創2009年4月來新低,經濟衰退擔憂情緒高漲,美股5月第一個交易日迎“開門黑”,三大股指大幅低開並持續走低,截至收盤,道指跌622.03點,跌幅2.55%,報23723.69點;納指跌284.6點,跌幅3.2%,報8604.95點;標普500指數跌81.72點,跌幅2.81%,報2830.71點。


歐洲市場方面,德股、法股休市,英國富時100指數下跌138.15點,跌幅2.34%,報5763.06點。


國際油價漲跌不一。美國油服貝克休斯數據顯示,美國石油鑽井機下降53臺,連續第七週下降。NYMEX 6月原油期貨收漲0.94美元,漲幅4.99%,報19.78美元/桶。布倫特7月原油期貨到期交割日收跌0.04美元,跌幅0.15%,報26.44美元/桶。


值得注意的是,全球最大石油ETF ——美國原油基金(USO)官網發佈公告,再次調整原油期貨合約持倉比例:將7月美油期貨合約的持有比例由30%下調為15%;將12月美油期貨合約的持有比例由15%上調至25%。投資者應警惕油價再度暴跌風險。


據美國能源調查公司Rystad Energy的數據,28艘裝載著4300萬桶沙特原油的油輪正駛往美國,其中包括14艘裝載量均達200萬桶的超大型油輪(VLCC),這些油輪陸續在4月24日—5月24日抵達墨西哥灣和美國西海岸。如果沙特所有的油輪都能夠卸貨,那麼這些原油將抵消5月份的減產,目前的高存儲率將繼續保持。


世界衛生組織5月1日宣佈,鑑於當前國際疫情形勢,新冠疫情仍然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同時,世衛組織確定新冠病毒源自自然界。


全球累計確診病例超過339萬例,美國新冠病毒感染病例超112萬。俄羅斯累計確診病例逾10萬例,達106498例,累計死亡病例1073例。其中,莫斯科累計53739例,為俄羅斯疫情最嚴重地區。


假期“魔咒”再現?美股五月“開門黑”


5月1日,全球主要國家股市“跌”聲一片。美股5月第一個交易日迎“開門黑”,三大股指大幅低開並持續走低,截至收盤,道指跌622.03點,跌幅2.55%,報23723.69點;納指跌284.6點,跌幅3.2%,報8604.95點;標普500指數跌81.72點,跌幅2.81%,報2830.71點。


假期“魔咒”再現?歐美市場“跌”聲一片 沙特又給美國“添堵”


歐洲市場方面,德股、法股休市,英國富時100指數下跌138.15點,跌幅2.34%,報5763.06點。


分析人士認為,全球主要國家股市突然下跌可能與三個原因有關。一是美國總統釋放出預期,將就新冠疫情采取一些報復行動;二是美聯儲主席就經濟復甦的問題進行了表態,他認為經濟復甦將會非常曲折;三是美國剛剛公佈的經濟數據非常慘淡,不少數據出現創紀錄暴跌,其中失業人數已經超過3000萬。


4月30日晚上,美國主流媒體集體報道稱,美國總統要在疫情上“甩鍋”,並且還要“下黑手”了。這可能是全球股市樂觀預期突然轉向的重要原因。


5月1日,美國最新公佈的ISM製造業PMI指數降至41.5,創下2009年金融危機以來的最低水平,其中就業指數表現尤為糟糕,僅錄得27.5,創下1949年2月以來的最低水平。


假期“魔咒”再現?歐美市場“跌”聲一片 沙特又給美國“添堵”


數據顯示,由於美國採取各類封鎖措施抑制新冠肺炎疫情擴散,美國製造業各個領域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收縮。


此外,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規模本週增至6.7萬億美元的紀錄新高,但隨著主要信貸市場恢復平靜,聯儲資產負債表規模擴張步伐大幅放緩。美聯儲週四公佈的數據顯示,截至本週三,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規模較一週前的6.62萬億美元增加了約817.5億美元。美聯儲的所有債券和其他資產儲備規模較3月第一週的近4.2萬億美元增長了近60%。


減產協議生效,USO擬減持15%美油7月期貨合約


值得注意的是,海外股市普遍下挫之際,原油期貨價格表現堅挺,美油期貨主力6月合約盤中一度漲8.70%,NYMEX 6月原油期貨收漲0.94美元,漲幅4.99%,報19.78美元/桶。布倫特7月原油期貨到期交割日收跌0.04美元,跌幅0.15%,報26.44美元/桶。


假期“魔咒”再現?歐美市場“跌”聲一片 沙特又給美國“添堵”


自5月1日起,沙特、俄羅斯等主要產油國將按照協議實施聯合減產970萬桶/天。俄羅斯能源部長諾瓦克日前表示,俄羅斯將在五月完全遵守歐佩克+的減產協議。挪威石油與能源部也表示,該國將在2020年6—12月期間削減石油產量。作為西歐地區最大的產油國,這是該國18年來首次參與其他主要產油國支撐油價的行動。


在減產協議生效的首日,全球最大石油ETF——美國原油基金(USO)宣佈再次調整原油期貨合約持倉比例:將7月WTI原油期貨合約的持有比例由30%下調為15%,將12月WTI原油期貨合約的持有比例由15%上調至25%。對於調倉,USO給出的理由是監管機構及其經紀商規定了新的限制措施。


假期“魔咒”再現?歐美市場“跌”聲一片 沙特又給美國“添堵”

截至4月30日USO的目標原油期貨合約持倉比例


假期“魔咒”再現?歐美市場“跌”聲一片 沙特又給美國“添堵”

截至4月30日USO各月份的原油期貨合約持倉情況


需要注意的是,USO是紐約證交所上市的一款被動式管理的原油ETF。什麼叫被動式管理?這意味著該ETF會盡量減少基金經理的主動干預,只在每期合約到期前兩週之內移倉,且該ETF跟蹤的主要是近月合約。


分析人士認為,USO頻繁調倉,舉動反常。目前,USO6月美油期貨合約已經全部拋售完畢(6月美油期貨合約將在5月19日換月)。並且,USO大幅調降7月合約持有比例,大幅上調12月合約持有比例的做法實在是非常的不同尋常。之前美油5月期貨合約一度暴跌至負值時,就有人質疑是因為USO提前換月導致。


金融服務公司安達資深市場分析師Edward Moya表示,隨著原油減產的消息不斷傳出,對供應過剩的擔憂正在慢慢緩解。歐美國家準備重啟經濟的消息也對油價起到提振作用。美國多個城市準備復工,西班牙等歐洲疫情重災區也初步敲定5月中旬左右陸續復工,預計屆時原油和汽油需求或將顯著回升。


不過,高盛首席商品策略師傑弗裡·柯里沒那麼樂觀,其日前預計,未來3—4周全球庫容可能會達到極限,之前原油多頭“大屠殺”的慘況可能重現,而且新一輪的危機可能不侷限於WTI原油和庫存地區,而將是全球性的。


連這些市場大玩家的舉動都如此反常,投資者更需要時刻小心,警惕風險,需要密切關注原油的供需和庫存動態。


儲油難!沙特又給美國“添堵”


新冠疫情在世界範圍內持續蔓延,全球石油需求量大減,產業鏈上下游持續承壓,開採出來的原油“無處安放”。“儲油難”,成為困擾全球的問題。


美國儲油空間告急,美國海岸已經停靠了大量滿載原油的油輪,部分生產商已經被迫停產,這時候“沙特卻還在給美國添堵”。


據美國能源調查公司Rystad Energy的數據,28艘裝載著4300萬桶沙特原油的油輪正駛往美國,其中包括14艘裝載量均達200萬桶的超大型油輪(VLCC),這些油輪陸續在4月24日—5月24日抵達墨西哥灣和美國西海岸。如果沙特所有的油輪都能夠卸貨,那麼這些原油將抵消5月份的減產,目前的高存儲率將繼續保持。


有不少市場分析人士擔憂,過剩原油將超過全球現有儲油庫容。這種擔憂不斷刺激國際原油期貨市場,導致大範圍拋售。4月20日,紐約商品交易所5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歷史性暴跌,首次跌至負值。


此後國際油價持續大範圍波動。市場普遍認為,供需不匹配、“儲油難”等問題不解決,油價仍有暴跌可能。


在美國,原油期貨交割地俄克拉荷馬州庫欣地區原油存量持續增加。美國能源信息局日前公佈的數據顯示,在截至4月17日的一週,俄克拉荷馬州庫欣地區商業原油庫存為5970萬桶,達到庫容的近80%。按4月以來的增長勢頭,預計該地區儲油設施利用率將在未來幾周達到上限。


在中東,阿聯酋富查伊拉石油存量已攀升至2月以來的最高水平。中東地區原油產量巨大,石油淨出口國聚集。富查伊拉作為中東原油運輸通道,指標意義明顯。數據顯示,富查伊拉儲油中心的輕質原油存量曾在4月中旬一週內激增21%,目前,該地儲油設施已基本滿負荷運轉。


花旗集團認為,歷史性減產協議5月起正式實施,更多產油國加入減產行動,以及上週美國汽油需求增長等市場利好消息對國際油價有一定提振作用,但受疫情持續和石油“價格戰”等因素影響,此前積累的供過於求局面被市場消化仍需時間。


業內人士認為,儲油能力接近上限,加之原油具有難以處理、易揮發及可能造成汙染等物理特性,國際油價近期不排除進一步下探可能。


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副總裁兼高級信用官埃萊娜·納託奇說,除非原油供應顯著減少,緩解儲油設施被填滿的壓力,否則短期內油價疲軟仍將持續。


三菱日聯金融集團在研究報告中指出,國際原油市場正進入“週期拐點階段”,市場將在未來幾周內“考驗”全球庫存容量,油價寬幅波動或難避免。


特朗普放言用各種手段懲罰中國,耿爽一個反問懟回去


4月30日,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就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接受採訪時稱美國有很多方式懲罰中國等相關言論提問。


耿爽表示,新冠病毒完全是一場天災,中國和美國一樣都是病毒受害者。受害者同命相連,本應該團結協作共克時艱。美方應該清楚他們的敵人是病毒而不是中國,這個時候他們的當務之急是聚焦國內疫情防控,推動國際抗疫合作,而不是去攻擊、抹黑中國,甩鍋、推責給中國。至於所謂“懲罰”以及“為此負責”,我們多次說過,這種說法並沒有任何法律依據,國際上也沒有這方面先例,我不記得以前發生的H1N1流感、埃博拉、寨卡等重大疫情之後有誰受到懲罰了,有誰為此擔責了。


耿爽強調,國際社會當務之急還是應該增進互信,加強團結,共同抗擊疫情。這時候拆別人的臺最終也將拆自己的臺。


假期“魔咒”再現?歐美市場“跌”聲一片 沙特又給美國“添堵”


美國研究報告:新冠肺炎疫情或將持續兩年


5月1日,據《彭博社》報道,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傳染病研究中心的一份報告顯示,因為新冠病毒具備在人際中傳播、卻不導致感染出現發病症狀的能力,讓新冠病毒的控制比人類歷史上任何流感病毒都要困難;新冠肺炎疫情可能會持續兩年的時間,直到全球三分之二的人口均感染病毒。報告提醒,各國要時刻做好準備,應對在接下來兩年的時間裡可能再次暴發疫情。


世界衛生組織5月1日宣佈,鑑於當前國際疫情形勢,新冠疫情仍然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同時,世衛組織確定新冠病毒源自自然界。


全球累計確診病例超過339萬例,美國新冠病毒感染病例超112萬。俄羅斯累計確診病例逾10萬例,達106498例,累計死亡病例1073例。其中,莫斯科累計53739例,為俄羅斯疫情最嚴重地區。


世界衛生組織5月1日宣佈,鑑於當前國際疫情形勢,新冠疫情仍然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同時,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執行主任邁克爾·瑞安表示,該組織多次聽取數位仔細研究過新冠病毒基因序列和病毒本身的專家的意見,確定新冠病毒源自自然界。


瑞安表示,現在重要的是確定新冠病毒的自然界宿主,這主要是為了更好了解新冠病毒以及病毒如何打破物種界限由動物傳播給人。只有有了這樣的瞭解,才能採取相應預防措施和公共衛生措施,防止未來再次出現類似疫情。世衛組織正就此與各國展開合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