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秋雨極力推薦,48歲掌舵中國書法院,江南才子管峻憑什麼?


餘秋雨極力推薦,48歲掌舵中國書法院,江南才子管峻憑什麼?

于丹說“管峻是一個自魏晉穿越而來的名士,因為他的身上帶著那種真正的魏晉風度。”餘秋雨說,“生氣勃勃的管峻,活生生就是一個初唐。他的書法,是他的生命與初唐相遇之後的直接外化,因此有一種撲面而來的誘人氣息。”不管是魏晉還是初唐,在名人口中,管峻書法有正大氣象。


2012年11月初,管峻接替王鏞,出任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書法院院長,48歲的管峻成為國家級書法創作與研究機構的“掌門人”。而前任王鏞,是畫壇大師李可染、梁樹年的研究生,中央美院的教授、書法藝術研究室主任、中國書法家協會篆刻藝術委員會副主任。管峻接任時的職位是江蘇省國畫院副院長、江蘇省書法院執行院長。

聲浪滔滔

管峻出任國家級書法創作與研究機構的“掌門人”似乎在前任王鏞的門生故友中起過反響。據媒體報道,當年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邵巖發微博說,“接下來恐怕見不到一些高手去授課了!”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教授、書法系主任徐海微博接道,“反正我是不去了。今後誰還自認為當書法院研究員、副研究員是件榮耀的事,我瞧不起他不說,還要說他無知加小人!”王鏞是徐海中央美院讀博士時的老師。更有甚者,書法院教學部主任董瑋,聞訊斷然辭職,饒忠烈之風。書法院“掌門”席位,管峻得來也不容易。

管峻這位從窮鄉僻壤走出的農家子弟如何在人才濟濟的書壇密林裡脫穎而出執掌書法院是命運垂青還是高人指點?


餘秋雨極力推薦,48歲掌舵中國書法院,江南才子管峻憑什麼?

命運垂青

這應該是兩方面都有。

48歲的管峻能成為國家級書法創作與研究機構的“掌門人”,餘秋雨功不可沒。雖然說餘秋雨早在三十年前就已經沒有了行政職務,但是憑著他在當代中國文壇的話語權和在華人世界的影響力,以及在官方和民間“呼風喚雨”的能力,要是力薦一個人,很難說不成功。況且一向很少對青年人這樣出手慷慨的餘先生居然對管峻是格外的提攜,可以說“不遺餘力”。

因為管峻上任引起過有些人的不服氣,說他過於年輕,那麼餘秋雨就在這節骨眼上要讓他的履歷豐滿起來。於是這位溫文爾雅的江南才子,燕市履新未久,便與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歌唱家德德瑪一道被評選為“智慧東方——2012中華文化人物”,還在盛大的頒授典禮上,捧得了亮閃閃的獎盃。這項由中華文化促進會、香港鳳凰衛視主辦的人物評選活動,已舉辦四屆,在海內外華人世界有著廣泛的影響力。而管峻,則是四年來第一個獲此殊榮的書畫家。這其中沒有餘秋雨的幫忙斷然不可能成功。


餘秋雨極力推薦,48歲掌舵中國書法院,江南才子管峻憑什麼?

餘秋雨早在很多年前就是鳳凰衛視的總策劃,和鳳凰衛視的老闆劉長樂關係匪淺,要是在鳳凰衛視主辦的活動上給某人爭取一個獎項,餘秋雨絕對有話語權。還有坊間傳聞,餘秋雨曾在時任中國藝術研究院院長的王文章面前進行了長達一個半小時的熱烈力薦,於是年輕的管峻符合當年中國書法院新任院長遴選標準的合適人選:年輕、在全國有影響力,創作豐厚,書風正大,有較強的工作能力。

很難說這種標準在國內沒有第二人選,但是其他人確實很難有這個幸運。

此外,長期研究古代藝術史的餘秋雨先生,幾乎沒有為任何一個藝術家寫過兩次評論。為了管峻餘先生還曾親自命筆,寫下了《管峻的意義》和《管峻書法(再序)》兩篇有分量的雄文。原因是:“對於自先秦到漢唐的高貴之氣、浩然之風,我們想要尋找和呼喚都極其艱難,哪裡談得上突破?”、“事實已經證明,管峻的筆,已因多年的虔誠、恭敬而功力非凡。很多失散多年的華夏風韻,被他一筆一畫地召喚回來了”、“在我看來,多有幾個管峻這樣的人,多有幾支管峻這樣的筆,將是中華文化復興的吉兆”。”因此我想說,生氣勃勃的管峻,活生生就是一個初唐。他的書法,是他的生命與初唐相遇之後的直接外化,因此有一種撲面而來的誘人氣息。來得很遠,又來得很近。”放眼全國,在餘秋雨傾心推薦的人物中,管峻這個年齡段有這待遇的並無二人。這不是命運垂青嗎?


餘秋雨極力推薦,48歲掌舵中國書法院,江南才子管峻憑什麼?

正逢其時

管峻憑什麼好運連連?這裡面有命運的垂青也有自身的努力。有人說他一專多能。主打書法,屢獲大獎,五體鹹備;有人說他作品悅目。遠離野、怪、亂、醜,追正、淨、秀、逸。當然他還年輕。1964年出生的管峻,當年走馬上任中國書法院院長才48歲,大有前途。


餘秋雨極力推薦,48歲掌舵中國書法院,江南才子管峻憑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