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新时代的奋斗者——丰台法院2019年度“突出贡献奖”干警侧记

做新时代的奋斗者——丰台法院2019年度“突出贡献奖”干警侧记

做新时代的奋斗者——丰台法院2019年度“突出贡献奖”干警侧记

为表彰在审判理论研究、审判业务练兵、审判文化建设等方面获得国家级、省部级高层次重大荣誉的个人,丰台法院于2017年设立“突出贡献奖”。2019年丰台法院共有7名干警获得此项殊荣。他们当中,有的在审判业务中潜心研究,勇攀法学理论研究的高峰;有的刻苦钻研,辨法析理,用裁判文书引领社会风尚;有的创作生动的文艺作品,讴歌基层一线干警为民司法的赤子情怀。他们取得的优异成绩,不仅为全院争得荣誉,也成为他们职业生涯中最闪光的印记。他们是我们当中的一员,更是我们身边的榜样。他们是新时代的奋斗者,他们身上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今天的《做新时代的奋斗者》系列人物侧记,将为您继续讲述他们的故事。

做新时代的奋斗者——丰台法院2019年度“突出贡献奖”干警侧记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记学术论文《从“宏观指导”到“微观挖潜”:民商事审判流程运行精细管理模式构建——基于审判权运行可度量模型的分析》全国法院第三十一届学术讨论会二等奖、北京市一等奖获得者 钟秋玲

做新时代的奋斗者——丰台法院2019年度“突出贡献奖”干警侧记

钟秋玲,1990年生,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2016年7月进入丰台法院工作,2017年9月加入民四庭张炎审判团队担任法官助理至今。

做新时代的奋斗者——丰台法院2019年度“突出贡献奖”干警侧记做新时代的奋斗者——丰台法院2019年度“突出贡献奖”干警侧记
做新时代的奋斗者——丰台法院2019年度“突出贡献奖”干警侧记

心得分享

此次论文的获奖,离不开院党组的鼎力支持,离不开学术前辈的精心指导,也离不开庭长张炎及各位同事的鼓励与启发,是他们的指导、鼓励与支持,让我不断探索、推翻、重构,将民商事审判流程中所遇困惑和思考付诸笔尖,形成此文。

自2016年入院以来,不断有前辈告知我在法院系统写作的重要性,起初我感触不深,入院前两年论文基本是抱着交差心态,在入院第二年时,对审判团队成员协同办案方面有点想法,却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成文,转眼入院第三个年头,觉得无论如何须对自己有个交代。正是这个“对自己交代”的念头,让我开启了一段艰辛又兴奋的学术之旅。

做新时代的奋斗者——丰台法院2019年度“突出贡献奖”干警侧记

“问题是论文撰写的第一生产力”。由于法院日常工作的繁忙、细碎,如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并致力解决,很难在较长时期保持写作的热情,也很难激发自己在工作之余挤出大量休息时间不断纵深、系统性地开展深入研究。提出了好问题只是论文撰写的第一步,“从何角度切入,该问题目前研究的现状,产生该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以及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本身可能有哪些衍生弊端,如何化解该弊端,整篇论文立足的创新点是什么,等等”,上述一系列的问题,会始终贯穿论文撰写的全流程。

做新时代的奋斗者——丰台法院2019年度“突出贡献奖”干警侧记做新时代的奋斗者——丰台法院2019年度“突出贡献奖”干警侧记

虽然写作缘于工作,但写作状态与工作状态仿佛是两个平行空间,结束了一天忙忙碌碌的工作后的每个深夜、每个清晨里,从工作中抽离出来,重新审视回顾、思考自己的工作,并将思考反哺于工作,这可能是写论文获得的“附加值”。这个附加值让我完成“交代”以外,竟然有点沉浸享受这段旅程。享受反复就一个问题不断思考它的可能性与多样性的状态,如果说写论文是一场“苦行僧”的修行,那在一个问题上有新突破则是额外的“秘制甜品剂”,你会不自觉地在通勤路上、在午间休息甚至在你的“睡梦”里沉浸在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之中,这也就是前辈们所说的进入了“写作状态”。

将状态变为常态,我们一直在路上,且写且珍惜。

为了不错过丰台法院的最新图文消息

快来给我们设置“星标”吧

很简单,设置星标只需3步

做新时代的奋斗者——丰台法院2019年度“突出贡献奖”干警侧记
做新时代的奋斗者——丰台法院2019年度“突出贡献奖”干警侧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