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莱特兄弟发明飞机时总是吵个不停?

生活中经常会有意见不同的争论,小至家务事,大至政治观点。结局不外几种,为了不伤和气停止争论,或者争论变为冲突甚至人身攻击,不欢而散,很少以心平气和、各方受益告终。

《纽约时报》曾刊登过宾夕法尼亚大学管理与心理学教授亚当 · 格兰特(Adam Grant)的文章「孩子们,去享受争吵吧!」,阐述争论对发挥创造力的作用和如何创造正常的争论环境。


为什么莱特兄弟发明飞机时总是吵个不停?

▲ 莱特兄弟

文章说,发明飞机的莱特兄弟承认他们的发明思考过程,其实是不断地争论。他们的重要决定之一是为飞机设计一个螺旋桨,为此两人吵了好几周,经常一吵就是几个小时,而结果却往往是自己转到了对方那一边。

两兄弟之一的奥维尔回忆道,只是在试图彻底反驳对方以后,他们才明白,两人都错了。他们需要的不是一个,而是两个螺旋桨,可以让它们朝相反的方向旋转,这样就能形成一种旋转的翅膀了。

一项实验要求一些 30 出头的成年人写出富有想象力的故事,其中最有创意的故事来自那些 25 年前父母经常发生冲突的人。他们的父母在抚养子女方面存在互相碰撞的观点。他们有着不同的价值观、态度和兴趣。

实验结果如同心理学家罗伯特 · 艾伯特(Robert Albert)所说:「具备创造性潜力的人往往不会来自和谐的家庭,而是来自『动荡』的家庭。」

莱特兄弟就来自这种动荡家庭。他们的父亲是传教士,随时乐于因道德问题同人争执,与兄弟俩就读学校的校方也经常发生冲突。他非常相信辩论的好处,尽管是当地教会的主教,但却收藏了许多无神论者的著作,鼓励他的孩子们阅读。


为什么莱特兄弟发明飞机时总是吵个不停?

▲ Steve Jobs、Steve Wozniak

莱特兄弟并不是唯一的例子。史蒂夫 · 乔布斯(Steve Jobs)和史蒂夫 · 沃兹尼亚克(Steve Wozniak)设计第一台苹果电脑时也不断地争论,他们恰恰是靠着争论的纷扰而成长。

在头脑风暴小组中,当成员们被鼓励相互批评时,创意会增加 16%。在微生物学领域的前沿实验室里,并不是一群激情洋溢的合作者们彼此欢呼道贺,而是几个充满怀疑精神的科学家相互质疑对方的解释。

如果没有人同你争辩,你就不可能放弃旧的做法,更不用说尝试新的做法。分歧是群体性思维的解毒剂,当我们意见不一时,正处于最有想象力的状态。要想学习如何提出并接受不同意见,童年是最佳时期。

很少有父母鼓励孩子争吵,让孩子知道有思想的分歧的价值。许多父母教导孩子,如果他们不同意别人的观点,那么就应该礼貌地保持沉默,这完全是错误的。

我们应该教导孩子,沉默是不礼貌的。这是不尊重他人具备文明辩论的能力,不尊重你自己的观点和声音的价值。在乎别人的观点,愿意去挑战它,是尊重他人的一种表现。如果孩子永远不接触争吵,他们的创造力最终就会被扼杀。

我们不应该试图阻止争论,而是应该建立礼貌争论的模式,让争论遵守以下四条规则:

将它定义为辩论,而非冲突;争论的时候假设你是对的,倾听的时候假设你是错的;对他人的观点进行最具敬意的阐释;承认你在哪些方面与你的批评者意见一致,以及你从他们那里学到了什么。

有益的争论是摇晃的,一个团队或一个家庭可能会来回摇摆,但它永远不会倾倒。如果孩子们不会摇晃,就永远不会走路。

(图片来自 Unsplash、Google)



作者 | 萧柏春 教授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管理科学博士,现任美国长岛大学商学院管理系主任,终身教授。担任国内多所著名高校(北京大学、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的客座教授,并成为美国富布莱特基金会高级访问学者。萧教授在英荔商学院开设有《商务统计》《收益管理与定价》等优质 MBA 课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