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星星的天使

週末去附屬兒童醫院做義工,協助主講醫師對幾個患有孤獨症的孩子做認知和語言訓練。

孤獨症在醫學上的定義是一種由於神經系統失調導致的廣泛性發展障礙,以嚴重的、廣泛的社會相互影響和溝通技能的損害以及刻板的行為、興趣和活動為特徵的精神疾病。

來自星星的天使

如果以上的概括過於死板,那麼有一段來自文庫的介紹足夠形象:他們有明亮的眼睛,卻拒絕與人對視,他們有正常的聽力,卻不理會呼喚,他們有清脆的嗓音,卻不歌唱交談。

不過比起自閉症和孤獨症,我更願意叫他們來自星星的孩子。

哪怕做了萬全的準備,走進教室開始上課的那一刻,我的心還是狠狠地顫了顫。

【01】

眼前的景象告訴我,不管是百度百科還是文庫裡的介紹或者概括都是太過籠統、太過理想化的模型。我所瞭解的只是書本里的自閉症。

教室裡只有三個孩子,四到六歲不等。他們的位置被刻意安排的有些近,但是彼此之間卻沒有任何交流。只是不約而同極其自然的獨自玩耍。他們沒有刻板的重複動作,更看不出智力或者體力上的缺失。

其中一個叫甜甜的孩子對眼神非常敏感,不用說對視,視線落在她身上超過三秒都能引起她身體的微微戰慄。我不知道該慶幸她尚未徹底斷絕與外界的聯繫,還是該憂心她過度敏感的應激反應。

上課的過程就像是我和醫生的獨角戲,你甚至難以想象,我們花了兩個小時的時間用故事和心理表徵去引導他們正確的指出自己五官的位置,卻仍然效果甚微。我們不斷的嘗試讓孩子們去分辨紅色和綠色,想讓他們掌握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卻因為收不到回應,屢屢受挫。

來自星星的天使

他們是來自星星的小天使,他們在自己的世界裡恣意生長,我想那裡一定有我們無法想象的快樂和溫暖。

【02】

如果你見過一個來自星星的孩子,你一定沒有辦法忽視他們的父母所付出的千百倍的、甚於常人的堅持和努力:

不停的為孩子模擬真實生活中的各種社交場景來彌補他們社交能力的空白,不斷的引導他們用表情或者身體語言來表達自己每一刻的感受,任何一個簡單的認知或者動作,都需要經歷無數次的重複。

所以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說來自星星的孩子,他們的父母是一群更孤獨的人,作為星星的守護者,可以想象他們揹負的壓力,來自冷冰冰的現實,也來自不可預知的未來。

來自星星的天使

但是從幾個來接孩子的家長身上,我沒有看到壓抑或苦悶。

擔憂是有的,但更多的是驚喜和滿足。也許正是因為經歷過無數的徒勞,他們的滿足看起來那樣讓人心酸。哪怕是孩子微微挪動腳,不用呼喚,自己朝他們邁一步,小小的進展也足以讓他們熱淚盈眶。

來自星星的孩子呀,地球也有你溫暖的家。

【03】

三個孩子裡最小的一個才將滿四歲,名字叫明遠。他的父親告訴我,明遠在三歲之前,就認識了上千個漢字,並且可以在iPad上完完整整的默寫幾十首古詩。因為言語發音障礙,明遠沒有給人展示過這項才能,在這方面卻也確確實實擔得起天才的稱號。

聽完他的話我沉默了很久,自始至終,我沒有辦法告訴別人孤獨症的小孩是怎麼樣的,不知道該怎樣去總結。

來自星星的天使

我想著,也許在孤獨症裡,每個小孩都像是一個特有的色號。因為我更願意相信他們只是一群具有語言社交障礙的天才,只是他們所擅長的領域各不相同,等著我們去慢慢的探索、挖掘。

【04】

最後,借用《奇蹟男孩​》繪本里的一段話:"我是特殊的,但是世界上每一個人,他們都是特殊的。對於我自己而言,我就是我,一個普通的孩子。如果大家可以用善良的眼光看待我的話,他們會看到,我是一個奇蹟。"

來自星星的天使

我也願意相信,每個來自星星的孩子,都是一個奇蹟,等著我們去守護。

更多精彩,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喬納森的天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