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發現“摳門”的母親戴了個戒指

有一天,愛人突然發現母親戴了個戒指,忙問哪來的。追問好久,母親才支支吾吾道出實情……

突然發現“摳門”的母親戴了個戒指

我的母親

1

我的母親出生於一個普通的小山村,有一個好聽的名字“金鳳”。然而母親卻並非山裡飛出的金鳳凰,她從小失去父母,沒有上過一天學,靠吃百家飯長大——可憐的母親沒有童年。

十幾歲,母親便外出謀生,在親人的資助下,當了名城市鐵路工人。遇到父親後擁有了一生的情感歸宿。兩人是同事,本期待著美好的人生從此開始,無奈父親的決定卻改變了她的命運:只因年邁的爺爺和年幼的叔叔常餓肚子,父親毅然回到鄉下挑起家庭的重擔。

這些陳年舊事多是聽長輩講的。長輩們對母親的評價是賢惠、勤勞,任勞任怨。還聽說在人民公社時代,母親為了多掙些工分,白天下田參加集體勞動,晚上還要守著磨坊磨面到深夜。父親正因有了母親這樣的賢內助,才使得家庭度過了難關。當小叔成家後,父母又拖兒攜女從老宅中搬出去,在新宅基另安了家,就是我出生的那個宅院。

2

從我記事起,母親的生活就是面朝黃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母親是勤勞的,每天早上,母親總第一個起床。夏秋季節,田裡有忙不完的農活,母親要先到田裡幹會兒農活再回家張羅早飯。

深秋寒冷的早上,當我揉著惺忪的眼睛從暖暖的被窩裡醒來時,母親已早早起床去地裡刨了一籃紅薯回來,腳上粘滿了新鮮的泥土,一進宅院就開始忙碌一家人的早飯,這成了我童年記憶中一個難忘的畫面。物質貧乏的年月,紅薯是農村人用來充飢的主要食物。紅薯秧也不浪費,被母親從田裡一同帶來,扔到豬圈裡成為它們的美食。

我們兄妹眾多,貧窮落後的年月,基本的溫飽就成了父母最主要的奮鬥目標。眾多的家庭成員中,母親無疑是最操勞的。那時的農活沒有機械化,全靠體力,十分繁重,母親卻一樣不落的參與。除此外,還有一年四季忙不完的家務活,洗衣做飯、飼養家畜、縫縫補補。

3

兒時的記憶中,母親的身影總是不停的忙碌,從我早晨惺忪的睜開第一眼,直到漆黑的夜晚中沉沉入睡,從未見母親歇息過。甚至無法幹農活的雨天和沒有農活的冬天,母親也是待在室內紡線織布、做衣做鞋。

母親不但勤勞,還愛學習。那個年代鄉下居家吃的、喝的、用的幾乎全靠勤勞的雙手自足自給。從小居無定所的她沒有機會學農活,更不會做家務。尤其家務活種類繁多,所有農村婦女需要掌握的對於母親來說都要從零學起。一字不識的母親憑藉著虛心好學,硬是跟著奶奶全部學會了,紡花、織布、做衣、做鞋、蒸饃、淋醋等等。

母親這一生,是父親的賢內助,和父親一起撐起了這個家,含辛茹苦,無怨無悔;她還是爺爺、奶奶的好兒媳,孝敬老人,耐心細緻,記憶中,總是把最好吃的留給長輩,無聲的給我們晚輩樹立了榜樣;她更是我們兒女心中的慈母,從不打罵我們,尤其對我這個最小的兒子,更是疼愛有加,回首往日,記憶中的童年載滿了母親暖暖的愛。

4

母親過慣了窮日子,生活之不易對她來說刻骨銘心,即便現在條件好了,她依然放棄不了節儉的習慣。待我成家立業後,母親已步入晚年,我將她和父親一塊兒接到了城裡居住。

時光荏苒,十年光景一晃而過,雖然母親早已融入了這個城市,但她的節儉之風卻不是城裡人所能比的。剩飯、剩菜她從捨不得扔掉;去超市購物,總喜歡挑選最便宜的;孩子喝完的飲料瓶也要收集起來賣掉;甚至有空還要去大街上撿廢品換錢,雖然她並不缺零花錢。

母親節到了,滿大街飄蕩著關於母親的歌曲,讓我突然湧出給母親送份禮物的念頭。是啊,母親快八十了,我還從未給母親送過一個禮物呢。

5

有一天,愛人突然發現母親戴了個戒指,忙問哪來的。追問好久,母親才支支吾吾道出實情,竟是從兩元店買的。那一刻,我的淚水都快要流出了。

從此,我就有了買戒指、手鐲之類的禮物送她的願望,不管金的、銀的還是玉的,但一定要真的。結果每次都被她拒絕了,“年老了,還花那個錢幹啥?”母親總是淡淡地說。

今天是母親節,我再次決定買禮物送她,當然沒再徵求她的意見。早飯後,我一人悄無聲息的去了大街,很快將一個手鐲和一個戒指帶了回來,銀質的,挑選了最重的。

當我拿給母親後,她先是問多少錢,接著勸我退掉。直到我反覆強調售出的商品不會退時,她這才慢慢戴上。

看著母親在窗前藉著光線仔細端詳好久,我的淚水再次湧了出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