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遊之——投醪勞軍葫蘆島,拖舟拉縴白玉道


往事悠悠逝水知,習流尚想報吳時。

一壺解遣三軍醉,不比夫差酒作池。

——徐天祜


鑑湖,原名鏡湖,相傳遠古時代,黃帝曾鑄鏡於此,因而得名。鑑湖還有長湖、慶湖、賀家湖、賀監湖等別,為浙江名湖之一。當地人稱:鑑湖八百里。確實如此,鑑湖湖面寬闊,水勢浩淼,泛舟其中,近處碧波映照,遠處青山重疊,水光倒影,瀲灩迤邐,頗有舟行碧波上,人在鏡中游的感覺。


出了魯鎮,撐著烏篷船,沿著趙家大院後邊的河道,看著河岸兩邊的草木飛一般地後退,我們開始了鑑湖之遊。

就在小船劃過水面的一瞬間,我們看到了隱藏在灌木叢中的亭臺樓閣,或是廢棄了的庫房?

紹興遊之——投醪勞軍葫蘆島,拖舟拉縴白玉道

古樸的房屋的木製屋簷下的燈籠,早已被歲月褪去了往日的色彩,但還依然高高懸掛在那裡,彷彿告訴我們,這裡,以前也闊過?

紹興遊之——投醪勞軍葫蘆島,拖舟拉縴白玉道

哦,還有舊時熙熙攘攘的碼頭,雖繁華不再,但其輪廓尚存,依稀可見往日之昌盛。

紹興遊之——投醪勞軍葫蘆島,拖舟拉縴白玉道

船至碼頭,棄舟登岸。

沿著一條崎嶇的小石徑,在蜿蜒曲折中繼續前行,密林深處,突見驚奇的一幕!一個又一個,無數的貝殼?亦或是頭顱骨?骷髏頭?構成了一副悽慘詭異的畫面?彷彿是遊戲裡的恐怖場景?或是九陰白骨爪的練功之地?想想就不寒而慄!戰戰兢兢地仔細一看,才發現,原來是一個一個的酒罈子,眾多的酒罈子堆在一起,圍成了一條小溪。。。。所謂曲水流觴者也。這,就是我們鑑湖之遊第一站,葫蘆醉島了。

紹興遊之——投醪勞軍葫蘆島,拖舟拉縴白玉道

相傳,在春秋戰國時期,越國為吳國所敗,越王勾踐也被掠至吳國,歷盡艱辛和屈辱,最後設計迴歸故里。從此,臥薪嚐膽,勵精圖治,約十數年,糧庫豐盈,兵強馬壯。於是,越王句踐決定興師伐吳,一雪前恥。就在出師前的那天,父老鄉親們紛紛前來送行,並進獻美酒一簞,預祝越王旗開得勝,凱旋歸來。這是全國所有家家戶戶的存酒積攢起來的一簞酒。面對此酒,再回頭看看身後的千軍萬馬,越王勾踐跪而受之,然後,站起身來,把這簞酒舉過頭頂,倒在河的上流。頓時,整條河酒香瀰漫,水濃如酒。勾踐與將士們一起俯身河畔,迎流共飲。過後,將士們勇氣倍增,個個同仇敵愾,奮勇殺敵。。。。最終,三千越甲吞吳。

紹興遊之——投醪勞軍葫蘆島,拖舟拉縴白玉道

一罈罈的美酒飄香,一罈罈的風情萬種;在酒島上,在醉酒葫蘆裡,是不是有一種袖裡乾坤大,壺中日月長的感覺?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十里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箇中滋味,不過如此。

紹興遊之——投醪勞軍葫蘆島,拖舟拉縴白玉道

各個小島之間隔水相望,數個林間木屋點綴於青山綠水的掩映中,在荷塘環拱下,頗有詩意。更兼遊人往來,畫舫如織,愈覺質樸無瑕。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

紹興遊之——投醪勞軍葫蘆島,拖舟拉縴白玉道

遠山古村老店,雖紅燈高掛,蓬門已開,然並無客至,柴棚上的蜘蛛網,死一般的寂靜,上面的落葉,會告訴我們曾發生過什麼?

紹興遊之——投醪勞軍葫蘆島,拖舟拉縴白玉道

斜倒在地的大酒缸,也已經殘破不堪了,四周修補的痕跡宛然可見。裡面裝的不知是水,亦或是酒?已經變綠,上面飄著幾片寂寥的樹葉,一陣風吹來,一陣搖擺不定。

紹興遊之——投醪勞軍葫蘆島,拖舟拉縴白玉道

樹林的深處,隱隱露出一短亭,尖角飛簷,青瓦綠柱,望之宛然。

紹興遊之——投醪勞軍葫蘆島,拖舟拉縴白玉道

遠處高山,近處流水,中間綠樹成蔭,水面上小船咿呀,更有小石橋,似彩虹。

紹興遊之——投醪勞軍葫蘆島,拖舟拉縴白玉道

長長的河堤,如一條玉帶,橫亙在水中央。這裡就是古纖道,今日的白玉堤是也。

長約數公里,闊約兩人肩並肩,石板底部幾近水面。昔日縴夫曾拉縴於此。走在古纖道上,聽著波浪撞擊石板的聲音,耳畔傳來一陣陣旋律,妹妹你坐船頭啊,哥哥我岸上走。。。。。。

紹興遊之——投醪勞軍葫蘆島,拖舟拉縴白玉道

說,有沒有一種洪湖赤衛隊凱旋歸來的既視感?

紹興遊之——投醪勞軍葫蘆島,拖舟拉縴白玉道

十幾條漁船搭成的浮橋,上鋪木板,走在上面搖搖晃晃,但不覺眩暈,反而有一種搖籃的感覺。

紹興遊之——投醪勞軍葫蘆島,拖舟拉縴白玉道

此島與周邊有五橋相連,謂五橋步月,此亭即為步月亭。若月夜至此,必可邀月共飲,一醉方休。

紹興遊之——投醪勞軍葫蘆島,拖舟拉縴白玉道

一邊是寬敞的官道,一邊是漕運的河道,隔著路邊的大樹,看著河道中的船隻來回穿梭,不難想象出往日的繁華和祥和。

紹興遊之——投醪勞軍葫蘆島,拖舟拉縴白玉道

下一站,就是這次旅遊的柯巖風景區了,從這裡,排隊上船,船頭所向,數百米之外便是。不知其景色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