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E期棉收跌,出口數據未能提振貿易希望

ICE期棉收跌,出口數據未能提振貿易希望

洲際交易所( ICE )棉花期貨週五下跌,成交量低迷,許多市場參與者未在因假期而縮短的一週內進場,同時積極的出口銷售數據也未能提振市場對中國增加棉花購買量的預期。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棉花消費國。

ICE 交投最活躍的12月期棉下跌0.43美分,結算價每磅66.82美分。

成交區間介於每磅66.43-67.43美分。

美國農業部( USDA )週五公佈的出口銷售報告顯示,6月27日止當週,美國2018-19年度陸地棉出口銷售淨增14.15萬包,較前周增加96%,較四周均值顯著增長。當週,美國2019-20年度陸地棉出口淨銷售5.53萬包。

INTL FCStone 棉花風險管理合夥人 BaileyThomen 表示,“由於市場流動性不足和成交量極低,棉花市場一直存在一些拋壓。”

其稱,“出口是穩定的,對市場有幫助,但在有關貿易關稅的一些新消息出來之前,還不足以將價格推出目前的交易區間。”

中美重啟貿易磋商後,期棉價格在本週稍早上漲。美國是最大的棉花生產國之一,而中國是頭號棉花消費國。

英國 Plexus Cotton 在一份研究報告中表示,“儘管G20會議產生一些積極影響,但市場反彈僅是曇花一現。”

其稱,“問題在於,目前市場對沖仍嚴重不足,需要投機客提供買方流動性,以推動價格上行。目前為止投機客還沒有買入動機,相反,他們進一步增加了淨空頭頭寸。”

與此同時,美元指數上漲0.6%,令以美元計價的大宗商品對其他貨幣持有者來說更加昂貴。

ICE 期貨市場週四因美國獨立日假期休市。

截至2019年7月3日, ICE 可交割的2號期棉合約庫存為72,254包,與上一日持平。

想與更多的紡織行業人員交流,歡迎關注我的V:newyar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