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管理體系升級版認證對工程建設企業高質量發展現實意義及策略

一、導讀

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發展理念指引下,建築業施工企業既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又面臨著新的挑戰。建築施工企業須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在滿足質量管理體系升級認證和其他標準要求的基礎上,不斷提升施工產品和服務質量。既要滿足新體系的要素符合性要求,還要在管理有效性和績效上下功夫,

通過第三方升級認證不斷提升企業的發展質量,引導企業持續追求卓越,探索新時代質量管理體系升級認證對施工企業高質量發展的現實意義。

二、高質量發展是施工企業內、外部必然要求

1.施工企業高質量發展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體現。

黨的十九大指出,我國經濟增長由高速發展轉入高質量發展時代。建築施工企業也不例外,其增速也在明顯降低。建築施工企業目前最大的弊端就是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其實質就是發展質量不高。要解決當前的這個矛盾,建築施工企業須重視建築產品質量以及項目管理績效,以此來推動企業發展質量的提升。

2018年初,中共中央、國務院下發了《關於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指導意見》,明確指出要把“產品、工程和服務質量明顯提升”。到了2020年,建築產品供給質量明顯改善,使得工程質量突出問題得到有效治理,智能化建築、消費友好型中高端產品供給大幅增加,質量總體水平顯著提升,高附加值和優質服務供給比重進一步提升,中國建造的中國品牌國際競爭力顯著增強。


2.質量體系升級認證建設是施工企業質量提升的內在需求。

2018年,國務院下發了“關於加強質量認證體系建設促進全面質量管理的意見”,通過3-5年的努力,我國認證制度趨於完備。不但要發揮強制性管理體系認證的“保底線”作用,還要著力發揮自願性質量體系升級認證“拉高線”作用,更要大力推廣質量管理先進標準和方法,開展質量管理體系升級行動,加強認證活動事中、事後監管,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國家認監委又發佈了“關於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升級版的實施意見”,鼓勵認證機構針對企業質量管理成熟度進行量化評價,建立質量管理體系分級認證。這樣一來,開展整合型管理體系升級認證就成了施工企業的必然選擇。


3.高質量發展是建築施工企業行業發展的自身要求。

建築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建築施工企業必是國民經濟的主力軍之一,對國民經濟增加值的貢獻度總體穩定在8%左右,因地區的不同或有差異。對人民群眾的生活影響也密不可分,對國家的就業形勢也影響巨大。隨著國家經濟發展轉向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要求和宏觀佈局,越來越多的施工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對發展質量的提升和經營管理的轉型升級均提出了新的需求,也對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的升級維度有了更高、更新的期望。

採用質量管理體系的升級認證將是施工企業的一項重要戰略決策,能夠幫助其全面提升建設項目管理能力和整體績效,進而提升企業發展質量,促進企業具備可持續發展能力,增強企業市場競爭優勢。

質量管理體系升級版認證對工程建設企業高質量發展現實意義及策略

圖 | 實施“建築業企業卓越質量管理體系”的核心優勢

三、認清形勢、意識領先是施工企業高質量的先決條件

1. 正確認識和分析建築施工企業當前的發展形勢和運行狀態。

建築施工企業經過近四十年的改革發展,已經全面融入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基本實現了快速發展,市場競爭能力有了大幅提升。特別是近期以來,頂住了國內外建築市場的形勢變化,始終保持了穩中有進的好勢頭,並在國際市場上,特別是一帶一路的沿線國家贏得了較好的聲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從宏觀經濟形勢看,建築業既面臨著新的重大機遇,又面臨著世界經濟發展不確定性的嚴峻挑戰,國內經濟下行壓力依然很大,“保增長”的任務十分繁重,依靠投資拉動的經濟增長,在一定時期內仍然是必然選擇。按照建築市場與宏觀經濟逆向運行的規律,建築市場仍然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和較長髮展週期。

質量管理體系升級版認證對工程建設企業高質量發展現實意義及策略

圖 | 2010-2019年國內生產總值、建築業增加值及增速

2.用良好的意識引領建築業高質量發展。

思想意識支配著人的行為,思想意識到位,工作就會到位。建築施工企業特別是各級領導者不但要樹立高質量發展勢在必行的意識,還要時刻意識到自己的任何行為都會影響企業的發展質量,同時也影響著企業員工的思想與行為。施工企業存在著管理線條長、管理要素多、管理要求複雜、管理形式多元、管理手段多樣等現象。如何使施工企業高質量發展,一定要站在歷史的高度,先解決思想認識不清、意識模糊的問題,把高質量發展作為新時代黨的一項發展方針、使命去認識,把實現高質量發展作為一項光榮而堅決政治任務去對待。

四、建築施工企業高質量發展的策略建議

1.要著力解決影響建築業改革發展的重點難點問題。

近期以來,以建設部為主的市場管理部門在各領域加大了改革力度,建築施工人員的實名制問題、資質新規問題、母子公司承發包問題、“營改增”問題、環境影響問題等等,都對建築施工企業是一個嚴峻的考驗,

要想順利闖關,須先規範企業的管理行為,建立良好的經營管理秩序,樹立依法合規意識。不但要經得起市場管理主體的管理,還要經得起市場監管部門、國家審計部門的監督與審計,更要經得起歷史的檢驗。


2.努力以經營質量改善帶動資產質量改善。

“訂單”是建築施工企業的命脈,要努力在提高訂單質量、數量上放“活水”、下“活棋”、做“活局”。目前建築市場總體僧多粥少,部分企業廣種薄收的問題依然突出,一些企業為了拿到訂單,不計成本,低價中標,項目虧損嚴重,給企業造成很大經濟損失。因此,建築施工企業必須從源頭上把好關,把投標項目與投資項目同等對待,對項目的資金來源、規模、成本、利潤水平等方面劃定“紅線”,“紅線”外的堅決控制並制定懲戒措施。要以經營質量改善帶動企業資產質量改善。


3.將企業的經營質量做實、經營成色做好。

徹底解決企業內部發展與管理不平衡、不協調、沒有側重點的問題,徹底消滅項目虧損或潛虧問題,對項目及企業的瑕疵資產、閒置資產、維修養護成本高的資產、應收帳款、存貨進行認真盤查,把企業的家底、經營狀況摸透、摸實,做到心中有數、搞清成因,逐項落實目標、責任和措施,正確處理好債權、債務、現金的辯證關係,做實、做好經營成色。

質量管理體系升級版認證對工程建設企業高質量發展現實意義及策略

圖 | 建築業企業卓越質量管理體系核心特點

4.進一步變革項目管理模式。

目前,施工企業對項目缺乏有效管控,要麼管不住,要麼管死。因此,須對項目管理模式進行顛覆性的變革,釐清前、後臺責任和權限與利益的分配,變單一的前臺管理或後臺管理為授權前臺管理與後臺監視管理相結合的全壽命週期、全過程監視、評價的管控模式。

質量管理體系升級版認證對工程建設企業高質量發展現實意義及策略

圖 | 實施建築業企業卓越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的收穫

5.整合內部資源,結合自身特點找準企業定位。

各施工企業發展歷程、組織結構、管理及運營模式、擁有的資源狀況、市場情況、業績、資質等方面均有不同,各企業應根據自身的特點找準企業定位,或走專業化發展,或走施工總承包,或逐步走向工程總承包道路。不論走哪條道路,均要努力整合內部資源,解決企業“大而散或小而散”的問題。要調整產品結構,集中優勢資源,明確發展方向,突出定位優勢,拓展目標市場,擴大經營份額,加快研發步伐,做好轉型升級,提升創利能力,提高市場競爭力。


6.做好系統整頓,實現高質量發展。

從源頭上克服企業內部“無法可依或無良法可依”的問題;從思想深處解決“有法不依或違法不糾”的問題;用監視手段解決效率不高、效益不保的問題;用信息化解決管理不順暢、手段落後、觸角不深的問題。做好系統整頓,把質量體系的測量、監視、考核、評審、評價、改進的系統思想用到企業的各項管理活動中,不斷提升管理質量和管理效益。

總之,要把新發展理念與質量管理體系的“風險思維、PDCA循環、過程管理、監視測量分析與評價、持續改進”的嚴謹要求充分融合於業務活動中,以壯士斷腕的勇氣著力解決企業內部因不同業務或活動而建立的多元、獨立、分散、個性、碎片化的管理體系間相互衝突、銜接不暢、缺少系統性和科學性的問題,繼續勵精圖治、不懈奮鬥,抓住有利時機,實現高質量發展。

質量管理體系升級版認證對工程建設企業高質量發展現實意義及策略

五、專家介紹:張智倉

質量管理體系升級版認證對工程建設企業高質量發展現實意義及策略

•陝西省質量協會副秘書長;

•中鐵一局集團有限公司發展規劃部副部長、高級工程師;

•擁有近20年從事企業管理工作的經驗,特別是在企業發展戰略研究、企業“三標體系”建設、質量小組活動管理、企業誠信建設方面做出了積極貢獻,取得了突出的成績;

•連續多年擔任陝西省建築業協會建築業企業信用評級專家組組長,同時也是中國施工企業協會施工企業信用評級專家組成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