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如何突破增長極限?阿里雲數字化轉型方法論來解密

我們正在進入一個量子化的高速變革的時代。智能手機的深度普及帶來海量數據的瞬間鏈接,一個事件或者產品出來,秒級間全世界都會知道;人工智能技術的進展和中美關係的變化,又更進一步增大了商業環境的不確定性。傳統的信息化和經典的戰略觀已經不能適應數字業態的需要。企業如何創新存活、如何突破業務增長的極限,成為了眾多企業家關注的焦點問題。

基於阿里巴巴的商業實踐,阿里雲重磅發佈了《新一代數字化轉型白皮書》, 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劉松、阿里雲研究中心戰略總監宿宸、畢馬威中國數字化諮詢合夥人毛健及畢馬威中國CIO諮詢總監柳曉光共同出席了白皮書的線上直播活動、並就新一代數字化轉型的方法論進行了經驗交流與分享。

企業如何突破增長極限?阿里雲數字化轉型方法論來解密

“數字外場”成為數字化商業業態的重要特徵

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劉松表示,目前全球近30億部智能手機,萬千鏈接產生的海量數據將商業環境的變化速度和幅度都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尤其是對於與消費者直接產生聯繫的行業,媒體社會化與社會媒體化事實上造就了一個連接了億萬人群的“超級數字外場”:一方面,企業的商業決策所產生的影響可以在網絡的扁平時空中快速放大;另一方面,所有消費個體的行為和選擇,也都可以通過高度連接的網絡對商業本身產生巨大的影響。這意味著,任何一個公司與機構都需要“小”看自己,思考如何面對一個30億人可以瞬間互動的外場,它是大機遇,也是大風險。到2020年,全球聯網設備將逼近300億臺,這構成了一個更為廣大的外場,採用數字化科技的企業與機構,面臨著指數級別的成長機遇,從而對企業與機構的前臺-後臺模式帶來巨大沖擊。

企業如何突破增長極限?阿里雲數字化轉型方法論來解密

量子特質的數字化商業vs牛頓力學特質的非數字化商業

重構,還是增長?企業戰略與數字化轉型的匹配

在數字化的商業形態和生產運營方式下,數據成為企業最核心的資產,這對企業的戰略制定和運行決策機制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對於正在尋求建設數字化商業形態和生產運營模式的企業,則必須設計出與數字化技術相匹配的戰略模式和機制,才能保證數字化轉型的成功。

在白皮書中,以是否改變商業模式為界限,阿里巴巴把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劃分為“數字化重構”和“數字化增長”兩大類別,並對應不同的商業戰略和數字化戰略。在數字化實踐的過程中,企業應當明確自身所處於的轉型類別,選取合適且匹配的方案策略。

對於以重構為核心的數字化轉型,企業應當注重新的商業模式如何構建,在商業能力和數字技術能力兩方面並行搭建數字化轉型路線圖。構建合理的全域數據體系,以先進的方式存儲、辨識和連接這些數據,並靈活地使用它們,是數字化重構中需要重點考慮的技術方向。對於以增長為核心的數字化轉型,企業更多的是以解決局部問題為切入點,利用高效的數據技術,基於現有的業務模式進行運營優化和技術創新;通過先進的數據技術和算法,獲取更低成本和更好體驗之間的平衡,降低運營成本,或為業務提供增量。

企業如何突破增長極限?阿里雲數字化轉型方法論來解密

數字化重構vs數字化增長

數字化轉型實施的核心成功因素

阿里雲研究中心戰略總監宿宸也分享了自己基於大量實踐調研,總結出的數字化轉型實施的4個核心成功因素:

1、 數字化轉型的本質是企業資源的重新分配,能夠驅動企業全局資源的領導力,往往是成功的數字化轉型的關鍵。成立跨部門轉型小組,並且建立從轉型終局出發的資源適配體制,是保證新型業務順利成長的基本措施。

2、在數字化的形態下,數據作為生產資料,流程的概念被弱化,業務鏈條與傳統業態相比被極大的縮短,因此也不再需要複雜的管理結構。扁平化、敏捷的小業務單元集合,往往成為數字化商業形態下應對高度不確定商業環境的合適選擇。

3、當集中於前端的、面向“數字外場”的數字沉澱模式逐漸趨於明確時,企業應當基於細顆粒度的市場數據流,在智能數據的基礎上重構企業運營和決策流程,實現企業通盤智能決策、成本優化。

4、傳統上認為,雲計算只是IT設施的升級,但是在數字化的生態裡,雲更是互聯網平臺聚合生態的基礎和底座。雲上部署的企業級互聯網架構,可以支持數字化生態裡多變的業務要求和全域數據的治理使用,實現多邊的網絡協同。

畢馬威中國數字化諮詢合夥人毛健也特別提到,企業數字化應從CEO的高度和企業整體的視角,明晰戰略、促進技術方案與業務場景的銜接。過程中關鍵要把握企業的核心產品力,立足於自身差異化的競爭優勢與資源,再借鑑互聯網行業所擅長的持續優化產品與服務的迭代能力,快速適應外部變化。畢馬威中國CIO諮詢總監柳曉光還分享了一些大型企業的轉型經驗,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重心是從企業應用的數字化、客戶觸點的數字化向數字化商業模式演進,通過數字內外場的銜接、協同、突破,實現差異化、跨越式發展。以金融行業舉例,中國的金融支付基礎設施上不及歐美日韓發達,但通過移動互聯網時代智能設備線上線下金融消費場景的鏈接,眾多中國的銀行與支付金融機構實現了從卡金融到APP金融的跨越式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