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茶痴”朋友

認識英傑已經有好幾年了,起初我把他當做一個賣茶的精明商人,後來才知道他是一個種茶、製茶的樸實農民,再後來發現我們一樣,是一個對自己從事的行業比較痴迷專注的人。

我內心對敬業的人有一種極大的認同。由此我不介意朋友圈多一個遠方的從來未曾謀面的朋友,隱隱對他有一種莫名的信賴。

我的”茶痴”朋友

福建某地英傑的家

英傑平時在朋友圈經常發一些野生菜餚,陪伴老人的畫面,有時候他在種茶之餘會釀酒,有時候他在釀酒的同時去山裡弄些野生的菜餚炒來做下酒菜,甚至有的時候還會利用他們山裡空間多的優勢養一些土家禽。

我很羨慕他的生活,一直在職場打拼,上班工作的我,對於鄉野的非常的嚮往。他所做的每一樣都是我期待將來某個時候要去嘗試並且體會的。

我的”茶痴”朋友

英傑飼養的鴨子

英傑最讓我佩服的是,他對錢的態度,有則欣喜,無則隨喜。總之心情一點不受影響,從他和我聊天那種侃侃而談就看的出來,東北話講“心賊大!”

他只做有機茶,就是不灑除草劑和農藥的那種茶葉,成本很高。因為要僱人除草挑茶製作等等。

我的”茶痴”朋友

有機茶

尤其是人工很貴,他說的的那種福建普通話,流利到聽起來很灑脫的樣子,實際上應該是略有些無奈吧。

儘管每年算下來不但沒怎麼賺,在茶葉上還要虧一些。但是他往往用養雞養鴨這樣的方式來填補生活所需,始終,不曾放棄對於製作頂級好茶的追求。用他的話講就是古法制茶,做就做到極端。

我的”茶痴”朋友

古代的製茶方法

在認識英傑之前,我甚至不知道茶樹葉需要灑除草劑和農藥,甚至還要施肥。聽英傑說完才知道,茶葉領域也不是一片淨土,為了提升茶的產量,增加收入,茶葉早已經和東北的玉米,黃豆一樣,需要使用除草劑,農藥和化肥。

看到這裡,很多應該會認為我是要宣傳什麼,真心不是,我只是在講述一個朋友的故事,期待不要用慣用的眼光來看待。

有空的時候,我們偶爾聊會天兒:他會炫耀他釀的酒的純度,今年茶的產量和品質,唯一讓他不爽的是,依舊還是自用的多,出售的少。很多時候不懂茶的人還是看包裝,喜歡聽一些忽悠的話,對於真正匠心之作倒是不會關心。

儘管做茶做的艱難曲折,不過他還是那樣安貧樂道,滿不在乎。

我的”茶痴”朋友

這個時代,有個性,有理想,就需要有足夠的耐力。堅持不住,也就變得隨波逐流而不入流。

每年產出幾十斤茶,除了參加當地的比賽,出售的也不多,最好的甚至都不出售。

他說賣不掉就放起來,留做自己不能製茶的時候喝。對於他的私藏,我覬覦了很久,可惜福建太遠,我時間也不多,從來沒有成行。

英傑比我小很多,長得濃眉大眼的,說話雖然邏輯性不是很強,因為繞的圈兒比較小,翻來覆去都是茶葉,除了茶葉頂多是對於娶個漂亮媳婦的心心念念,估計他這麼玩下去,附近的女孩們多少會有所顧忌吧。

不過我倒是放心,會有一個女孩子

我的”茶痴”朋友

慧眼如炬發現這個稀有品種義無反顧的嫁給他,興許還是個仙女下凡塵的神話故事。

英傑從來不為錢煩惱,根本原因也是他認為遲早他的茶會做出名,所以成為有錢人是早晚的事兒。

這件事我深以為然,咬得菜根,百事可做。不為了發財成名放棄自己所堅持的信念,這本身也就成了一種財富,這是一種文化的頑強延續與傳承。

眼下很多人,最缺的就是這種對於追求極致的決心和信念,導致滿大街急功近利缺乏匠心的商品。

英傑因茶成痴矢志不渝發誓只做完美好茶的理想對於我這個朋友的觸動不僅僅是一篇文字的記敘。

更是對我生活諸多細節,工作諸多安排的全面的影響。

有很多事情,我們完全可以做的很完美,只是我們缺乏兩個字:堅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