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首《清平樂》,幫王凱江疏影看懂宋仁宗曹後一生愛恨情愁。

一曲《清平樂》幾多愛恨愁,電視劇《清平樂》的熱播再次掀起了宋詞《清平樂》傳唱浪潮。只看電視不看詞,只懂愛情不懂情思!今天為大家帶來五首《清平樂》的代表作,以這五首詞來寄託《清平樂》的家國天下,愛恨情愁。


五首《清平樂》,幫王凱江疏影看懂宋仁宗曹後一生愛恨情愁。

曹後


第一首:清平樂·年年雪裡

宋代: 李清照

年年雪裡,常插梅花醉。挼盡梅花無好意,贏得滿衣清淚。
今年海角天涯,蕭蕭兩鬢生華。看取晚來風勢,故應難看梅花

這首詞寫於李清照晚年,在一首詞中凝練了詞人青年、中年、晚年三個時期賞梅花的心境變化。結尾之時用自己晚年孤獨,“難看梅花”的處境與年輕之時“常插梅花醉”和“挼盡梅花無好意,贏得滿衣清淚。”形成對比。表現出表現出當時作者飄零淪落、哀老孤苦的處境和飽經磨難的憂鬱心情。曹後是國人心目中完美的皇后;曹後一生深愛著仁宗,卻無奈,總有一層隔閡,始終無法與趙禎完全交付彼此,互相信任,終成為心中最深的遺憾。隨著仁宗皇帝先去,這份遺憾由兩人承擔,變成了曹後一人的心傷。


五首《清平樂》,幫王凱江疏影看懂宋仁宗曹後一生愛恨情愁。

宋仁宗


第二首:清平樂·村居

宋代:辛棄疾

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

五口之家,草屋數間,夫妻恩愛相伴,三子各得其樂。這種恬淡、閒適、和平、寧靜農村生活是多少人的一生追求。身為帝王,國家責任讓人在皇帝不得不將自己的滿腔熱戀埋在心底,選擇全天下人都認為合適的皇后。身為帝王可以去愛自己所愛的人,卻永遠放不下自己肩上的責任!


五首《清平樂》,幫王凱江疏影看懂宋仁宗曹後一生愛恨情愁。

離愁


第三首清平樂·別來春半

五代: 李煜

別來春半,觸目柔腸斷。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
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同為帝王,同為情牽,離別之時方知情深。狸貓換太子之後仁宗皇帝終於找回生母,可是宰相勸阻,終究難以再見。不曾想再見成為永遠。仁宗皇帝與生母的情思只能在思念中漸行漸深!


五首《清平樂》,幫王凱江疏影看懂宋仁宗曹後一生愛恨情愁。

生活


第四首清平樂·春歸何處

宋代: 黃庭堅

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
春無蹤跡誰知?除非問取黃鸝。百囀無人能解,因風飛過薔薇。

大婚之夜,卻不得相見,無奈問春歸何處?仁宗皇帝與曹後的感情,就像春天的歸去,無人知道其因果,也無人能言其根本。或許是因為故事其實不是出自仁宗,便已註定兩人情感悲劇!


五首《清平樂》,幫王凱江疏影看懂宋仁宗曹後一生愛恨情愁。

天下


第五首清平樂·紅箋小字

宋代: 晏殊

紅箋小字,說盡平生意。鴻雁在雲魚在水,惆悵此情難寄。
斜陽獨倚西樓,遙山恰對簾鉤。人面不知何處,綠波依舊東流。

這首詞是唯一寫在仁宗年間的詞,作為宰相晏殊的生活就是當時宋朝官場的寫照。鐵打的帝王,流水的宰相。官員升遷貶謫,帝王依舊是帝王!晏殊、范仲淹、呂夷簡、韓琦......一代名臣的輪換,是國家政策的輪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