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症是壞事?心理學家說:如果你那樣認為,只能怪你不會用它

春天不是讀書天,夏日炎炎正好眠。"

"秋有蚊蟲冬有雪,一心收束待來年。"

這首打油詩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還有那個著名的胡適日記:

7月4日:新開這本日記,也為了督促自己下個學期多下些苦功。先要讀完手邊的莎士比亞的《亨利八世》。

7月13日:打牌。

7月14日:打牌。

7月15日:打牌。

7月16日:胡適之啊胡適之!你怎麼能如此墮落!先前訂下的學習計劃你都忘了嗎?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不能再這樣下去了!

7月17日:打牌。

7月18日:打牌。

雖是調侃,說的卻是古今中外、不分階層,感染率最高的一個症狀——拖延症。

美國心理學研究機構調查發現,超過20%的美國成年人可能是長期拖延者,學生群體則更高,約有80%-95%的在校大學生認為自己有拖延的問題,而人民網也曾有調查表明,我國超過97%的大學生認為自己有"拖延症"。

拖延症是壞事?心理學家說:如果你那樣認為,只能怪你不會用它

拖延症真的一無是處嗎?

當然不是。

美國組織心理學家Adam Grant在他名為《原創型思考者的幾個驚人習慣》的TED演講中,講述了他與團隊研究得出的拖延症與創造力的關係。他自己是"提早症患者"——就是那種會在截止日期前很長時間就完成任務的人,他的學生吉哈一次對他說:"我在犯拖延症的時候想到了最有創造力的點子",這位學生是他最有創造力的學生之一,這種說法引起了他的研究興趣,他們設計了些實驗。

在實驗中,測試者被要求想一些新的商業計劃,然後讓獨立的第三方機構來評估他們的創造力和實踐力。

一部分人被要求立即著手做這個任務,另外一些人被要求拖延一陣子——讓他們玩各自電腦上的掃雷遊戲5到10分鐘。

結果,中度拖延者比完全不拖延、嚴重拖延的兩組受試者的創造力高出16%。

拖延症是壞事?心理學家說:如果你那樣認為,只能怪你不會用它

這是為什麼?跟掃雷有關嗎?

Adam講道,像他自己這樣拿到任務就第一時間匆匆完成的"提早者"創造力並不是很高,而那些重度拖延者(如右側的小猴)因為拖到太晚時間來不及,只能應付了事,創造力也較弱。

而中間那些中度拖延者,在被告知要完成某一項任務之後,雖然開始拖延,但是任務的想法卻活躍在腦海裡,這時就會產生新的想法。

所以,適度的拖延行為讓人有時間發散性思考。這是以非線性的模式思考,獲得到的意想不到的突破。

德國波鴻大學的Genc團隊在《社會認知與情感神經科學》上發表的最新的研究結果也稱:發現了拖延症基因TH(酪氨酸羥化酶基因)。

他們招募了278位平均年齡24歲的"拖延症患者",其中包括143名男性和135名女性,對他們進行了拖延症評估以及基因分析,發現基因TH(酪氨酸羥化酶基因)與拖延有緊密關係,它的表達量決定了大腦中包括多巴胺在內的各種兒茶酚胺遞質的數量。而TH基因會影響多巴胺的分泌。

也就是說,擁有拖延症的人,其實更容易擁有快樂。

拖延症是壞事?心理學家說:如果你那樣認為,只能怪你不會用它

一、拖延症的前生後世

美國心理學博士、加利福尼亞大學的資深心理諮詢師簡·博克和萊諾拉·袁在他們合作編寫的《拖延心理學》這本書中提出:拖延症這件事,或許人人都有,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是我們一種心理本能。

遠古時代,生存條件惡劣,食物來源有限,面對生存挑戰,我們祖先的生存策略是儘量保存體力、積攢能量,少做那些與生死無關的瑣事,所以,對於那些不會立即威脅到生存的事,往往會被排到後面,抓緊一切時間吃、喝、睡。而這種天性深藏在我們每個人的意識中,當一些複雜的事情擺在面前時,只要不是立即緊急的,我們的大腦還是會依據原始的本能,把它當成不會直接威脅生死的、不重要的事情放在一邊,於是,拖延就開始了。

所以,拖延症不是因為"懶",也不是一個"時間管理"問題,而是一個複雜的心理問題:它的最重要的成因,是"恐懼"。

拖延症是壞事?心理學家說:如果你那樣認為,只能怪你不會用它

二、那些身患拖延症癌晚期的名人們

達芬奇是被作為拖延症患者提及最多的偉人,由於追求完美和不斷有新的靈感,他的《蒙娜麗莎》畫了4年,《最後的晚餐》畫了3年,最終他的作品不超過20幅,其中有五六幅到他去世還壓在手裡沒能交付。

導演王家衛,拍《東邪西毒》時拖延症發作,每天喝茶聊天到處溜達,啥都幹就是不拍電影,把演員和製片方都逼瘋了。

法國小說家茜多妮·柯萊特,她的鬥牛狗Souci是她拖稿的理由。寫東西之前,她要幫助狗狗清潔,仔細地在狗狗皮毛裡搜尋蝨子,之後,還會與狗狗摟摟抱抱,幫助狗狗趕走蒼蠅和蟲子,直到沒什麼陪狗狗可做的事時,她才會開始寫作。

古龍在交稿當晚喝得爛醉,交了一疊白紙。

海明威的一稿拖三年……

林肯、雨果、胡適……等等等等不勝枚舉,他們都曾在成功的道路上與拖延症共舞。

然而,縱使他們已經身患拖延癌晚期,他們仍在各個領域取得了不菲的成績。

拖延症是壞事?心理學家說:如果你那樣認為,只能怪你不會用它

三、拖延症並非一無是處

拖延症雖然給我們的生活、工作帶來了無盡的煩惱,但是我們也看到了,拖延症並非一無是處:

1.激發靈感和創造力

通俗心理學中有個心理學效應叫做"醞釀效應", 指的是任務壓頭,會出現一時發懵,思路陷入僵局的情況,拖一拖就會有想出很好的點子。

也就是說,靈感總在延遲中迸發,喜歡拖延的人,創造力反而要更高一點。就像馬丁·路德·金,他直到演講的前一天夜裡還在修改演講稿,到了演講的時候卻乾脆扔掉演講稿,直接脫稿喊出"I have a dream"。

拖延症是壞事?心理學家說:如果你那樣認為,只能怪你不會用它

2.規避損失和風險

人有時候不可避免的會有衝動行為,如果這時候拖延症犯了,那麼極有可能成功的避免了一場因為衝動而引起的風險。

女人的購物車是最好的例子,非買不可的寶貝,往往放進購物車拖一拖,回頭再看,可能已經沒有了購買的慾望。

那些非你莫屬、錯過悔一生的推銷、投資等等,往往拖一拖冷靜下來,少了很多跳坑的淚水。

還有電影上常見的自殺救援,那些心理專家慢慢地跟自殺的人東拉西扯,就是在拖延,拖過那個心理應激期,當人的情緒緩和下來,自殺的念頭也就消失了。

有句笑話這樣說"我有抑鬱症,要不是同時患有拖延症,我早自殺了",大約也是這個意思。

拖延症是壞事?心理學家說:如果你那樣認為,只能怪你不會用它

3. 帶來心理滿足感

有些拖延症者被逼到退無可退的時候,往往會小宇宙爆發,甚至靈感爆棚,不僅一天完成一週的任務,而且還會超常發揮,然後deadline過後,突然發現自己原來這麼棒,竟然還有這種潛力,這種時候的心理滿足感是什麼都比不了的。

這種心理滿足感,會讓我們一時充滿自我肯定的激情,但是要小心,這是一種拖延症帶來的“劣質"快感,如果我們愛上這種"心跳加速"的感覺,會最終形成"有癮"的拖延問題。

拖延症是壞事?心理學家說:如果你那樣認為,只能怪你不會用它

四、不同類型拖延症者的優勢

心理分析學家榮格(Carl Jung)說過:"最可怕的事情是去全然地接受自己。"拖延所帶來的恐懼、否定、焦慮,總是讓我們質疑自己,以致於遮掩了任何事物都有它兩面性的這個道理,只有更全面地認識拖延,我們才能更好地駕馭它。下面我們來看看各種拖延症背後所隱含的優勢:

1.害怕成功型的

在《拖延心理學》中講到,害怕成功型的大致有以下幾種:

(1)成功需要太多付出

有些人擔心成功需要付出太多,遠遠超出了他們所能承受的程度,就像有些學生會擔心如果這次複習考得好了,以後每次考試都要努力複習,那會很辛苦,還不如就這樣拖著的好。

(2)害怕有人因此受傷害

有些人認為他的成功會傷害別人,他就可能會利用拖延來避免自己成功。就像小張的技術已經遠遠超過了師傅,但是他卻不敢表現出來,擔心自己會很快的晉升,打擊到讓對自己很好的師傅。

(3)覺得自己不配成功或不可能成功

拖延有時候會被用於懲罰一個想象出來的罪行。戴米的妻子死於一次車禍,雖然他自己也在車禍中受傷,但是活了下來,並且獲得了完全的康復。然而,他在電力公司的工作卻停止了前進的步伐。

戴米遭受的是一種叫"倖存者歉疚"的痛苦。作為活下來的人,他感到自己不配有一個幸福而充實的生活,所以在工作上就拖延了下來。

還有的人認為自己不可能成功,即使成功了也會很快迎來失敗,因此索性放棄努力。

4、擔心自己太完美會遭人妒忌

對於某些人來說,成功來得太容易,他們擔心自己被人妒忌。他們通過拖延來阻止自己繼續獲得成功,以確保不會遭人妒忌。

性格優勢:

這種類型的人,在美國研究九型人格權威專家唐•理查德•裡索和拉斯•赫德森的

《九型人格心理學》中,屬於第二種助人型,他們富有同情心,善於感知別人的微妙變化,希望成為別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努力贏得所有人的愛戴,具有奉獻精神,會根據他人的需求來調整自己的言行舉止。

拖延症是壞事?心理學家說:如果你那樣認為,只能怪你不會用它

2.不斷挑戰deadline型的

不到最後不幹活,不到遲到不出門,約好七點見,一定要到8點到,規定了10號交稿,非要拖到15號,似乎這樣才覺得可控,才能按照自己的意圖來,這當中的原因之一是:不善於拒絕,答應了不想答應的事,於是下意識啟動了拖延神功。原因之二是:Deadline才是生產力,拖的過程其實也是在為事情做準備。

性格優勢:

追求完美、追求創造力。在《九型人格心理學》中屬於第一型完美型,他們認真盡責,希望所做的每件事都絕對正確,以超高標準來審查自己的行為,相信原則,對組織的缺陷有警覺性和覺察力,道德感強、是團體中的精神領袖,雖然有可能因為害怕無法臻於完美而耽擱了事情,但是他們誠實可靠,讓人信賴。

拖延症是壞事?心理學家說:如果你那樣認為,只能怪你不會用它

3、悲觀而又慈悲型的

這種拖延,是覺得事情太糟糕了,於是不願意往前走。這類人善良而又柔軟,喜歡把事情想到最糟的地方,雖然是未雨綢繆,但也容易把自己陷入悲觀的泥潭。

性格優勢:

在《九型人格心理學》中屬於第六型忠誠型,他們感官敏銳,樂於付出,重視團隊精神,努力、負責任,能與他人互相依賴,平等合作,讓身邊的人覺得很放心。

拖延症是壞事?心理學家說:如果你那樣認為,只能怪你不會用它

五、拖延症的蔡格尼克效應與破窗效應

在拖延症的深層發展邏輯中有兩個心理學關鍵詞:蔡格尼克效應和破窗效應

蔡格尼克效應也叫蔡格尼克記憶效應,它指的是20世紀20年代德國心理學家蔡格尼克在一項記憶實驗中發現的心理現象。在實驗中,蔡格尼克讓受試者做22件非常簡單的事情,在實驗中,有一半的事情受試者能夠做完,而另一半在沒有做完時就受到阻止,實驗結束後,蔡格尼克會讓受試者在毫無心理準備的情況下,立刻回憶做過的22件事,結果未完成的工作平均被回憶起來的比例是68%,而已完成的工作只能回憶起43%。

這個實驗表明人們天生有一種辦事有始有終的驅動力,未完成的體驗比已完成的體驗更多地佔據了我們的腦海

在生活中,我們也會有類似的感受,沒有完成的事,我們會一直惦記著,雖然沒有去做,但內心總在"一會兒去做"還是"再等一會兒"間來回糾結,這就不斷造成我們心智的內部消耗,就像我們手機的程序,一旦打開沒有關閉,就在後臺不斷刷新,消耗我們的電力,如此形成惡性循環,就會出現破窗效應。

在拖延上,破窗效應指的是人一旦對時間觀念、工作效率的把握失去底線,就會變得越來越失控,就會出現我們不願看到的拖延症造成的不良後果。

拖延症是壞事?心理學家說:如果你那樣認為,只能怪你不會用它

就像林肯,雖曾多次收到關於暗殺的消息,甚至他還夢到自己被暗殺,然而他沒有放在心上,一拖再拖,直到在劇院被人射中八槍而亡。

還有林肯同時代的將領喬治·布林頓·麥克萊倫,他曾是西點軍校優等生,在其任北軍總司令後,屢次被"不打無準備之仗"的理念所拖累。多次由於過分謹慎喪失勝利機會,直到1862年的安提坦關鍵戰役中,他再度躊躇不決,最終在兩倍於敵軍的情況下錯失全殲南方軍隊的機遇,使戰爭因此又遷延三年才告結束。

所以,在拖延症的深層發展邏輯中,蔡戈尼克效應是推動人們完成事情的重要驅動力,但是如果驅動力過弱,做任何事都拖沓羅嗦,時常半途而廢,一旦進入破窗效應,就會永遠無法徹底地完成一件事情,甚至帶來非常糟糕的後果。

拖延症是壞事?心理學家說:如果你那樣認為,只能怪你不會用它

六、與拖延症共舞的八項能力

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的皮爾斯·斯蒂爾教授是拖延症領域的研究權威之一,他認為拖延症跟四個因素有關:信心不足,動力缺失、衝動分心和回報遙遠。

信心不足可以總結為低期望,動力缺失一般是認為所做的事情意義不大,也就是低價值感,衝動分心和回報遙遠一般認為是希望追求得到即時的滿足,就是高衝動。

簡單來說:低期望+低價值感+高衝動就造就了拖延症

既然我們已經瞭解了拖延症的前生後世、性格特徵,接下來就來看看馴服它的八個招式吧:

1.接納自我是拒絕拖延的開端

卡爾頓大學的心理學教授Michael Wohl和同事在2010年對大學一年級的新生進行了研究。數據證實,能夠對第一次考試準備期間的拖延行為,有更多自我接納和原諒的人,在第二次的考前準備中拖延的情況更少。

所以,接納自己的拖延行為,以鼓勵和原諒代替自我指責,才可以更好地把浪費在內疚自責上的精力,轉移到如何增加自控力上。

拖延症是壞事?心理學家說:如果你那樣認為,只能怪你不會用它

2.承認問題是解決的問題的第一步

美國企業家m·k·阿什認為,當我們犯錯誤的時候,腦子裡往往會出現想隱瞞自己錯誤的想法。出現問題,就找拒絕接受事實的藉口,會讓人產生無力感、厭煩感。

基於此,他提出了"阿什法則"

,承認問題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你愈是躲著問題,問題愈會揪住你不放。

所以,我們要勇於面對我們所面臨的事實,不迴避,承認現在的處境,才是解決好問題的第一步。

比爾·蓋茨就說:"我們離破產永遠只有18個月",華為總裁任正非在《華為的冬天》一文中,也提出:"現在是春天吧,但冬天已經不遠了,我們在春天與夏天要念著冬天的問題"。號召員工居安思危,在危機來臨前,研究出應對方法和措施來,才有今天越來越強大和扛得住各種打壓的華為。

拖延症是壞事?心理學家說:如果你那樣認為,只能怪你不會用它

3.利用"最後通牒效應"推動行動的步伐

教育家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讓一個班的小學生閱讀一篇課文。實驗的第一階段,沒有規定時間,讓他們自由閱讀,結果全班平均用了8分鐘才閱讀完;第二階段,規定他們必須在5分鐘內讀完,結果他們用了不到5分鐘的時間就讀完了,這個實驗就是"最後通牒效應"

心理學家認為,人們拖拉的真正原因其實就是恐懼,而人們面對恐懼常用的方法就是拖延,潛意識會直到最後一刻,才不得不去做那些原本早就該完成的事。

其實,最好的方法,就是給自己設定一個最後期限,逼迫自己儘早完成任務。

拖延症是壞事?心理學家說:如果你那樣認為,只能怪你不會用它

4."箍桶理論"讓我們分步走向成功

"箍桶理論"是針對"木桶理論"而提出的逆向的新觀念,其定義是:先制定一個目標,然後根據現在自身與客觀的情況,制定出最終為能達到目標的一個個階段的任務量。或者說,就是將一件有大困難的事,細分為若干階段或部分,這樣,在細分後的每個階段或部分,其困難就被大大縮小,直至縮小到其困難可被輕易克服。

1985年10月4日,32歲的陶建幸從江蘇省泰州市機械局來到泰州製冷機廠出任廠長,他大膽地提出了置之死地而後生的"箍桶理論",先假定一個比較高的位置,再來反覆平衡、置之死地而後生。正是在陶建幸的"箍桶理論"指導下,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企業有了自己最大的桶:以整個世界為市場,歷經15年,春蘭空調終於在2001年一躍成為中國空調的霸主。

所以,我們也可以利用"箍桶理論",把我們所面臨的任務,進行細分,然後再分階段完成,最終戰勝拖延。

拖延症是壞事?心理學家說:如果你那樣認為,只能怪你不會用它

5.適當的獎勵可以激發小宇宙

人們對於是否厭惡一項任務或者覺得它是否有價值,與完成任務之後得到的獎賞或懲罰有關。

羅振宇在他《遊戲化世界》裡就提到:"遊戲成癮"的原因之一,是它有清晰的即時反饋機制,也就是即時有效的獎勵,而且每個成就,都會記錄在成就係統裡、並且有排行榜和分數公示,讓遊戲者可以隨時知道自己的進步。

因此,我們也可以參照這個方法,設立自己的獎勵機制:

(1)確定分階段任務目標

任務量不宜過重,要量力而行,努努力就可以達到的。

(2)建立自己的獎品庫

把自己喜歡的東西列個清單,最好是價值不大、易得的實物獎品,如一個心水好久的筆記本、一個小包包,一個冰淇淋等等。

(3)給自己設立一個成就清單

每天臨睡前可以看看自己的清單,看看自己已達到的獎品、未達到的獎品,就像遊戲裡積累的經驗值、裝備等,不僅會有達到的滿足感、還會有繼續努力的動力。

拖延症是壞事?心理學家說:如果你那樣認為,只能怪你不會用它

6."結構化拖延法"另闢蹊徑

斯坦福大學哲學教授姜·佩裡在《拖拉一點也無妨》一書中指出:給事務排序,把看起來最緊急、最重要的事排在最前頭,選擇另一些值得做的事位列其後。

於是,拖延症者完成後邊這些任務,就變成避免去做清單最上方的任務的一種手段。而藉助這種排列得當的任務結構,一個人在拖延一件事的同時,就完成了另一件事。

達芬奇應該就是最好的例子,他拖延了畫作,卻留下了不同專業的精品,他同時涉足了建築、解剖、藝術、工程、數學等多個領域,成為史上最極品的博學者,但是他也是非常的苦惱,他在一則筆記中寫道:"告訴我告訴我,有哪樣事情到底是完成了的?"

我們無需像他樣樣涉獵至極,我們只需把近期需要完成的幾樣工作排排序,這樣,我們就可以在迴避最不想做的事情的同時,完成其他也需要完成的工作,而不是一味的消耗精力、拖延時光。

拖延症是壞事?心理學家說:如果你那樣認為,只能怪你不會用它

7.換種計時方式也是一種好的方法

改變計時方式會改變我們對於未來遠近的認知。Lewis Jr. 與 Oyserman (2015)的研究發現,以"天"作為時間計算單位會比以"月"或"年"要更讓人們感到時間上的接近,也更願意儘早做出努力。這可能也是高考倒計時總是使用"100天"而不是"3個月"的原因。

因此,我們可以不妨嘗試將截止日期的提醒設置成"距離現在還剩X天",來幫助自己及早努力、減少拖延。

喬布斯說:自由從何而來,從自信來,而自信從自律來,學會剋制自己,用嚴格的日程表控制生活,才能在這種自律中不斷磨練出自信來。

拖延症是壞事?心理學家說:如果你那樣認為,只能怪你不會用它

8.改變思維語言模式開啟全新生活

在我們有任務的時候,我們的頭腦裡最不缺的就是各種語言:"明天吧?","不行,今天一定開始","哎,我真煩啊,怎麼就是管不住自己?",其實,在我們發現有這些語言冒出來的時候,可以有意識地讓它們換一種表達模式:

有意識地改變自己內心的竊竊私語,會給行為帶來不一樣的效果,試試看這樣改變:

1."我要停止拖延。"變為:"我要在這個週日整理我的衣櫥。"

2."我一坐下來就要把事情做完。"變為:"我先開始做點什麼吧。"

3."我只有15分鐘時間了,算了,今天不做了" 變為:"還有15分鐘時間呢,這件事我先做點什麼吧?" 等等。

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你會發現,僅僅是轉變了自我溝通的方式,改變的就不僅僅是心情,還有我們面對事情的處理方法。

拖延症是壞事?心理學家說:如果你那樣認為,只能怪你不會用它

看了這麼多,你是否有感覺:在抵抗拖延症的道路上,你從不孤單,就是那些成功的名人,也都奮鬥在跟自己的拖延症鬥爭的道路上,雨果會赤身裸體地寫作,讓他的管家把他的衣服藏起來,甚至把自己的頭髮、鬍子各剃掉一半,避免自己出去。本傑明富蘭克林,在25歲的時候,就給自己列了13條必備誡言:節制、緘默、秩序、決心、節儉、勤奮、真誠、正義、中庸、整潔、冷靜、節慾、謙遜,他依次對自己進行逐項訓練,形成了一套他對抗拖延的有效辦法。但這些都是痛苦的磨練,都需要超出常人的心智。

我想對大家說的是:我們不要痛苦,不要對抗,不要做敵人,而是要跟它做朋友!

在我們身邊,不僅有無數的同行者,還有無數的心理學家、教育學家跟我們共同跋涉在研究它、馴服它的道路上。全球動機與拖延領域最有影響力的研究者皮爾斯·斯蒂爾,在他的《戰拖行動》就顛覆性地提出:"打敗拖延症,你需要對自己好一點"。

讓我們從今天開始,對自己好一點,與拖延症共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