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銷、定位、訂單軟件為什麼在中國就火不起來?

訪銷、定位、訂單軟件為什麼在中國就火不起來?

前幾年,企業微信、釘釘、小步、商單、I到位等軟件的出現,讓不少消費品企業蠢蠢欲動,希望能夠借移動互聯的風口,作為銷售管理工具,好好管控下員工。

不知現在管理怎麼樣了?

也不知現在業績或者效率改善怎麼樣了?

訪銷、定位、訂單軟件為什麼在中國就火不起來?

移動時代,經營更要大於管理

這是這一輪開發下來,軟件行業得出的結論。

從兩方面而言,軟件提供商,並沒有在這個風口好好把握住,促成中國管理軟件業的興起。就像十多年前的CRM、ERP一樣,在中國,還是發展非常有限,根本沒有得到其應有的發展結果。二是真的可能自己本身就不適合時勢了。不少軟件行業的觀察人士,已經發出此感嘆:現在我們只希望能看到更多的經營軟件的興起,而不是將傳統的管理套路,翻版到移動工具上!也就是說,他們認為,企業更需要經營軟件,而不是前一輪管理軟件的,再來實現一次移動化!

其實,這在中國,已經是要到了非重視不可的地步。

這我自己也是親身體悟。

在十多年前,我從可樂出來,進入到全球第二定製研究第一的市場研究公司,該公司在全球好幾十個國家只做研究,只出企業管理研究報告。但是,在中國區域有一個副總裁,在深刻洞察中國企業需求的基礎上,提出要為企業的經營業績與結果服務,即中國的企業,要的不只是改善管理,或者說你給他提供管理建議,而是需要給其改善經營的效果。

所以,從此看來,軟件業本身是落後的。

從這可先基本看出,你的應用與理想,中間其實本身是存在差距的。

訪銷、定位、訂單軟件為什麼在中國就火不起來?

不只是改善過去,而是要重構未來

這可能是從一開始甚至到現在,許多企業的體會:現在不是對過去的不足進行修修補補,而確實是一場變革,或者說一場接一場的變革不斷髮生。

下一步,產業互聯網、B2B、數字時代、所謂的ABCD、5G等等,讓消費品企業,都不得不迎接一場又一場的挑戰。

這些,都使企業不是對過去的業務人員訪銷更嚴點,對經銷商從進貨、訂單到倉庫、門臉管理,對終端進行影像化管理,這些管理動作進行移動化管理。

也就是說,用軟件的企業,要從未來看現在,現在的佈局、應用,要迎合趨勢。我們已經看到無論是柯達、還是諾基亞等等,都是基於過去與現在,給市場提供產品與服務,最終被市場淘汰。

其實,產業互聯網已經到來。我們看到阿里、騰訊已經在緊鑼密鼓的佈局。

別看阿里面是淘寶這種已經傳統的電商,其實其一直在沿數字化走,提出的數字時代是實打實的在打造,如最近提出其整個的商業系統架構,就可能是未來十年不落伍的。騰訊出在前段時段進行其組織架構調整後,甚至都抓緊地組建了一個產業互聯研究院,進行未來產業互聯研究,以及網羅未來的產業互聯企業家、獨角獸、上市公司等等,進行前置準備。而騰訊也不斷的與多家傳統企業進行合作,進行產業互聯改造。而我們正在做的事情 ,也是力圖從未來向現在看,為傳統消費品業賦能,打造新消費品業。

訪銷、定位、訂單軟件為什麼在中國就火不起來?

改進效率?恐怕不只這些

連傳統白酒業的幾大巨頭,都知道用數字化,進行未來佈局、產品更新換代和渠道、營銷創新。

食品飲料等,就更應清楚知道,自己雖然產品傳統,但能夠追趕甚至引領時代的,就一定是結構性的、科技引領的,以及理念應該是與原來有很大的顛覆性的,不少是摧枯拉朽的。

因為,消費者真變了,消費理念、行為、習慣都與原來有很大不同。只是因為太過傳統,所以,一些傳統的力量還在產生影響,而一些新生力量,也需要慢慢來取得突破,但00後,他們的消費,是真的不同。

所以,基於未來消費者的一些革命性變革,是存在的。是會越來越起作用的。數字化下的各種消費理念、行為、習慣要了解與洞察,基於此的新產品開發,甚至與消費者的一體化開發,基於科技的營銷調整也將是系統性的,等等。

這些,應是企業不斷應用軟件 、開發系統 的背後的原因。

而不只是一套訪銷系統、SFA之類的再去用原來科層式管理的一些移動應用。

訪銷、定位、訂單軟件為什麼在中國就火不起來?

業務人員的成長,是通過戰爭解決戰爭問題

業務系統的管理,就應該是讓業務人員上戰場,進行直接的演練,在戰爭中解決戰爭問題,在業績操作中解決業績問題。

業務軟件的開發,就應該是讓業務人員的業績表現直接提升的方式方法手段工具,讓他們直接提升業績或改善業績。

當然,現在還沒有那麼多成型的工具、體系可用,沒那麼多好的可複製的經驗在總結後可借鑑,還有一些新的灰度的東西看不真切,還有那麼多未來的不確定性隨時來困擾我們,但是,企業經營是一門實踐,我們需要放眼未來的同時,也落地現在。

訪銷、定位、訂單軟件為什麼在中國就火不起來?

其實,我們應該可以覺察到,經過前幾年的紛擾試錯,現在確實已經越來越清晰了。消費品業,利用科技進行未來的製造方面的效率的提高,基於數據的對消費者與市場的洞察,基於消費者資產對未來品牌的打造的升級,基於ai對智能企業與營銷的實現,基於一體化數字升級,對企業經營管理電商 軟件的一體化打造。。。這些,都是基於未來的現實要做的工作。

原創作者譚長春,新快消創始人,軟信88soft-com-cn創始人,華夏基石集團首席專家,領勢資本創始合夥人。各種合作請Baidu

訪銷、定位、訂單軟件為什麼在中國就火不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