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航天夢!如同一架不明飛行物,一座神奇的土星狀建築


印度航天夢!如同一架不明飛行物,一座神奇的土星狀建築

乍一看,這座建築物,像是墜毀在通往遙遠星系的途中!

但當您近距離觀察時,會看到它是一座神奇土星形狀的建築,周圍環繞著多彩的光環。


印度航天夢!如同一架不明飛行物,一座神奇的土星狀建築

英迪拉-甘地天文館(INDIRA GHANDI PLANETARIUM),被隱藏在印度勒克瑙混凝土高層住宅建築當中。蜿蜒穿過勒克瑙市中心的戈默蒂河(Gomti),猶如伴隨它的銀河帶。

一座隱世的巨大球形建築,直徑寬達21米, 是印度最大的天文館,也是亞洲最大的天文館之一。

它以印度前總理英迪拉-甘地(Indira Gandhi)的名字命名,並於2003年向公眾開放。


印度航天夢!如同一架不明飛行物,一座神奇的土星狀建築

當1989年奠基時,天文館由當時首席部長拉魯-普拉薩德-亞達夫(Lalu Prasad Yadav)於1993年正式揭幕。

其為了滿足印度航天科學技術的需求而建造的天文館,同時也為培養更多的青少年人才,提供天文相關知識的教育空間。

天文館的形狀類似於土星,本身就具有可觀性,更是一座有趣的建築。


印度航天夢!如同一架不明飛行物,一座神奇的土星狀建築

被戈默蒂河圍繞的建築物,夜晚地下的燈光使它看起來像漂浮在太空中。這個圓頂的建築,包含博物館和天文館,而周圍環繞的有行政辦公室。

該結構建立在鋼筋混凝土樁基礎上,梁和柱與平面成功地將球體中心結構固定在一起。天文館擁有最先進的禮堂、會議廳、展覽室和公共區域。


印度航天夢!如同一架不明飛行物,一座神奇的土星狀建築

最特殊的是,有一個圓頂形的投影屏幕,在上面可以投放電影。這個構想起源於1913年,而印度人把它在勒克瑙實現!

當時海德堡天文學家馬克斯-沃爾夫(Max Wolf)與德意志博物館的奧斯卡-馮?米勒(Oskar Von Miller)討論了一種顯示器的可能性,該顯示器可顯示球面曲率圓頂內太陽,月亮和行星的運動。


印度航天夢!如同一架不明飛行物,一座神奇的土星狀建築

在此設備中,光線從黑暗的圓頂中的孔進入,觀眾坐在下面。米勒向沃爾夫提出了這個項目,但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而中斷此項計劃。

戰後工程師沃爾特-鮑爾斯菲爾德(Walther Bauersfeld)提議建造一個半球形漆白色內飾的圓頂,並將光學投影儀放在中心,以顯示從地球上觀察到的恆星、行星、太陽和月亮它們的運動。


印度航天夢!如同一架不明飛行物,一座神奇的土星狀建築


1920年初,鮑爾斯開始研究設計細節和技術,最終經過三年半的設計和建造,1923年第一臺天文投影儀Zeiss模型在德國耶拿的卡爾-蔡司工廠揭幕。

同樣的在英迪拉-甘地天文館,觀眾只需要抬頭觀看,有關夜空和行星的影像​,就能獲得令人著迷的星際體驗。當天文館首次開放時,這套星空投影儀可謂亞洲最先進的。


印度航天夢!如同一架不明飛行物,一座神奇的土星狀建築


這裡關於行星地球和其他天體創造和化的科學紀錄片,都配有高質量的聲音系統,也增強的絶對的視聽效果。在天文館的底樓有一個小型且內容豐富的展覽室。

它展示了多種立體模型,包括一個以NASA的火星探索任務為特色的模型,以及在虛擬火星表面移動的印度探測車模型。

印度航天夢!如同一架不明飛行物,一座神奇的土星狀建築


還有印度製造的火箭模型及第一位身穿宇航服的印度宇航員拉克什-夏爾馬(Rakesh Sharma)的身影。

除了主樓外,天文館還擁有三個移動單元,他們定期帶著充氣圓頂和投影儀前往鄉村學校和集市,以教育孩子們太空探索和科學的重要性。


印度航天夢!如同一架不明飛行物,一座神奇的土星狀建築


英迪拉-甘地天文館是印度航天夢想和勒克瑙的理想之地,在那裡有許多有抱負的天文學家和學生們,憧憬著他們的夢想。


印度航天夢!如同一架不明飛行物,一座神奇的土星狀建築


旅遊小貼士:

天文館星期一休館。天文影片放映每天舉行四次,對公眾開放,可容納276人。分別是:12.30 pm,2 pm,3.30 pm和5 pm。週六和週日的前幾場演出都是英語,所有其他所有時段的所有演出都使用英地語。門票每張25盧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