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学习与音乐的关系,弄清这一点,让孩子语文成绩突飞猛进

高中语文学习与音乐的关系,弄清这一点,让孩子语文成绩突飞猛进

音乐,因其丰富的内涵和生动的内容,一直是人们休闲放松的很好的选择。音乐可以舒缓心情、减轻压力,它作为信息传播的媒介,在我们的语文学习中也起到了独特而且不可取代的作用。

试想,当一阙筝曲响起 伴随着那古朴雅韵的声音入耳,你会随着那缠绵悲切的曲调升起叹息、和着那包罗万象的节奏顿生豪情,更会由着绕梁不绝的旋律将你拉进历史的片段,去听听它们的故事。一曲高山流水旋律典雅,让人如观高山之巍巍,听流水之洋洋,更会让人想到那段生死不易的友情。春秋琴师俞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惊曰:“善哉,子之心与吾同。”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断弦,终身不操。

绝妙的琴曲,动人的古事,当这二者结合碰撞,竟会产生这般让人心胸激荡的效果,还有幽怨悲泣的《汉宫秋月》,活泼轻快的《阳春白雪》,独具情趣的《渔樵问答》,旋律起伏优美的《平沙落雁》,当你别出心裁的将音乐与语文相结合,你会发现一切都是那么顺理成章。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入音乐的具体方法是:

1、歌曲导入,创设情境。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 “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起学生思想的浪花,或者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而用音乐导入课文,就可以起到渲染气氛,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能使学生迅速地进入到课文学习中。

比如,教学陶渊明的《归田园居》,可先让学生倾听刘天华的二胡曲《闲居吟》。乐曲以舒缓、悠闲的节奏、优美如歌的旋律,描述那闲庭信步、吟诗作赋的闲居生活。这首曲子和陶渊明所要表现的安祥宁静、悠然自得的心境一致,很容易把学生带入诗歌要展现的意境中去。教学《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可先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让学生在深沉、浑厚的音符中,感受到惊心动魄的战争氛围。

高中语文学习与音乐的关系,弄清这一点,让孩子语文成绩突飞猛进

2、配乐朗诵,诗情画意。

音乐是通过节奏、旋律、速度等手段来创造艺术形象,表达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表演艺术。汉语极富音乐感和节奏感,因此配乐朗诵,课堂上就会充满美感,使课文内容的立体感增强,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文章中去,与作者一同潸然泪下,或喜笑颜开。这时,再通过分析让学生理解课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把握文章的主旨,就简单的多。

比如教学《再别康桥》时,可首先把《再别康桥》的配乐朗诵示范播放给学生听,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三美”和意境之美,然后对作者徐志摩的经历、思想和创作情况以及本诗的写作背景进行介绍,接着播放理查德.克莱德曼的《秋日私语》,让学生伴随乐曲自由诵读,在吟诵中体会这首诗章法整齐、韵律优美的艺术特点。在轻柔优美的乐曲声中,学生们进入到美妙的诗歌世界,这时再带领学生鉴赏诗歌就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又如在教学《荷塘月色》时,可精选古筝名曲《春江花月夜》作为背景,与学生一起反复诵读课文第4、5、6自然段。因为有音乐相伴,学生能很快进入到幽雅、静谧的意境里,更能体会文章所要表达出的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忧愁。

3、以乐促背,事半功倍。

背诵是学生们最头痛的事情,但在中学语文中却有不少诗词散文是需要背诵的。那如何调动学生的背诵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背诵效率呢?我们可以把已经谱成曲的课文作品引入教学中,使学生在欣赏歌曲的过程中体验作品的意境,提高背诵效果。

比如教学李清照的《一剪梅》,在鉴赏完作品后,可播放安雯的《月满西楼》,曲调缠缠绵绵,让人无端生出许多愁丝,倍感孤寂。因为《月满西楼》的歌词与《一剪梅》相同,所以,反复播放两遍,学生基本就能跟着和唱了。同样的例子还有林宥嘉演唱的《再别康桥》(徐志摩《再别康桥》)、王菲演唱的《明月几时有》(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罗文演唱的《满江红》(岳飞《满江红》),徐小凤演唱的《别亦难》(李商隐《无题》)、姜天阳演唱的《将进酒》(李白《将进酒》)、江涛演唱的《雨巷》(戴望舒《雨巷》)等等。

高中语文学习与音乐的关系,弄清这一点,让孩子语文成绩突飞猛进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入音乐,也要注意以下问题:

1、研读课文,找准契合点。

语文教师毕竟没有专业的音乐知识,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引入音乐时,必须认真研读课文,精心挑选歌曲,找到课文与音乐间的契合点,这才能将两者有机结合。也就是说乐曲释放的情感一定要和课文所要描述的情景和表达的意境一致,否则就会弄巧成拙。

2、分寸有度,不滥用音乐。

语文课堂教学的重点还是对文本的感悟理解,引入音乐也是为了让学生在音乐的渲染下更好地理解作品内容和作者情感。因此音乐在课堂上只能起辅助作用,而不是语文学习的主要内容,它只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道具。否则把语文课上成音乐欣赏课,就会本末倒置。音乐只有用到点子上,才能恰到好处,事半功倍。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我们应当抓住学生的兴趣,在语文课堂里打开音乐之窗,让学生在跳跃的音符中,放飞想象的翅膀,在不同的体验中感受激情、感受生命,在对音乐欣赏中领悟语文,在对语文的探索中发现自己。从而真正做到快乐学习,提高语文学习效率。

高中语文学习与音乐的关系,弄清这一点,让孩子语文成绩突飞猛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