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慌變數下的外資迴流——A股市場觀察20200414

訂閱號中所涉及的證券研究信息由光大證券研究團隊編寫,

僅面向光大證券專業投資者客戶,用作新媒體形勢下研究信息和研究觀點的溝通交流。非光大證券專業投資者客戶,請勿訂閱、接收或使用本訂閱號中的任何信息。

本訂閱號難以設置訪問權限,若給您造成不便,敬請諒解。光大證券研究所不會因關注、收到或閱讀本訂閱號推送內容而視相關人員為光大證券的客戶。

謝超 黃亞銣 李瑾 黃凱松

◆市場表現:

A股市場今日高開高走,中小創整體表現更優。截至收盤,上證綜指上漲1.59%,滬深300指數上漲1.93%,創業板指上漲3.24%,上證50上漲1.70%,中證500指數上漲2.31%,萬得全A上漲2.00%。行業層面科創行業大幅反彈,週期板塊漲幅較小,漲幅前三名的行業是電力設備及新能源(+3.92%)、傳媒(+3.54%)和電子(+3.37%),漲幅靠後的是石油石化(+0.81%)、消費者服務(+0.85%)和家電(+0.90%)。兩市成交額5881億元(前值4977億元),北向的陸股通今日恢復交易,全天淨流入142.29億元,為歷史上第五大單日淨流入規模。

◆市場點評:

A股近期進入密集的數據驗證期,海關總署今日發佈3月份進出口數據,2020年3月以美元計的中國出口同比-6.6%(前值-17.2%),進口同比-0.9%(前值-4%),進出口下降幅度相比於2月明顯收窄。但進出口數據反彈或與2月份積壓需求的釋放有關,海外疫情對中國出口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或將在二季度體現得更為明顯。

今日A股大幅反彈,成交量明顯放大,市場情緒明顯好轉,且前期相對低迷的科創行業漲幅居前。繼上週要素市場化改革文件出臺以後,人民日報發文《擴大內需必須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指出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需要優化現有生產要素配置和組合,促進全要素生產率提高。文中也指出未來將積極促進實物消費提檔升級,通過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數字經濟、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表明通過提高供給效率而非盲目刺激,可能是未來擴大內需的方向,科創行業短期雖然受疫情帶來的需求衝擊,但戰略上值得長期看多。

北上資金今日恢復交易後出現大幅淨流入,一定程度上推動市場上漲。北上資金迴流符合我們在二季度策略中的恐慌變數,美股恐慌暴跌和美元指數上漲造成的流動性危機已化解,而A股市場估值所隱含的增速預期已低於經濟的長期潛在增長率,進入值得價值投資的區間,在流動性危機化解之後北上資金理應回補A股的優質資產。往後看,我們仍然建議市場若出現大幅下跌,長線資金可繼續買進,前期強調的四大變數在二季度有望出現,屆時短線資金的右側買點也將出現。

配置上,重點關注逆週期調節對悲觀預期修復,以及業績確定性更強的標的:(1)關注逆週期抓手的純內需標的,基建投資與汽車是啟動冰封經濟的相對可靠的抓手,包括新老基建(建材、建築、機械、5G)、汽車和地產。(2)關注基本面受國內外疫情影響較小且未來業績確定性強的細分行業,包括醫藥和食品飲料等必需消費領域。(3)如果歐美經濟二季度出現休克,從供應鏈的角度,關注汽車等交運設備、化學化工、醫藥醫療設備、航空航天以及農產品領域的補空缺可能。(4)當前市場整體股息率與10年期國債收益率差值較大,可適當關注高股息板塊。

風險提示:疫情快速擴散;經濟增速超預期下行;海外市場波動加大。

—————————————————————————

光大策略團隊

謝 超 北京大學博士 首席策略分析師

黃亞銣 清華大學碩士 行業與大類資產配置

李 瑾 北京大學碩士 主題與行業比較研究

黃凱松 廈門大學碩士 投資組合與行業比較

—————————————————————————

本訂閱號是光大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以下簡稱“光大證券研究所”)策略研究團隊依法設立、獨立運營的官方唯一訂閱號。其他任何以光大證券研究所策略研究團隊名義註冊的、或含有“光大證券研究”、與光大證券研究所品牌名稱等相關信息的訂閱號均不是光大證券研究所策略研究團隊的官方訂閱號。

本訂閱號所刊載的信息均基於光大證券研究所已正式發佈的研究報告,僅供在新媒體形勢下研究信息、研究觀點的及時溝通交流,其中的資料、意見、預測等,均反映相關研究報告初次發佈當日光大證券研究所的判斷,可能需隨時進行調整,本訂閱號不承擔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的義務。如需瞭解詳細的證券研究信息,請具體參見光大證券研究所發佈的完整報告。

在任何情況下,本訂閱號所載內容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任何投資者不應將本訂閱號所載內容作為投資決策依據,本公司也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訂閱號所載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

本訂閱號所載內容版權僅歸光大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所有。任何機構和個人未經書面許可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複製、轉載、刊登、發表、篡改或者引用。如因侵權行為給光大證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光大證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責任的權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