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著阿嬌去看《爸媽學前班》的,不料卻看到了“自己”

很早就在微博上看到了《爸媽學前班》的相關資訊和片段,大概瞭解到這個節目的主要熱度來源基本上就是阿嬌一個人,大多數看這個節目的人最初也多半是衝著看阿嬌和她的新婚圈外老公去的吧。沒錯,我也是其中的一員,只不過我是在一個百無聊賴的週末隨手點開的,沒想到我能一直追到現在。

衝著阿嬌去看《爸媽學前班》的,不料卻看到了“自己”

一直都想不到一個準確的詞來形容我對這檔節目的感覺,論熱度,它沒有所謂的“流量咖”,僅憑阿嬌一個人實在是有點強人所難;論製作品質,說實話還是略顯青澀,但它有一種特別的力量,總能讓我產生一種強烈的代入感。雖然我至今未婚,也沒什麼感情經驗,更談不上當爸媽了,但這節目神奇的地方就在於讓我看著看著就開始思考過去暢想未來了,笑著笑著就不自覺地流眼淚了。

衝著阿嬌去看《爸媽學前班》的,不料卻看到了“自己”

尤其是“原生家庭”那一期,簡直是催淚彈大集合,一開始就來了一個非常殘忍的測試,四對夫妻每個人都要單獨進入一個小房間,在白板上寫下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5-10個人的姓名以及他們之間的關係,然後依次劃掉一個人的名字,被劃掉的人將不再出現在自己的生命中,直到白板上剩下最後一個人的名字。這裡真的要說一下節目中很敢玩兒啊,這麼私密的測試都敢讓這些明星做!

衝著阿嬌去看《爸媽學前班》的,不料卻看到了“自己”

不過大家都超認真超配合的,看了每對夫妻最後白板上留下的名字,真的能看出原生家庭以及個人成長經歷對他們的影響之深。很佩服阿嬌的坦誠,第一個劃掉了老公的名字,理由也很簡單,因為認識時間最短。看彈幕裡很多人都說阿嬌沒有那麼愛Michael,但我覺得經歷了那麼多風雨沉浮的阿嬌一定做出了自己認為最正確的選擇。我想,他們彼此之間還需要更多的時間去了解對方,嗯,只想祝福他們。

衝著阿嬌去看《爸媽學前班》的,不料卻看到了“自己”

給我觸動比較大的還有張楊果而和百克力這對夫妻,尤其是張楊果而在做測試的時候哭的泣不成聲,由於小時候很少得到過父親的鼓勵和關愛而將自己的愛儘可能地都給到兒子,她希望兒子能夠得到很多很多的愛、成為她夢想成為的那種人。“我做到了。”她說。看到這裡我自己心裡也五味雜陳,也開始思考原生家庭對我的影響,的確,越是自己得不到的就越想讓自己的下一代得到,比如完整的家庭、父母的關愛……

衝著阿嬌去看《爸媽學前班》的,不料卻看到了“自己”

其實最不可思議的是劉璇和王弢這對了,從原生家庭到教育觀念都是南轅北轍,一個是自律性極強的世界體操冠軍,一個是藝術家本家,經常因為各種問題爭吵,然而他們已經在一起十幾年了,這一定是真愛呀!看這個節目也看到了四種不同的夫妻相處之道,有歡喜冤家的,也有相敬如賓的,不能說哪一種更好,只能說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吧。

衝著阿嬌去看《爸媽學前班》的,不料卻看到了“自己”

《爸媽學前班》真的能一下子教會父母怎麼當好父母嗎?肯定不是,但至少能讓每個人重新認識自己、認識自己的愛人,把自己修煉好了才能教育孩子,不是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