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衛國:雋水河畔的環保使者

他女兒一曲《親親雋水河》唱紅網絡,他自己就用實際行動日夜守護著這條母親河……

劉衛國:雋水河畔的環保使者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鄧昌爐 通訊員 何檢明

刘卫国:隽水河畔的环保使者

他叫劉衛國, 今年59歲,是通城縣四莊鄉龍潭洞村一位普通農民,被譽為雋水河畔的“環保使者”。

“愛家鄉,就要用實際行動保護好母親河。”4月9日,記者電話連線劉衛國時,他正在雋水河上清理垃圾。

說起義務保護雋水河,背後有一個故事——

“彎彎扭扭的雋水河,點把(多麼)清嘞……”這首《親親雋水河》是軍旅歌手,也是劉衛國的女兒劉繡球唱紅的。劉衛國因此對雋水河更多了一種“親情”。

劉衛國喜愛攝影,經常邀約一些朋友到雋水河攝影。一天,他發現鏡頭裡的雋水河不再清澈,而是水色昏暗,漂滿垃圾,心裡很不是滋味。

2017年3月,他千里迢迢到廣西,個人出資3萬元購置了一艘電動觀光遊船,回家後配上垃圾桶、長竿打撈網、高音喇叭,掛上“我愛雋水母親河”的條幅,改造成了垃圾打撈船。從此,他當上義務清撈工,三天兩頭在河裡巡遊,見到垃圾就清理。幾年來,他清理的垃圾超過5噸。

劉衛國一邊打撈垃圾,還一邊用高音喇叭播放“禁鞭”“防火”等各種公告和法規。晚上,他就邀請群眾演員來船上義演,宣講環保知識,豐富市民業餘生活。

如今,他的義舉不僅增加了沿河居民的環保意識,還直接帶動10名群眾加入打撈隊。雋水河也在他們的努力下,重現河清、水暢、岸綠的美景。

劉衛國的家鄉——四莊鄉龍潭洞村是一個庫區貧困村,山多田少,交通閉塞,發展落後。劉衛國看在眼裡,愁在心裡。

為此,他遵照“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決定在開發鄉村旅遊上做文章。他捐資6萬多元,耗時近兩年,請專家、攝影師跑遍全村的山山水水,深度發掘龍潭洞的森林、湖泊、文物古蹟、烈士墓群等生態旅遊資源,寫了一份長達11頁的龍潭洞生態旅遊倡議書,還製作了一本有300多張圖片的龍潭洞旅遊開發宣傳冊。如今,劉衛國的倡議得到了全體村民的認同和相關部門的支持。龍潭洞村旅遊開發項目已經達成投資意向。

劉衛國的善舉可謂數不勝數——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他早在大年初一(1月25日)就向通城縣捐款2000元;還利用村民微信群,發動群眾為疫情捐款16000多元。3月5日雷鋒日,他又捐贈4000元物資,帶上感謝信,慰問一線防疫人員。鄉村道路解封后,他立即開車跑遍四鄉八村,宣傳森林防火 ……

他生活節儉,卻經常捐助困難群眾。近3年來,他累計向30戶困難群眾捐款3萬多元,還向石泉村飲水工程等民生工程捐款2萬多元……

善舉贏得眾人誇。如今,劉衛國的名字傳遍雋水河畔。他的事蹟先後被湖北日報、湖北電視臺、咸寧日報等多家媒體報道。2017年6月5日,在“大美咸寧·家在青山綠水間”優秀環保攝影作品頒獎典禮上,劉衛國保護家鄉環境的義舉受到表彰。他還先後當選“南鄂楷模”上榜人物、咸寧市“德業雙馨”人物、“崗位學雷鋒標兵”和通城縣“慈善之星”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