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疫情,重新審視“仁義道德”,00後對方方說不

一場疫情,重新審視“仁義道德”,00後對方方說不


現代不少老中青很煩“仁義道德”這個詞,經常把它當做取笑別人的口頭禪。這幾代人讀過的教科書,印象最深刻的恐怕就是“仁義道德酸腐落魄而且吃人”。從“五四”青年們義無反顧地打倒舊思想、舊道德,到20世紀50年代的移風易俗、破舊立新,一直到革“文化”之命的政治運動,浪潮一波接一波。


一場疫情,重新審視“仁義道德”,00後對方方說不


無可否認,這幾十年的確是一個物質財富迅速增長、自由急劇增大的時代。但是,中國人的幸福指數似乎並沒增長,而文化、道德、家庭等種種危機卻一幕幕呈現,人們的心理越來越焦慮,甚至不乏憤怒。中國人與祖先失去了聯繫,血脈阻塞,精神乾癟,空落無所依。90年前,魯迅疾呼:救救孩子!而90年後,整個中國都在呼喊:救救孩子!


一場疫情,重新審視“仁義道德”,00後對方方說不


仁義道德,何罪之有?可惜的是,人們在痛罵打倒時沒有用孫悟空的火眼金睛,而只用了他的金箍棒。至平至常而又至神至妙的道德真理也在棍棒中灰飛煙滅了。如果推翻舊道德,而別有光明正大維持人類的新道德,豈不更美!如果拋棄人倫綱常,而另有真正自由平等安樂人民的好教化,當然更妙!否則,只能是莽夫蠻勇,變文明為粗野,變人間為地獄的惡行。


一場疫情,重新審視“仁義道德”,00後對方方說不


道德仁義,在天地為元氣,在人類為福氣,原本至尊至貴,而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至寶。中國古代聖人所創制的綱常倫紀,即道德仁義,順天理秩序而全人道,原盡善盡美。後人知道德仁義可貴,而自身又不能實行實德時,為著各種個人目的便以假亂真。自漢代以後,世所稱為儒生者,大都標榜道德仁義之言,而無躬行實踐之實,似是而非。甚至演繹成君叫臣死不敢不死,父叫子亡不敢不亡的謬說與行為。

漢儒訓詁考據,開始有文無行之風;魏晉名流能高談闊論亦不能行;宋代理學,把實行學問當成學術究理;明清科舉制興,以作文章取士,以至多代積假成害。後人誤認為空談學問、博取功名富貴的“偽君子”即為孔子之徒,為道德綱常模範;誤認假道德仁義流毒社會,為道德的本質。隨而遷怒於聖賢,憎惡於道德。豈知聖賢自有其經天緯地、參贊化育之真實,非為虛言。其刪訂纂修詩書禮儀,皆其行有餘力之文,實行經過之語。


一場疫情,重新審視“仁義道德”,00後對方方說不


真正道德,是教人各盡其道,各得其所。有父母則孝順,有妻子則善教,有朋友則信,有國則治,有天下則平。與君子則道以德,齊以禮,與小人則道以政,齊以刑。

水必有源,而後滾滾不絕;木必有本,而後欣欣向榮;人必有真道德,才能開智慧成就人生。中華民族綿延生息,道德綱常千年承繼,以歷代真儒大德作為中流砥柱,一如先天下憂而憂後天下樂而樂的范文正公,為大道愛子,天地功臣,國家棟梁。

偽君子和口頭禪只是大道塵埃,經此砥礪愈顯道德光明燦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