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恕”和“怒”

關於“恕”和“怒”

我們在生活中其實做的就是一件事,那就是如何和別人相處。我想到了一個字就是一個“恕”字。寬恕的“恕”。“恕”在《說文解字》裡的解釋是:恕——仁也。是仁愛的仁,仁慈的仁。還有一個解釋是“以己量人謂之恕”。其實就是要以仁愛的心待人;用自己的心推想別人的心,也就是將心比心。字典中還有一個解釋是:不計較(別人的)過錯;原諒。所以,我們應該在與人相處時,懷著一顆仁愛的心,仁慈的善心待人,還要學會原諒,不去計較別人的錯。

關於“恕”和“怒”

我們還經常說的一句話,原諒別人就是原諒自己,寬恕別人就是寬恕自己。其實,你去怨恨一個人的時候,別人沒怎麼樣,倒是自己心裡的氣不順,給自己添了毛病。要不人們怎麼說“氣死人不償命”呢。最關鍵的是,別人把你氣著了,那個“別人”根本就不知道他把你氣著了。所以說,要學會去寬恕別人。

關於“恕”和“怒”

同時,我覺得對自己也要做到“恕”。也就是要寬恕自己,別老跟自己較勁,別總覺得自己不如別人:自己掙得沒別人多,自己鬱悶;自己能力沒別人強,自己鬱悶。不要給自己提太高的要求,但也不能放棄努力,找到自己的位置很重要。有一個詞叫做“悅納自己”,就是要愉快地接受自己,接受自己的好,接受自己的不好。對自己仁慈,原諒自己犯的錯誤,不要把自己的一個失誤總是放到心上。我在自己覺得自身有失誤的時候,就會告訴自己,不要太在意,也許在別人心裡根本就不值一提,是自己太看重自己了。放下心中的“我”很重要,有時候也不要太把自己當回事。

關於“恕”和“怒”

說道了“恕”,我還想到跟它的讀音和字形都非常像的一個字——“怒”。這兩個字就差右上邊一點。但是,我們看“怒”,上邊一個奴隸的“奴”,下面一個“心”。我想,如果我們沒有控制好情緒,發怒了。那麼,我們的心就成了“奴隸”。奴隸是什麼人,是沒有自由的人,受人控制的人。如果我們發怒了,那麼我們的心就不自由了,我們的心就會被壞的情緒控制。

關於“恕”和“怒”

所以,不要發怒。要學會寬恕別人,寬恕別人就是寬恕自己。這樣我們的心才能順,我們的心才是自由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