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水出奇招!農安哈拉海鎮農戶“吊瓶式”灌溉唱響增產增收“大戲”

“傳統的灌溉方式費時又費水。今年用旱作節水技術,省水省工,增產增收,不僅可以免費享受國家撥付的農資,還能得到農業專家面對面的技術指導。”10日,農安縣哈拉海鎮金大房子村珠蔥種植農戶辛建國滿臉喜悅地講起新灌溉技術的優勢。農安縣以綠色、環保、節水為主線,探索引進推廣新技術、新產品,示範帶動全縣旱作節水農業生產模式,唱響增產增收“大戲”。


哈拉海鎮素有“三辣”之鄉的美譽,有著多年種植珠蔥、大蒜和辣椒的傳統。眼下正值“三辣”備耕生產的關鍵時期,農安縣守奎三辣種植專業合作社旱作節水推廣項目示範區內一派繁忙氛圍,領取農資、連接管道、掩埋灌帶……農戶正忙著為旱作節水生產模式做足準備。

節水出奇招!農安哈拉海鎮農戶“吊瓶式”灌溉唱響增產增收“大戲”

“灌帶上每30釐米有一處滴灌口,將它埋到耕地3釐米的位置,主管道通水後就可以一滴一滴的進行節水灌溉。”這一模式的實施,對當地農業生產帶來了巨大變化,農安縣守奎三辣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楊守奎告訴記者,旱作節水淺埋滴灌還有個通俗的名字,就是“吊瓶式”灌溉,“‘三辣’種植最怕旱,平均3至5天就需要灌溉一次。滴灌可以直達農作物根部,從前每公頃漫灌耕地需要1天的時間,淺埋滴灌7、8小時就能完成,預計增產20%左右。”

節水出奇招!農安哈拉海鎮農戶“吊瓶式”灌溉唱響增產增收“大戲”

農安縣旱作節水推廣項目,用於“三辣”示範區、玉米坐水種示範區、花生地膜減量增效示範區等多個示範區,示範淺埋滴灌、水肥一體、抗旱抗逆、抗旱坐水種等旱作節水農業技術15萬畝以上。

節水出奇招!農安哈拉海鎮農戶“吊瓶式”灌溉唱響增產增收“大戲”

據農安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副主任郝彥德介紹,示範區可輻射45萬畝以上旱作節水農業技術的推廣,通過推廣旱作節水農業技術,水分的利用率可以提高10%以上,地膜減量可達到30%以上。下一步,農業技術人員將深入項目區實施技術指導,確保各項技術措施按標準實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