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漳上泉坪:“壓寨”夫人的心事

“壓寨”夫人是我對美女趙青的戲稱。

趙青是誰?

她是南漳縣寨子米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總經理。

合作社為什麼取名叫寨子米?

負責合作社日常事務的趙青愛人陳磊解釋,因為我們合作社所在地東鞏鎮是中國古山寨之鄉,而生產基地所在的上泉坪村境內就有三座有名的山寨張家寨、閆家寨、臥牛寨,基地與著名的AAAA景區春秋寨只有一山之隔,所以我們的合作社就順理成章的叫寨子米啦!

我和陳磊打趣說,你現在是種植大戶,以後肯定要當種植大王,大美女趙青多像你從大都市"擄掠"的“壓寨”夫人啊!

對於我的戲說,趙青回應道,好啊!我等著陳磊早日當種田大王,我心甘情願的當他一輩子的“壓寨”夫人!


南漳上泉坪:“壓寨”夫人的心事

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張家寨,寨子下是寨子米基地

我和趙青早是微信好友,之前曾在她朋友圈看到過這樣一段話:通透湛藍的天 ,純淨害羞的雲,清澈歡快的水,像鑲嵌於大地的一塊翡翠。趙青描述的是九月的上泉坪村風光。

被趙青的描述所吸引,12月中旬,我和"襄村振興"採風團慕名來到東鞏鎮上泉坪村。現在是寒冬,天依舊藍,雲依舊白,水依舊清,只是大地已不是翡翠,收割後的稻田像是鋪了一層金黃的地毯。


陳磊的好友,南漳香菇大王唐志強航拍的上泉坪


上泉坪真是一塊風水寶地,一條豐沛的小河婉蜒而下,滋潤著小河邊大片大片的稻田。原以為東鞏鎮是山區,不曾想上泉坪卻有這一畈綿延千畝的平整田地。有好水好田還有好風景,自然會產出好稻米,合作社自然也有好效益。

寨子米合作社真是選對了地方。


南漳上泉坪:“壓寨”夫人的心事

閆家寨下面的上泉坪村

走進寨子米合作社,迎面是一座高大寬敞的大米加工廠房,工人駕駛著剷車把稻穀送進大型脫粒機械,從出口流淌的就是晶瑩透亮的大米,非常現代化。工廠的一角,幾個裝卸工人,正在往一輛大車上裝運外銷的大米,倉庫裡幾位女工正在包裝精美的高端大米,整個工廠一派繁忙熱鬧的景象。


工廠旁邊,是一排辦公用房,第一間寬大的辦公室是婦聯授予的“趙青工作室”;第二間是農業科技大講堂,也很寬敞,大概有八十平米;第三間是化驗室和實驗室。

我首先參觀了趙青工作室,牆壁上掛滿了趙青獲得的各種榮譽證書,辦公桌上擺滿了開展婦聯工作的的各種活動表。

剛一落座,趙青就向我講起了她的初心。她說,東鞏有著明顯的山區優勢,是中國有機谷發展的核心區,寒子米的發展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我要用好這種優勢,帶領群眾走向富裕。


南漳上泉坪:“壓寨”夫人的心事

工人們正在裝運外銷的大米

趙青介紹說,合作社現在吸收了35名固定工人,大部分是村裡的中年婦女,這些中年婦女現在就近打工,每天可以領固定收入80塊錢,可以較大地改善家庭的生活條件。

"東鞏寨子米"問世後,上泉坪村被越來越多的人知曉,藉助春秋寨景區的輻射優勢,由她牽頭的婦女農家樂也紅火起來。

趙青在合作社建立了上泉坪村留守人員名單與建檔立卡貧困戶名單,要求管理人員在聘請人員時,首先選擇貧困戶與本村留守人員。

村裡有一貧困戶王淑明,50多歲,單身一人,人很勤勞樸實。趙青到了王淑明家,從家庭情況到身體狀況,從家常聊到合作社的發展,當談到讓他去做保安管理員時,王淑明像個孩子一樣一邊很興奮的跑來跑去,一邊笑的合不攏嘴地說:這下好了,不用出門就能掙錢,合作社股份保底跟分紅,安保再發一份工資,今後的生活再也不愁啦!

合作社像王淑明這樣的人還有很多,他們都是因為在家門口的合作社上班,有了工資保障,生活也越來越好,由溫飽邁向了小康。


南漳上泉坪:“壓寨”夫人的心事

趙青和員工交流包裝技巧

喝了一杯茶,趙青又聊起了她的心事。

她說,去年我當選為全國婦聯12屆代表,常常在想,要實實在在的為婦女姐妹們辦點兒事、辦點實事。怎麼辦實事呢?說到底還是要把合作社辦好。辦好合作社,姐妹們能在家門口上班,能增加家庭收入,又可以照顧老人小孩。上班後牌不打了,閒話少了,惹是生非也少了,家庭和諧,鄰里關係也和諧了,整個村莊也溫馨和睦起來。

這幾年來,村莊變化很大,由原來的後進村,變成現在的先進村,婦女姐妹們精神風貌的變化起到的作用非常大。

婦女能頂半邊天,在我們上泉坪村是最真實的寫照,以小家帶動大家,以家風帶動社風,在促進鄉風文明、村容整潔中建功立業,成就出今天的美麗家園。這不,大家都封我為編外支部書記呢,用好“趙青工作室”婦女之家的職能,把婦女姐妹們帶動起來,不僅是家庭的半邊天,更是社會和諧、鄉風文明、鄉村治理有效的決定力量。
我剛才在工廠裡的走訪,與趙青的介紹也相吻合。


南漳上泉坪:“壓寨”夫人的心事

陳磊工作起來一板一眼,工作之外憨厚可愛

曹冬梅今年56歲,在合作社務工已三年多,每月工資2400元。對於這份工作、這份工資,曹冬梅感覺非常知足。她介紹說,以前沒有合作社的時候,我在外面餐館打工,一個月工資1800塊錢。老公在家種田打零工,收入也不高。而且男人在家,也不知道收拾家務,家裡像個狗窩。現在一家人和和美美在一起,都在家門口就業,就像《天仙配》裡唱的那樣,“你挑水來我澆園,我織布來你種田”,我們的生活如蜜甜啦。


50歲的彭海鳳和48歲的周家秀,都是在合作社務工的村裡的姐妹,都有曹冬梅一樣的心聲。 提起趙青和她的寨子米合作社,都是一疊聲的誇讚,感謝合作社幫助她們在家門口就業,使她們的生活和諧安定富裕。


南漳上泉坪:“壓寨”夫人的心事

寬敞的生產車間,工人正操作機械運送稻穀

在“趙青工作室”坐久了,我提議到隔壁的農業科技大講堂轉轉。說起這科技大講堂,又挑起了趙青的心事。趙青說,這幾年村莊是富裕了,但以我對農村工作的瞭解,村民富了口袋更要富腦袋,所以要充分發揮好科技大講堂的作用。


趙青詳細的介紹了科技大講堂對上泉坪的科技輻射作用。 比如水稻的全程機械化操作;又比如使用太陽能扇吸式捕蟲器消滅水稻害蟲;使用植保無人機飛播治病以及推廣有機農業等等,這些看得見的農業知識,極大地提高了村民的現代農業意識。我們合作社現在是國家糧食作物農藥減量化控害增效技術基地,是國家化肥減量化控害增效技術基地,是全國水稻全程機械化技術基地。並且建有國家院士工作站,由中科院院士盧殿友教授全程指導。小小科技大講堂作用真是大著呢。


南漳上泉坪:“壓寨”夫人的心事

客戶在挑選寨子米

是的,聽完趙青的介紹,又讓我想起了在村裡走訪農戶的所見所聞。

四組有一戶叫張社武的農戶,男主人在春秋寨景區上班,女主人叫晏世媛,今年利用他家的25畝荒坡地,和其他的六戶人家一起成立了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全部播種的是益母草,而且中藥材合作社走的是訂單農業的路子。

說起這些,晏世媛告訴我,這都是從趙青的科技大講堂得來的知識,開闊了我們的視野,增強了我們的現代農業意識。


南漳上泉坪:“壓寨”夫人的心事

市委書記李樂成等領導在合作社考察

趙青的心事可謂多呀!兩個小時過去了,趙青始終在訴說著她的心事。

透過窗外,是綿延千畝的農田,農田遠處是綿延的群山。趙青你還有哪些心事?哦,真有。趙青接過話說,我是市人大代表,我還要盡一份人大代表的責任心呢!


作為一名市人大代表,在履職盡責的工作中發現,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19大報告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這是對鄉村振興提出的歷史任務和總體要求,是新時期開展“三農”工作的頂層設計。


南漳上泉坪:“壓寨”夫人的心事

春秋寨年豬宴上,香噴噴的寨子米飯大獲遊客好評

趙青結合鄉村振興戰略,向我娓娓道來:我們寨子米專業合作社不斷向前發展,這是上泉坪村產業興旺的基石;我們堅持抓好有機農業,保護好綠水青山,這是村民生態宜居的基礎;通過“趙青工作室”這個婦聯之家,發揮半邊天的作用,做到鄉風文明、治理有效;通過以上這些工形成合力,達到生活富裕。


最後,趙青總結式的說道,辦好寨子米專業合作社,這是我不變的初心;讓上泉坪村實現鄉村振興,是我永遠的使命。


我相信,寨子米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一定會越辦越紅火,上泉坪村在鄉村振興的大道上也一定越走越寬闊。


文字:李文泉

視頻:唐志強

配圖:李仕國 周政


自2018年10月開始,襄陽網友自費發起"襄村振興"大型主題紀實採風,用文字和鏡頭,用民間的視角記錄打響脫貧攻堅戰以來,襄陽農村少為人知的時代變遷細節。

目前採風已歷時15個月,採訪貧困村60餘個,參與網友超過300人次,自理費用近10萬元。採風仍在繼續進行中,歡迎更多文字作者、攝影愛好者參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