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連續創業者,投資人投的正是你的失敗經驗

投資人看中的正是你的失敗經驗!

嘿!連續創業者,投資人投的正是你的失敗經驗

中關村創投圈曾流傳一個笑話,說創業一條街的廣告牌砸下來,砸到的人裡面10個人有8個是投資人,還有2個是CEO,但這10個人都可能是“連續創業者”。

“連續創業者”,顧名思義就是成功或失敗地操作過不止一個創業項目或商業模式的創業者。

他們從以往的失敗或成功的創業經驗中分析市場前景,分析手頭項目,分析未來盈虧,通常他們都比第一次創業的創業者顯得更親車熟路。

創業者把這些失敗經驗叫“踩過的坑”,投資人叫做“創業者已經交過的學費”。

為什麼會有連續創業者這種現象呢?

在所有原因中,如果從連續創業者的心聲看,希鷗網真實的看到創業上癮症。

知乎作者,極客邦CEO池建強說:創業一入深如海,從此打工是路人。很多人一旦走上了創業的道路,就再也不願回到朝九晚五的工作狀態,無論是成了還是沒了,總要找到下一個點去釋放自己的熱情和激情。

這樣的人你也可能看到他在打工,但那只是他喘息的驛站。希望有更多的連續創業連續成功者,而不是屢戰屢敗者。

創業者najla認為,在變強大的同時,真心覺得自己創業最大的好處很多:

1,一但你有任何想法,可以立馬實施。

2,雖然牽扯了你很多精力可能實際工作時間更長,但是至少短暫的時間規劃安排上還是有很大的自由程度的。

3,你可以決定一個企業的全部氣質。比如我們凡是猥瑣的直接入店的或者打電話沒禮貌的尤其是男士,直接入店的告訴他丫約滿了不接待,很多人覺得我瘋了,居然新店還敢挑客人,可是做到第四個月基本上就80%滿預約了,而且沒有一個素質差的顧客。,

4,是能結交到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接觸人群面會大很多,眼界和思考方式也會變得不一樣。

所以,即使這家店我做不下去了,下一次我仍然會繼續創業,只有創業過的人才明白那種感受,那種歷經艱辛萬苦後,孕育出一個你所鍾愛的寶貝,磨礪出一個你所自戀的強大自我。

《諸葛亮兵法》15章,“善理者不師,善師者不陳,善陳者不戰,善戰者不敗,善敗者不亡”。從以上案例,希鷗網看到連續創業的成長激情,也同時看到創業連續失敗的機率之高。

知乎作者Baby Claire作為連續創業者,經驗分享裡重點提到從失敗中反思和成長的重要。

創業是一件絕對有學問的事,很多創業者都經歷過不斷求學交學費的過程。

據IT桔子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年近2000家創業公司關閉。

希鷗網認為,創業最瘋狂的,不是少數成功者被衝至浪潮頂端,受萬眾矚目而是連續創業者失敗後的覆盤反思,和創業九十九死一生的契而不捨。

從單一能力熬成多面全能

知乎作者肥蟲形容四次創業“敗有小成”,他的四次跨界創業,可以說是非專業小白越來越能抓住趨勢,越來越有創業者的生存能力。

第一次,2008 年,他玩票式的和朋友在電影院門口開了家女裝店,後又並掉對門一家,兩個大男人做女裝,一年半虧了20萬。

2011年,開始做餐飲,想做墨脫石鍋火鍋,這是個小眾火鍋,師傅也難找。

還欠著服裝店的債,最後在一片不看好中找到三個朋友,拿到75 萬,在北京觀摩一段時間,到廈門自己一手做裝修,做設計,開店。冬天火,到2012年夏天生意冷淡,死撐一段時間,最後又賠進去100萬。

2013年,身上只剩2萬但還想做三文魚刺身速餐,在朋友酒吧的倉庫裡做起來,一個人身兼數職,藉助微信朋友圈和微博這些社交紅利,成為互聯網+餐飲的成功商業案例,註冊有料行動美食,估值到1800萬沒融資,退股還清所有債務。

2015年一路摩托去西藏,做風乾犛牛食品供應。這種產品本身資金沉澱重,再加上遇到資本冬天很快失敗。隨後又開始做內容創業,運營旅行內容分享“旅物“公眾號,目前用邊走邊寫找產品養活自己,已經去過東南亞6國。

一路創業下來,這個做過8年設計師的人在時間的磨礪中變身成跨界創業者,而這位年輕的創業者越來越具有商業嗅覺和項目存活能力,他說“創業很酸爽,只想爽的慎重。”

草根創業者一般更善長運營,往往在低成本做運營上有自己的獨門秘籍。

跨界負債9次一次翻身

如果說前面連續創業者更像是草根創業者縮影,其實,很多創業大成的企業家,也曾是站在失敗經驗上屢敗屢戰最終成功的連續創業者。

王品是臺灣最大的餐飲連鎖團體,創始人兼董事長戴勝益,9次創業失利,欠債高達1.6億元。終於在第十次創業時,求親告友湊足270萬,開了家牛排店,才一舉逆襲。

其實,戴勝益也算是富二代,從臺大畢業後,他先進入家族企業,但因家產之爭“絕處逢生”的他被迫開始創業之旅。

37歲,戴勝益第一次創業,做的是臺灣第一座騎鴕鳥的遊樂園,請來了“小虎隊”做廣告,第一年就大賺1億元新臺幣。

隨後投資3家遊樂園、3個餐廳,還辦演唱會掮客公司、涉足世界紀錄博物館,9個項目第二年營收腰斬,第三年就墮入運營窘境,很快虧掉1億本金。

但他講義氣,人品爆棚。又先後請66個好友幫他還債,還有人把唯一的房子拿去典當,貸了200萬借給他,差點搞得妻離子散。

戴勝益又從43歲開始他的第十次創業。這次創業,他因緣際會嚐到臺灣的傳奇人物,臺塑團體興辦人王永慶招待高朋的一道家宴招牌菜。

戴勝益在這道驚為“天食”的臺塑牛排基礎上,研發出”王品臺塑牛排”,憑藉臺塑的影響力,和“一頭牛僅供六客”的精選食材,還有“招待心中最重要的人”的溫馨標語,王品牛排一戰成名,還清過去所有債務。

希鷗網觀察,能將企業做大的人在商業格局上通常都更加胸襟廣闊,也具有出色的人際口碑,所以就算是負債也總有人願意伸出援手,因為這種創業者早晚會成功。

創業的確是一項能最大限度調度一個人綜合潛能的職業。在希鷗網採訪的創業者中,記得有一位曾對鷗妹說過,“假如一個聰明的創業者,在一年中會學到很多東西,成長很快”。

這種成長,來源於創業過程中不同階段的不同問題和困難的驅動。據36氪對創始人焦慮的一項調查數據顯示,帳上沒錢是最大的焦慮。這也正是創業失敗命中率最高的原因,其次還有銷售數據不佳,團隊,投資人和家庭等因素。

嘿!連續創業者,投資人投的正是你的失敗經驗

《西遊記》其實就是一部連續創業者西天取經的真實寫照,而連續創業者就像劇中的唐僧,在經歷合夥人離開,投資人不靈光的時候,也還要走完九九八十一個坑,才能修得正果。

不過,“連續創業者“交過的學費越來越值錢,曾有多位投資人在希鷗網的採訪中明確表示,更願意投那些有擔當的連續創業者,畢竟資本面前,失敗正是創業路上最昂貴的經驗,能有效降低打水漂的機率。

想對連續創業者說一句:願你是一本耐讀的書,一次成功不常有,但失敗9次一次翻身常有。加油!

企業家們好,我司聯合深交所投資人、央視投資人等(天使投資人/VC)在尋找項目股權投融資合作。

合作方式:佔股不超過30%,佔股不控股,不參與企業管理,只參與年底分紅。

嘿!連續創業者,投資人投的正是你的失敗經驗


  • 2019年營業額500萬以上!
  • 合作對象是企業最大股東,非決策人勿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