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不同不相為謀?”:真正的成年人,都戒掉了戾氣,接納了不同

測驗一個人的智力是否屬於上乘,只看腦子裡能否同時容納兩種相反的思想,而無礙於其處世行事。


“道不同不相為謀?”:真正的成年人,都戒掉了戾氣,接納了不同


女演員吳越出身書香門第,被公認具有“人淡如菊”的氣質,近日,她在微博上發了一段文字:“哪有什麼入戲太深,只是缺少教養而已。愛熱鬧的遠多於願意瞭解真相的,這是一個真相。”

不知道吳越是出於什麼寫下了這些文字,想必多半是有感而發。最近新聞熱點不斷,網絡撕X如火如荼,雙方吵得不可開交,大有將對方置於死地而後快的兇猛之勢。這些不禁引發了我的一個思考:認知源於個體經驗,所以,理論上說,觀點是無法統一的。那麼,面對其他和我們不同,甚至是相反的觀點,我們應該保持什麼樣的態度?為什麼和我們不同的觀點,會激發我們如此激烈的情緒(甚至於會激發我們的謾罵、攻擊)?這種現象背後,是什麼心理?一個成熟的人,如何擺脫觀點之爭的限制,保持理性思考和獨立思考的能力?

今天這篇文章,我將圍繞以上問題,談一談我對於“

觀點之爭”的思考。


“道不同不相為謀?”:真正的成年人,都戒掉了戾氣,接納了不同


1. 觀點不同,為什麼會激發人的情緒?甚至引發非理性的行為?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彈幕”流行起來。當我們欣賞電視節目的時候,不單欣賞節目(劇集)本身,還將一部分注意力用在了彈幕上。彈幕的內容,本來是個人的觀點,對劇情的點評,但是我發現它很容易變成觀點之爭。比如,張三評論角色A,李四站出來反駁張三,這時,王五可能又跳出來說“不好好看就滾出去別看”………

這個現象很有意思,彈幕不同於具體的生活,我們看不到具體的對象(心理學稱之為“客體”),它只是一行字,但是還是有很多人將這行字理解為了一個人,並且,因為這個人跟我的觀點不同,而對其產生了想要攻擊的慾望。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現象?我想最根本的一個原因,就是將“個人的觀點”和“自我的價值”混淆在了一起

。簡單地說,這種爭吵的邏輯是:你不認同我的觀點,就和我不同路,甚至是和我作對,所以,我要和你爭吵,把你“打敗”,讓你認同我的觀點。

簡單說,就是默認“觀點=個人”。

我們都聽過一句話,叫做“對事不對人”,但是生活中 “人”與“事”不分,卻是常態。

舉例:妻子在市場上買了一個西瓜,回到家丈夫說:這西瓜買的不划算,我在某某市場見到的西瓜更大更便宜。妻子勃然大怒:“你自己不買就算了,還對我品頭論足,你說的這麼好聽,幹嘛不自己買?”然後,丈夫辯解。再然後,一場大戰展開。

這是在生活中常見的場景。當丈夫對妻子買的西瓜品頭論足的時候,妻子會認為丈夫在挑剔自己,比如丈夫說看到別處的西瓜性價比更高,妻子會理解為丈夫否定自己——否定自己挑選西瓜的能力,否定自己的辛勤勞動,於是妻子就會因為委屈而引發激烈的情緒反應。

所以,觀點不同本不是問題,但是因為觀點不同而激發了自己的某些情緒,繼而引發攻擊性行為,則是問題

為什麼有的人會特別執著於自己的觀點?完全不能接受別人與自己觀點的不同?可以從以下幾點切入進行思考:

第一,核心 “自我價值感”不足,將維護觀點視為對自我價值的保護。

這樣的人,會將和自己一切有關的內容都與自我價值相關聯,比如堅決捍衛自己的觀點,捍衛自己的品味,進而泛化到捍衛自己喜歡的一切。任何與自己喜歡、認同的內容相違背的,都是不能接受的,都默認為是對自我的否定。

簡單地說,這就是“小我”、“我執”與“真我”

的差別。

第二,觀點之爭=對錯之爭,維護觀點,等於維護“我是對的”,根源是對懲罰的恐懼。

這主要是來源於一個人的人格中未癒合的創傷,當遭受否定(或者遭遇觀點不同時),會激發自己的創傷感,繼而引發強烈的情緒反應。

一個生活在民主、開放的家庭環境下的人,不太會偏執。對於不同的觀點,他們更多的保持了一種“好奇”的態度,換言之,他們個關注點在於對方的觀點有什麼道理?對方為什麼會這樣說?他的觀點對自己的觀點會不會是一種補充?等等。

與之相反,生活在專制、控制型家庭的人,則更容易執著於自己的觀點。他們的底層邏輯是:我必須是對的,我只有對,才不會受到懲罰。

所以,這類人,他們的關注點是“誰對誰錯”,而不是觀點本身。而他們激烈的情緒反應,實際上是激活了早年的創傷,激活了內心的恐懼。從這個角度說,對他們而言,認同別人的觀點,會激發“自己是無能弱小的”的屈辱感。為了迴避這種屈辱感,他們需要誓死捍衛自己的觀點。

第三,源於內心深處的憂懼——本質上是一種心理投射。

對於不同的聲音,人格成熟的人,會保持真正的接納和寬容。這種接納,不是停留在嘴上說 “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但內心恨不得消滅這種聲音。而是真正的接納和允許。

很多人將“接納”等同於“認同”。其實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接納是允許它的存在,對於不同,我們選擇接納,但仍然可以不認同。

在兩軍互搏的時候,常看到一種觀點:我之所以要駁倒你,不僅是因為你是錯的,而且更重要的是,你的錯誤還會誤導別人,所以,我要替天行道…….

這種擔憂,實際上是自我心理的投射,同時,也使用了“合理化”這種心理防禦機制

有這種憂懼投射的人,本質上是一種不信任——他們不相信允許不同聲音的存在,並不會帶來災難性的後果。這有點類似於我們在家庭中常見的父母對孩子的擔憂:比如媽媽認為孩子吃油炸食品就會上火,嗓子發炎。其實,油炸食品和嗓子發炎,並沒有邏輯上的必然聯繫。這種擔憂,是家長自身的恐懼投射到了孩子身上,但是為了讓自己更為合理,還要說是為孩子好。

再舉個例子。我們都認同大海的宏大。但大海之所以宏大,恰恰是因為它可以包容一切生物,包括病毒、細菌、微生物、腐爛的屍體等。大海有自己的自濾系統,有豐富的生物層級,這使得它不怕一切汙染。

人也是一樣,允許不同聲音、觀點的存在,本質上是相信社會、自我的自濾系統,相信大到社會,小到個人的自我發展能力

所以,道理可以辯論,但是這種辯論是以事實為依據,以邏輯為線索展開的,最重要的是,要警惕自己在辯論中產生的極端情緒——尤其是那種想要壓倒對方的激烈情緒。一旦沾染了情緒,辯論就將失去理性,走向偏激,這種爭論就不再是理性思辨,而是權力之爭

“道不同不相為謀?”:真正的成年人,都戒掉了戾氣,接納了不同


2.擺脫觀點之爭帶給人的“限制”

法國社會學家託利得有一個著名的“託利得定理”: 測驗一個人的智力是否屬於上乘,只看腦子裡能否同時容納兩種相反的思想,而無礙於其處世行事。

人類進化的產物——抽象思維能力,決定了人類愛好“評判”的規律,但是“評判”本身,是一種固定僵化的思維模式,因為所有評判都必有標準,而一個人的標準越多,同時也意味著腦海中的限定越多,也就是這個人很容易被各種條條框框所限制。

與之相對的成長型思維,則是要擺脫僵化和固執,擺脫固定的、唯一的觀點論

這和“條條大路通羅馬”是異曲同工的道理:通往真理的道路不止一條,所以與我們走的路不同,不代表它不會走向真理。

“允許不同”本身是一種成長型思維,因為不同意味著更多可能。同時,它也是批判性思維的基礎。

一個人不執著於自己已有的認知和經驗,勇於打破過去的認知壁壘,以“開放和好奇”的心態觀察不同的思維方式,會幫助自己拓展思維領域,避免被過去所限定。

而如何擺脫觀點之爭帶來的限定呢?就不得不提出下一個概念:批判性思維。


“道不同不相為謀?”:真正的成年人,都戒掉了戾氣,接納了不同


3. 批判性思維

批判性思維的核心,是對某件事情或者某些信息進行客觀的分析,評估,從而得出自己的判斷和結論。但是,需要澄清的是:批判性思維並不是指"批評",更不是要對別人"雞蛋裡挑骨頭",簡單點說,它是一種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關於批判性思維,有以下幾點特別值得注意:

① 警惕幾種僵化的思維方式

第一,刻板的“概念化”思維

我們生活中常常會有很多刻板印象。比如一說李清照,首先想到的就是女詞人,婉約派,不食人間煙火,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其實李清照還非常喜歡喝酒、賭博,大膽率真,常常自爆閨房秘事。我們對一件事情的認知,常常是盲人摸象,很難做到全面而客觀。所以,面對超出自己認知範圍的內容,先彆著急否定,而是需要看看它是怎麼回事。

第二,避免盲從和迷信權威。

很多人都會使用名人名言來為自己的論據做支撐。這其實是一種迷信權威的心理。名人名言,有其說話的語境,有特殊的歷史背景和文化背景,甚至,還有謬誤。拿來就用,會讓我們陷入盲從。

第三,避免人格的異化。

在人格的層面,缺少批判性思維的人,容易形成固執甚至偏執、膽小盲從、缺少探索精神、容易受挫折影響等一系列人格特質。這種結果,對個人、家庭、民族、國家,都不是一個好的現象。

② 大膽質疑、謹慎斷言

面對與我們不同的觀點,心理學家杜威提出了反思性思維,用八個字概況就是“

大膽質疑、謹慎斷言”, 杜威強調對某個觀點、假說、論證需要採取謹慎的態度,在進行主動、持續和細緻的理性探究之前,先不要立即贊成或反對———而是要延遲判斷

“開放性”是人格理論中一項重要的人格指標,心智成熟的人,在開放性上一般都表現得比較好。面對與自己不同的觀點,能否持有開放性的態度,保持空杯心態,能否先放下自己的不舒服,放下自己想要反駁對方的衝動,而能理性並富有邏輯的對別人的觀點進行分析、論證和評估,這決定了一個人是否具有批判性思維的方式。

但是在現實中,大多數人出於對“確定感”、“歸屬感”的需要,會很著急的“站隊”,著急支持某一方觀點,以逃避無隊可站的模糊感帶來的潛意識的恐懼。所以,他們會對自己的觀點持堅決維護的態度,對待與自己不同的聲音,缺少思辨態度,急於否定,或者選擇性的接收和詭辯。

這同時,也是一種典型的單向思維方式


“道不同不相為謀?”:真正的成年人,都戒掉了戾氣,接納了不同


4. 尊重“客觀”事實,而非“自認為”的事實。

曾經在某一期圓桌派節目中,竇文濤談到現在的網絡反轉,說了一段話,大意是:“像我們這些學新聞的人,很容易分辨網上信息的真偽,比如這條信息的第一手來源在哪,誰報道的,發生地在哪等等,當這幾個問題問出來,基本上自媒體上90%的信息都經不起考驗”。

竇文濤是新聞專業出身,新聞三要素中強調的核心,便是關於新聞的“真實性”。但是在觀點之中,我們發現,很多人用於支撐自己的論據,常常是二手、N手的信息和觀點,這些論據是否屬實他們並不關注,相比較真實性和客觀性,他們更關注的是這些富有煽動性和情緒性的表達,是否滿足了自己的情緒宣洩的需要。

這就是一個比較嚴重的問題。

比如我們常常遭遇自己的父母像我們轉發一些虛假信息,其實這些信息經不起推敲和驗證,但是因為說的有鼻子有眼,所以父母就信以為真了。這類錯誤,絕不是隻有父母會犯,事實上,在網絡中,很多被帶節奏跑的烏合之眾,都常常犯這樣的錯誤而不自知。

保持理性思維、獨立思考,所有這些,都建立在真實、客觀——非道聽途說,也非主觀意淫,而是真正的客觀真實的基礎上,這樣的思考才有價值,才能稱之為獨立的思考。

但是很多缺少獨立思考能力的人,無法分辨客觀事實的真實性,於是走入了情緒化的誤區,這是值得警惕的。

結語

在碎片化的信息時代,我們每個人每天都要接收大量的信息。與信息如影隨形的,是各種觀點。如何面對與自己不同的觀點,非常考驗一個人的心智水平。

人不是機器,做不到沒有情緒,也不可能做到絕對的客觀和理性。但是去情緒化和客觀、理性,應該作為一個人格成熟的人對自我的要求和努力的方向。

問題在於:究竟誰來評判到底什麼是絕對的客觀和真實?

答案是沒有。因為只要是人,看待問題就必然包含一定程度的主觀性,而主觀,就帶來了侷限。但即便如此,我們依然可以通過多看一些別人的視角,來豐富自己的視角,這樣我們看問題的時候,就不至於只有一個角度、一個觀點。

掌握的信息越全面,得出的認知離偏頗越遠。

觀點不同沒什麼特別之處,但我們需要警惕和自省自己因為觀點不同而產生的戾氣。戾氣是低級的,也是不值得一提的,它的背後,必然包含著某種人格的缺失。

無論社會發展到了何時,理性而獨立的思考都必不可少,同時也很稀缺。希望我們能成為稀缺的人,這倒不是為了獲取讚賞,而是為了讓自己生活的更加豐富。


“道不同不相為謀?”:真正的成年人,都戒掉了戾氣,接納了不同

我是“有夢想的唐糖”,心理學的終生學習者與踐行者。歡迎關注,歡迎互動,點贊,打賞...


我為自己寫作,而產生共鳴的讀者,只是剛好遇到我的“同路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