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都在瘋搶醫療防護用品!為什麼只有芬蘭十分淡定?

幾周前,口罩還是一種只要幾歐分一個的產品,單身現在它已經價值不菲了:在許多國家,由於新冠病毒大流行,迫切需要口罩,另外其他醫療防護裝備也存在供應的瓶頸。這就是最近各國爭奪口罩和醫療設備的原因。因為庫存有限,市場競爭非常激烈。

全球都在瘋搶醫療防護用品!為什麼只有芬蘭十分淡定?


只有一個國家例外。

媒體報道,在發生危機時,芬蘭已經坐擁大量個人防護設備:國家緊急救護局(NESA)的倉庫中不僅有大量的口罩,還有大量的手套和防護服。芬蘭人同時也習慣大量堆積穀物,燃料和其他原材料,這就使該國在當前為稀缺醫療資源而展開的爭奪戰中可以自給自足。


全球都在瘋搶醫療防護用品!為什麼只有芬蘭十分淡定?

芬蘭各地秘密的口罩營地

國家緊急服務局局長Tomi Lounema對媒體表示:“為緊急情況做準備是芬蘭人基本的習慣。” 該機構負責國家庫存的採購,存儲和管理,“旨在確保人們在危機中的生存和工業生產的持續”。當局對芬蘭具體擁有多少口罩和其他醫療物品一無所知。“我們供應中心的所有信息都是機密的,” Lounema繼續說道。但是,自1950年代以來,該機構已在全國範圍內建立了“適當的公用事業網絡”。


口罩已經很舊了,但能達到防護目的

兩週前,情況發生了變化。當芬蘭的新冠病人數量激增時,衛生部下令向全國各地的醫院和診所分發防護口罩。Lounema說,口罩雖然已經舊了,但仍能達到防護目的。在芬蘭,至今沒有關於防護裝備出現短缺的報道。而且,這個斯堪的納維亞國家的醫療保健體系也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好的醫療保健體系之一。

在芬蘭,數十年來,此類庫存一直是應對災難和大流行準備工作的一部分。在冷戰後,瑞典或丹麥等鄰國逐漸清空了庫存,而芬蘭人卻希望即使在沒有戰爭威脅的背景下也要做好準備,因此堅持其“儲備戰略”。而現在他們正從中得益。


德國只儲存石油和食物

德國也有為應對特殊情況而準備重要商品存儲的習慣。德國危機研究所所長Frank Roselieb表示:“在德國,每個聯保機構都會為每種危機情況準備應急儲備。”例如,聯邦農業和食品局在德國擁有150多個倉庫,其中存儲有面包穀物和豆類等主食。例如針對長期“停電”事故或放射性汙染而導致的大規模生產停機等。Roselieb繼續說:“自1973年石油危機以來,聯邦共和國還擁有90天的戰略石油儲備。”

但是,德國沒有相應的應對大流行的防護設備儲備。這種遺漏造成的問題越來越大,不僅是在德國。由於醫療產品的生產已外包給遠東地區數十年了,所以德國國內的供應很少,因此,受新冠病毒影響的大多數國家/地區必須在世界市場上購買口罩和防護服;而且目前競爭非常激烈。經常有報道說,聯邦各州甚至各國國家從生產國訂購的防護材料各種提價競爭,不久前柏林政府因為警方訂購的20萬防護口罩就在曼谷機場消失了還與美國發生爭執。


“短時間內就需要數百萬個口罩”

德國診所和醫療機構的防護裝備短缺也相當嚴重。國家法定健康保險醫師協會負責人Andreas Gassen告訴德媒,聯邦衛生部訂購的防護設備將逐步到貨並分發給各個醫療機構。“但這還遠遠不夠。我們目前就急需數百萬個口罩。”


全球都在瘋搶醫療防護用品!為什麼只有芬蘭十分淡定?

新冠危機內閣週一討論瞭如何在將來彌補和避免醫療防護設備供應的瓶頸。由於發生新冠病毒危機,總理安格拉·默克爾(CDU)敦促在德國或歐洲生產醫療人員的防護設備。政府現在決定為德國的口罩生產提供了4000萬歐元的資金。目的是保障供應安全並減少對進口的依賴。特別是口罩內部的熔噴布,更應該在德國國內生產,而不是像以前那樣從亞洲進口。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保障緊急情況下的供應和口罩的質量。另外,聯邦政府對相應生產設施的投資成本給予30%的補貼,但是每家公司的補貼上限為一千萬歐元。

僅國內生產是不夠的

與系統相關的商品和醫療設備在國內生產是核心競爭力的一種,當然,在大流行的情況下,完全依靠國內生產也是不現實的,因為即使國內生產了口罩和防護服,也無法確保在發生危機時可以立即為數百萬人使用。那麼重組物流鏈和從多個供應來源(也包括國內)進行採購就非常重要了,也就是依賴所謂的“多重採購”,避免將來醫院,診所和醫療機構出現供應短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