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三義 : 饅頭山的記憶


週三義 : 饅頭山的記憶

時間過得真快呀,一眨眼就快五十年了。期間經歷太多太多的事情,大都記不太清了,即使印象深刻一些的也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淡忘了。而唯有那個“饅頭山”卻始終縈繞於腦海,清晰可見,如在眼前。

那是1974年的秋天,我們基建工程兵00222部隊從河南省濟源縣開跋到了遼寧省遼陽市,參與遼陽化學纖維總廠的大會戰。當時的落腳點還是一眼望不到邊的高粱地,已經成熟待收的紅高梁長勢喜人,彎腰頭低,豐收在望。我們就在高粱地裡安營紮寨。當一切準備就緒後,農民的高粱也收割完了,大地顯得蒼涼枯寂,冷清空曠。一眼望去,那片高低不平的窪地頓時沒了生機。四周有山,卻不高,充其量也只能算個丘陵了。在眾多丘陵中有一座山顯得格外耀眼,與眾不同,如鶴立雞群般的突現於山林之間。它怪石嶙峋,形狀特別,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象一個大饅頭,圓嘟嘟的,山頂有一些植被,但稀疏零落,不成氣候。那些犬牙交錯、奇形怪狀的塊石構成了它的主體。圍繞在它四周的一些小丘陵彷彿是它的護衛,忠實地守護著它們的主子一一饅頭山。離饅頭山不遠處有一條河,當地人叫太子河,流水潺潺,清澈見底,雜魚遊戈,其樂無極。我們禮拜天休息時常到這裡爬山戲水找樂子,打發難熬的時光。

週三義 : 饅頭山的記憶

當時部隊的生活很艱苦,戰士們形容:“住的活動房,吃的二米飯,穿的布軍裝,一天汗不幹,晚上還加班,不言苦和累,幹勁衝破天,情願盡義務,津貼六七元,從來不報怨,忘我做奉 獻”。當時的伙食 也很差,雜糧多細糧少,吃個純米飯、白饅頭比登天還難,所以,對“饅頭山”就有了一種特殊的渴望與崇敬。心想,如果那個饅頭山變成真正能吃的饅頭該有多好啊!可見,大家對饅頭的渴望強烈到了什麼程度。

整個遼化工程掀起建設高潮以後,饅頭山就如同它的名字一樣,真的成了被我們蠶食的對象,工程所需的石材大都從它那裡挖取,為此,它常常被炸得遍體鱗傷,滿目瘡痍。為了滿足工程需求,饅頭山周圍還辦起了好幾個石料場,將炸落的大石塊再經過幾道工序粉碎成大小不等,型號各異的石料,源源不斷地運往工地,同鋼筋水泥一道融進了一個個重點工程。饅頭山在一天天的變小,廠房高樓在一天天的增高變大,幾年下來,一座現代化的石油化學纖維總廠就矗立在了這塊神奇的土地上。據說竣工投產後一年生產的的確良布料全國人民每人可做一件衣服。其規模之大,超出了人們的想象。

週三義 : 饅頭山的記憶

到四年後的1978年,我們部隊撤離遼化時,那個饅頭山已被吃掉了近一半,再也看不到它那高大雄奇、完整健碩的身姿了,它摧殘了自己,卻成就了遼化。其奉獻精神就如同我們參與工程建設的幾萬名指戰員一樣,達到了無我的程度,其功績之大,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從部隊轉業多年後,我又借出差的機會專門繞道去了一趟遼化,目的是在那裡尋找我的軍營之夢和青春記憶。當我踏上那片既熟悉又陌生的土地時,展現在面前的卻是一座令我詫異的完全不認識的現代化新城。當年我們修建的路不見了,蓋的車間樓房也找不到了。重新規劃修建的街道,縱橫交錯,四通八達,新擴建的廠房、高樓雄偉壯觀,氣象萬千。完全沒有了那時的面貌和印象。我最想看的兩個地方,團部機關辦公樓和饅頭山,也令我失望。辦公樓巳不復存在,聽說是拆了,饅頭山也只剩下了一半。對此,是驕傲自豪,還是遺憾失望,我說不清楚。帶我參觀的老戰友王俊賢說,別說是離開多年的你,就是我們這些從未離開過遼化的人也都很難認識它了。那時候我們只是在一張白紙上打了個初稿,而最新最美的圖畫還是一代一代的遼化人用他們手中的畫筆不斷地添彩加色才畫出這完整漂亮的實景藍圖的。你認不出來是很正常的。

週三義 : 饅頭山的記憶

我們登上那個新建的景點一一長城,心胸豁然開朗起來,舉目四望,整個現代化的遼化城撲面而來,盡收眼底。櫛比鱗次的高樓,聳入雲天的廠房,洶洶燃燒的火炬,白霧繚繞的煙筒,綠意盎然的行道樹、草坪,鮮花盛開的公園,都層次分明地湧入你的視野,令你心曠神怡,眼花瞭亂,激情澎湃。我的軍營之夢、青春記憶又以一種新的姿態和方式,展現在了面前。遼化的每一個閃光點,不就是我們夢想的物化形態,我們青春的寄託升化嗎?站在長城之巔,我思緒萬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靜。饅頭山雖然只剩下了一半,就象人們吃剩的半個饅頭一樣,孤零零地站立在那裡,你似乎還能聞到它的麥香味。山體上“饅頭山”三個蒼勁有力的大紅字顯得更加光燦耀目,動人心魄。我舉頭仰望著那山那字,激動的心情久久無法平靜。

“饅頭山”,這是多麼質樸素雅、具有無限生命力和象徵意義的一個名字呀,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抑或是將來,它所具有的時代特徵及其深刻、深遠、深邃的內涵,都不會輕易改變,都不會失去其原本的意義,都將與遼化的宏偉藍圖共存共榮,與我們那些第一代的開拓者、建設者的名字一樣,雖不能大紅大紫,產生讓更多人羨慕的知名度,但卻象一座座標誌性建築一樣,永遠挺立在遼陽化學纖維總廠的大地上,發光發亮。

2020.3.28 於張掖市

週三義 : 饅頭山的記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