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夫不當之勇,卻受驚而死,狄青被包裝的一生

在過分重文輕武的宋朝,似乎只有狄青是一個以外,他以一人之力獨挫西夏的威風,得到了宋仁宗的喜愛,曾經一度做到過樞密使的職位上,可甚至在這位常勝將軍死後宋仁宗還特地停了幾天的朝政,穿素服紀念他。可是這樣的血性男兒卻被一個小小的面部疾病給弄沒了,這自然引發了現在史學家們的懷疑,他們找遍了史書,最終發現狄青的死似乎是被驚嚇過度,這個病只不過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罷了,那麼,究竟是什麼樣的驚嚇和憂思才能把一位將軍嚇死呢?


萬夫不當之勇,卻受驚而死,狄青被包裝的一生


現在讓我們把時間調回到狄青剛露頭的時候,想要知道答案,就必須從兩方面來分析。第一個就是狄青本人。他是曾經做了十年的禁衛軍,出身十分之低,但是在當時的北宋整個社會風氣都是重文輕武的,在西夏攻打過來的時候根本沒有一個能夠抵擋西夏軍隊的人,接連的戰敗讓宋仁宗十分氣憤和憂懼,就在這個時候狄青以其英勇的身姿和過人的打仗技術力挫西夏軍隊,打了一場又一場的小勝仗,在眾多份戰敗的報道中,只有狄青的報道最為突出,這就讓宋仁宗上了心。


萬夫不當之勇,卻受驚而死,狄青被包裝的一生


宋仁宗看著狄青的戰報,很快就把他提拔為大將軍,命令他繼續在前線作戰,甚至特別畫了狄青的畫像掛在皇宮內,可以說是對狄青十分喜愛了。而狄青也沒有辜負他的喜愛,在作戰中屢戰屢勝,最終成為了邊關將士的定心丸,百姓心中的大英雄,也令西夏人聞風喪膽。這可以說是達到了宋仁宗的目的,他一方面是真的賞識狄青,另一方面就是希望通過包裝狄青這樣一個英勇的形象激勵士氣,讓民眾不在恐慌,讓士兵有主心骨能夠在接下來的戰役中打敗西夏。


萬夫不當之勇,卻受驚而死,狄青被包裝的一生


為了讚揚狄青的勇猛,宋仁宗有把狄青包裝成了一位朝廷大官,力排眾議把樞密使的職位讓給了狄青,這就是我們要說的第二個方面了,文人們的敵視。在當時的北宋全民上下都對武將十分敵視,文人們更是如此,突然出現了這樣一位打破了敵視的武將狄青,文官們怎麼可能對他放心,再加上樞密使是朝廷的重要職位,一直以來都是由文官做的,狄青突然空降,自然引起了他們的不滿,他們聯名上書都沒有抵消皇帝的心思,甚至為了反對狄青還故意怠慢他。


萬夫不當之勇,卻受驚而死,狄青被包裝的一生


而當時的狄青心裡是嚮往沙場的,卻被困在了朝廷之中。他的周圍全是排斥他的文官,甚至有一次他的上司當著狄青的面不顧狄青的懇求處死了他的至交好友,這樣毫無顧忌的舉動讓狄青又憤怒又失望。就在狄青小心翼翼做官的時候,宰相又聯名上書,讓狄青辭去樞密使的職位,理由居然是和岳飛的莫須有差不多的朝廷懷疑他有謀反之心。這個罪名在當時可不是小事,狄青自然不敢再說其他的,乾脆利落的收拾了東西辭了官職去到被貶的地方做一個小官。


萬夫不當之勇,卻受驚而死,狄青被包裝的一生


按照道理來講這就已經結束了,可朝廷又怎麼會放過還活著的狄青呢?宰相兩個月都派一位官員去狄青那裡探查,明面上是探查實際上就是在監事狄青,甚至恐嚇他,有一次居然還帶了毒酒假意要狄青喝下去。在這樣的不斷刺激下,狄青的精神明顯的虛弱了下去,沒過多久就因為一點小病去世了,他的去世可以說是整個北宋朝廷一舉促成的,而宋仁宗為了打造一個武將的偶像也是親手把狄青送入了火坑之中,這樣的北宋又怎麼可能不在戰爭中被滅亡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