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耐以生存的地球是如何形成的呢?

大約在46億年前的某一刻,一聲巨響,地球誕生!


我們耐以生存的地球是如何形成的呢?

這顆我們耐以生存的地球是如何形成的呢?

科學家表示:

大約在46億年前,那時的銀河系中存在著一塊太陽星雲,它當時只是一團塵氣的混合物。在它的引力收縮中,溫度和密度都逐漸增加,尤其在自轉軸附近更是如此。於是在星雲的中心部分便形成了原始的太陽。其餘的殘留部分圍繞著太陽形成一個包層。由於自轉,這個包層沿著太陽的赤道方向逐漸擴展,形成一個星雲盤。星雲中較大的顆料叫做星子。在引力、離心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星子和塵埃物質向星雲盤的中間平面沉降,在那裡形成一個較薄、較密的塵層。塵層是一個不穩定的系統,在太陽的引力作用下很快瓦解成許多小的團塊,由於自身的引力又積聚成小行星大小的第二代星子。由塵層形成第二代星子,估計約需1萬年。


我們耐以生存的地球是如何形成的呢?


第二代星子繞太陽運行時常發生碰撞。碰撞時,有的撞碎,有的合併增長。當一個星子增長到半徑約幾百千米時,它的引力就足以干擾附近星子的運行而使它們靠擾。星子越大,它的引力也越大,體積的增長也越快。大星子很容易將它附近的較小星子吞併而積聚成一個行星的核心。在塵層中,只有幾個星子能增長成為行星,其餘都被吞併。

我們耐以生存的地球是如何形成的呢?

地球形成時基本上是各種石質物的混合物。初始地球的平均溫度估計不超過1000℃,所以全部處於固態。形成後,由於長壽命放射性物質的衰變和引力位能的釋放,內部慢慢增溫。當地球內部開始出現熔融的物質,重力分異作用就開始,液態的鐵元素逐漸流向地心,形成地核,地幔的表層也逐漸分異出一層薄薄的地殼。一個具有分層結構的地球開始形成。

我們耐以生存的地球是如何形成的呢?

這時的地球已經形成,開始漫長的生物進化史!

地球自形成以來也可以劃分為5個"代",從古到今是: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有些代還進一步劃分為若干"紀",如古生代從遠到近劃分為寒武紀、奧陶紀、志留紀、泥盆紀、石炭紀和二疊紀;中生代劃分為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

我們耐以生存的地球是如何形成的呢?

新生代劃分為第三紀和第四紀。這就是地球歷史時期的最粗略的劃分,我們稱之為"地質年代",不同的地質年代人有不同的特徵。

我們耐以生存的地球是如何形成的呢?

距今24億年以前的太古代,地球表面已經形成了原始的岩石圈、水圈和大氣圈。但那時地殼很不穩定,火山活動頻繁,岩漿四處橫溢,海洋麵積廣大,陸地上盡是些禿山。這時是鐵礦形成的重要時代,最低等的原始生命開始產生。

我們耐以生存的地球是如何形成的呢?

距今24億年-6億年的元古代。這時地球上大部分仍然被海洋掩蓋著。到了晚期,地球上出現了大片陸地。"元古代"的意思,就是原始生物的時代,這時出現了海生藻類和海洋無脊椎動物。

我們耐以生存的地球是如何形成的呢?

距今6億年-2.5億年是古生代。"古生代"是意思是古老生命的時代。這時,海洋中出現了幾千種動物,海洋無脊椎動物空前繁盛。以後出現了魚形動物,魚類大批繁殖起來。一種用鰭爬行的魚出現了,並登上陸地,成為陸上脊椎動物的祖先。兩棲類也出現了。北半球陸地上出現了蕨類植物,有的高達30多米。這些高大茂密的森林,後來變成大片的煤田。

我們耐以生存的地球是如何形成的呢?

距今2.5億年-0.7億年的中生代,歷時約1.8億年。這是爬行動物的時代,恐龍曾經稱霸一時,這時也出現了原始的哺乳動物和鳥類。蕨類植物日趨衰落,而被裸子植物所取代。中生代繁茂的植物和巨大的動物,後來就變成了許多巨大的煤田和油田。中生代還形成了許多金屬礦藏。

我們耐以生存的地球是如何形成的呢?

新生代是地球歷史上最新的一個階段,時間最短,距今只有7000萬年左右。這時,地球的面貌已同今天的狀況基本相似了。

我們耐以生存的地球是如何形成的呢?

新生代植物大發展,各種食草、食肉的哺乳動物空前繁盛。自然界生物的大發展,最終導致人類的出現,古猿逐漸演化成現代人,科學家一認為,人類是第四紀出現的,距今約有240萬年的歷史。


我們耐以生存的地球是如何形成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