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河龙王是一枚绝佳的棋子

泾河边上有两个隐居的文士:一个是渔翁张稍,另一个是樵夫李定。他们志同道合,不慕功名,逍遥山水之间,自得渔樵其乐;纵情诗赋之间,唱和渊明高趣。闲谈中,张稍透露"这长安城里,西门街上,有一个卖卦的先生。我每日送他一尾金色鲤,他就与我袖传一课,依方位,百下百着",刚巧一个巡河的夜叉偷听到了,便去禀告泾河龙王。

夜叉如实汇报了刚才的所见所闻,还说"若依此等算准,却不将水族尽情打了?何以壮观水府,何以跃浪翻波辅助大王威力?"。夜叉大概不知道——也可能是故意隐瞒——张稍是个隐士,打渔只是为了满足一家人生活所需,没想过要靠打渔发家致富。再说了,就算张稍有此雄心,单靠他一个渔夫,如何能"将水族尽情打了"?

夜叉危言耸听之后还不过瘾,更是进一步指出:如不尽快解决此事,泾河龙王地位堪忧,甚至性命堪忧。龙王大怒,当即便要提剑杀人,以绝后患。且不说龙子龙孙,连虾、蟹、鲥、鳜、鲤都知道此举触犯天规,有可能枉杀无辜,他堂堂龙王,一水之长,如何能这般莽撞无脑?

泾河龙王是一枚绝佳的棋子

在大家的齐力劝说下,龙王化身成秀才,来到袁守诚的卦摊前。"请卜天上阴晴事如何",天有不测风云,龙王有心刁难袁守诚,没想到对方信手拈来,将明日雨水的起尾、大小说得一清二楚。二人立下赌约:若对,龙王给金五十两;若错,龙王便砸了对方的卦摊。回到龙宫,整个水族都以为龙王这次胜券在握,施雨是他的本行,他都没有得到命令,凡间一个算卦的怎么可能知道?

泾河龙王是一枚绝佳的棋子

很快,玉帝的圣旨就来了,当真跟袁守诚所言毫厘不差。泄露天机,该受天谴的是袁守诚,本来龙王抓住了袁守诚的把柄,即便赌输了,也能扳倒对方。龙王却听信了鲥军师的馊主意,施雨时故意出现偏差,还自鸣得意,前去找袁守诚算账。袁守诚早就知道龙王的真实身份,也知道对方这次触犯了天条,直接就摊牌了。

龙王自知死罪,求袁守诚给自己一条活路。袁守城让他求太宗皇帝,太宗皇帝答应了,并信守承诺,以下棋为由将人曹官魏征留在了皇宫,结果魏征灵魂出窍,还是斩了龙王。龙王也是病急乱投医,不知道袁守诚特意给他指了条死路:魏征只是刀斧手,怎么敢饶他的性命?怎么可能救得了他的性命?

龙王即使地位卑微,关系不硬,但总有机会陈说内情吧?偌大的龙头,脑仁恐怕还没有核桃大——即使大如核桃,只要动一动,也不至于做出如此荒唐之举。很多弱智者为了掩盖智力不足,为了粉饰自己的失败,往往喜欢胡搅蛮缠,泾河龙王也是如此。被杀后,他把所有的过错都归结在太宗身上,要向太宗索命。

泾河龙王是一枚绝佳的棋子

龙王本来已经犯了死罪,找太宗帮忙,太宗即便不帮,也没有过错;帮了,没帮上,龙王同样应该心存感激。可龙王胡搅蛮缠,逼得太宗去阴司走了一遭。泾河龙王死于自己的愚蠢,也死于别人的阴谋。他以为自己的胡搅蛮缠用对了地方,其实他不过是别人的一枚棋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