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響命運的琴絃:《俄狄浦斯王》觀後感


人生一場戲,我們這些人,都不可避免的深入其中,即便如此,當我看過了《俄狄浦斯王》這部作品之後,還是要由衷地發出感嘆,感嘆這部傑出的悲劇作品。

奏響命運的琴絃:《俄狄浦斯王》觀後感


欣賞這部戲,我們領悟到,俄狄浦斯的悲劇在一定程度上來說,也是我們每一個人的悲劇,至高無上的道德感使得俄狄浦斯毀滅了自我,可是,人們同時也發現,善與惡雖然對立,而生命的主宰、生活中的強者卻把道德感當做自己生命裡源源不斷的補充,對於弱者來說,這些,將是他們前行歷程中不可預知的隱患。

在欣賞這部作品之前,我曾經聽見有人說過這樣的話,他說,假如我在青年時期就接觸了《俄狄浦斯王》這部作品,我一定不會把我有限的生命投入到這漫無邊際的冗雜社會生活當中去,最低的程度,這部作品會告訴我,在生活中處於困境之時,你是準備衝鋒應戰,還是繳械投降。

俄狄浦斯一直不知道他是科任託斯的養子,做為科任託斯的兒子,俄狄浦斯一直高高在上,生活的無憂無慮。

可是,當俄狄浦斯在這一場意外當中明晰了自己的命運軌跡;弒父娶母!他做出了一個平常人都會作出的選擇,離家出走,離開科任託斯城,四處流浪。

奏響命運的琴絃:《俄狄浦斯王》觀後感


即使沒有接觸俄狄浦斯王這部作品之前,我也明白,世界上所有沒有目的地的流浪都是一場對於自己的放逐。沉澱生命,用默默的旅程來讓時間與空間凝固。

而俄狄浦斯也一樣,在流浪的路上,也是感觸良多,當他解答了斯芬克斯之謎之後,特百城的危機得以消除,俄狄浦斯成了這裡的英雄,殺了國王,娶了王后,國王的桂冠戴在了他的頭頂。

這個時候的俄狄浦斯是清醒的嗎?可是,無論俄狄浦斯是否清醒,命運的鐘聲按時敲響。

特白城內成了人間地獄,瘟疫肆虐,民眾沉浸在苦痛之中。

這個時候的國王俄狄浦斯就派出自己的妻弟科瑞昂去阿波羅神廟祈禱,請求阿波羅神給予神諭。

神諭如期而來,同時,也再一次給俄狄浦斯帶來了麻煩。俄狄浦斯知道了神諭當中指明瞭他俄狄浦斯就是特白城裡的汙點,一切由他而起。

此時此刻的俄狄浦斯已經不再是當年的俄狄浦斯,他寧願相信是科瑞昂搞的鬼,這些人是企圖篡奪王位而搞出來的這些名堂。

可是,等到眾多的信息一起送到自己的眼前,甚至他多年前救下的牧羊人的口述也證明了這一點的時候,俄狄浦斯內心承認了,自己真的是滔滔洪水當中的一隻小船,而今,命運的海洋已經洶湧澎拜,勢如雷霆。

絕望的俄狄浦斯衝進伊奧卡斯特的房間之內,因為這個女人具有雙重身份,即是俄狄浦斯的妻子,又是俄狄浦斯的母親。

奏響命運的琴絃:《俄狄浦斯王》觀後感


這個時候的伊奧卡斯特已經自盡身亡。痛心疾首的俄狄浦斯緩緩的拔出即是妻子又是母親的伊奧卡斯特的髮簪,刺瞎了自己的雙眼,他拒絕再看見這個世界。

可是,俄狄浦斯不能夠去死,死對於一些人來說都是奢侈的,痛苦之中的俄狄浦斯開始苦行、乞討,這樣的苦難,能否去抵消他自己所犯下的無邊罪孽。

我們欣賞這部作品,在其中我們看見,主人公俄狄浦斯的一生也可以稱之為對命運奮起抗爭的一生,同時,命運的巨大陰影一直籠罩著俄狄浦斯的身心。

他不斷地逃避,又不斷地親手把自己送到眾目睽睽之下。

我們欣賞著名的藝術作品的同時,不由得驚歎如同《俄狄浦斯王》這樣的宏大的古希臘悲劇,這樣的悲劇,也是人類命運的悲劇。

痛苦而又勇敢的俄狄浦斯所做出的任何一次抗爭,幾乎都是對於命運本身的抗爭。

俄狄浦斯離開科任託斯並勇敢的擊退了斯芬克斯,為了擊退城內的瘟疫而作出的努力,其實質都是對於命運在做出殊死的鬥爭。

他先是離開,其後又是躲避,當他憑藉自身的勇氣解決斯芬克斯的時候,他認為是勝利使得他遠離了原有的宿命。

可是,很快他就發現,這一切,使得俄狄浦斯更加接近命運刻畫好的邊緣,神諭無所不在,命運在看著他笑。

奏響命運的琴絃:《俄狄浦斯王》觀後感


掩卷沉思,俄狄浦斯的悲劇其實就是我們每個人的悲劇。因為,命運在我們每個平凡的人面前是那樣的變化莫測,我們無法得知它下一步會施展什麼樣的魔法?而到了命運之神以另一種形式出現之時,人們才痛心疾首的悔恨當初。

任何一段的人生,都無法重複,無論是痛苦,亦或是輝煌,人們終將被命運之神所隔離。

當看完《俄狄浦斯王》這部作品之後,不由自主的想,在客觀上,我們是無法改變命運,那麼,在主觀之上,能否使結果變得渺小,使過程清晰而放大呢?這樣的話,抗爭會變得更加具有意義,這算不算一種樂觀的生活方式以及對於生活本身的領悟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