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梨的那個孔融真的是一個不忠不孝之徒嗎?曹操到底為何要殺他?

相信大家小時候都聽過孔融讓梨這個故事,所以這個今天就不說了,今天我們來說說孔融的另一面。

建安九年,袁紹的兒子袁譚率兵圍困青州,城內守兵僅僅剩下了百來人,形勢十分危急。當時孔融就在卿州城內,因為擔心有損自己處變不驚的名士形象,故作淡定,並且堅持飲酒作詩,絕不督戰,令很多人十分頭痛。

讓梨的那個孔融真的是一個不忠不孝之徒嗎?曹操到底為何要殺他?

後來在敵軍打破青州的時候,孔融才在將士的掩護下逃離了青州,卻把自己的妻兒老小丟在了青州城裡,從此也給世人留下了口舌。

然後還有一件事,在當時有一本書的名字叫做《物理論》,裡面記載了一個故事。就是說有兄弟兩個人肚子太餓把夥伴吃掉了,然後孔融對這件事發表了看法說管秋陽兄弟是愛惜父母賜予的身體,所以吃了同伴,沒有什麼錯。

讓梨的那個孔融真的是一個不忠不孝之徒嗎?曹操到底為何要殺他?

如果像管仲吃了鮑叔,貢禹吃了王吉,就不行。而管秋陽吃那個人,是“聰俊者”吃“底下者”,那個人不過是一隻能說話的鳥獸罷了,就像狗吃了一隻狐狸,一隻狐狸吃了一隻鸚鵡一樣,沒什麼奇怪的。

大家想在那個儒家盛行的年代,發佈這樣的言論,何況孔融還是一個知名大儒,又是孔聖人的後代,簡直是大逆不道。就好比現在的知名大V在微博上信口雌黃,胡言亂語。讓梨的那個孔融真的是一個不忠不孝之徒嗎?曹操到底為何要殺他? 還有更狠的比如孔融還曾經說意思大概是這樣的話:父親對於孩子算什麼呢?只是發洩情慾過後的產物罷了,母親對於孩子的意義就像裝著東西的瓶子,現在東西從瓶子裡取出來了,還要瓶子幹什麼?

一時間輿論譁然,人們紛紛指責孔融大逆不道,無節操,秀下限。後來孔融就因為這些大逆不道的言論被曹操以不忠不孝的名義給殺了。說到這裡,大家可能都覺得孔融被曹操殺了只能說活該,然而真實的孔融真的是這樣的麼?讓梨的那個孔融真的是一個不忠不孝之徒嗎?曹操到底為何要殺他? 我們再來看幾個故事來來感受下,有一回孔融和孔褒被逮捕,孔融為了保全兄弟的命,公堂上為兄弟認罪,決心自我犧牲。後來孔融任北海相的時候,看見一個人在墳前哭他的亡父,但是隻有哭聲,不見悲意,於是下令將其殺了。孝而不誠,是孔融極其憤慨的事情。

後來曹操殺了孔融後,孔融尚有一子一女,年紀分別為9歲和7歲。聽聞全家被父親連坐,小小年紀的兄妹二人沒有慌亂逃跑,而是安然自若的下棋。有人提醒二人逃命,兄妹倆卻說:“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而且被朝廷殺掉後就可以和父母團聚,豈不幸事?”隨後兄妹二人慷慨赴死。

讓梨的那個孔融真的是一個不忠不孝之徒嗎?曹操到底為何要殺他?

這個時候大家就要思考一下了,孔融教育出來的子女都有如此覺悟,很明顯孔融不會是不忠不孝之徒,那他為什麼要發表這樣的言論呢?關鍵原因是因為孔融是鐵桿擁漢派,而且在天下有非常高的聲望。雖然孔融後來投靠了曹操,但是估計對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做法看不順眼,有事沒事就對曹操冷嘲熱諷。所以後來曹操受不了了,於是悲劇就這麼發生了。

讓梨的那個孔融真的是一個不忠不孝之徒嗎?曹操到底為何要殺他?

今天就給大家科普到這裡,歡迎大家留言。

上期我們說了古人們的長相是有多奇特?下一期我們說說《山海經》等古籍記載的巨人國的共同點!最後說一句,點關注,不迷路,求贊求關注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