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力管理:你必須活力充沛,才能保持高效成長

精力管理:你必須活力充沛,才能保持高效成長

面對每天紛繁的工作和學習任務,充沛的精力就顯得越來越重要。

但現實是,成年人的精力水平在30歲以後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而且,日益忙碌的節奏,讓我們的精力水平持續下降,越來越跟不上現實的要求。

而時間,是一個恆定的概念,對我們每個人每天都只有24個小時。所以在恆定的時間內,體能狀態決定了我們的效率。

我們在頭腦裡明白:除了科學飲食、良好的睡眠習慣之外,運動是增強活力的有效方法,但我們總是抽不出時間,更別提養成健身的習慣。由於長期精力不充沛導致亞健康狀態,比如:

無法有效控制體重,健康指標頻頻亮起紅燈。

精神狀態萎靡,總是犯困。

長期失眠,缺覺。

記憶力和注意力都明顯下降。

精力管理:你必須活力充沛,才能保持高效成長


那麼,精力充沛的人生到底有多爽?

精力充沛的人,人生好像開了掛。

他們神采奕奕,中氣十足,走路帶風;

他們心態豁達,遇事不慌、不焦慮;

他們在變化的世界始終保持著很好的敏捷感。

精力充沛可以幫助一個人長時間保持專注,很快進入心流狀態,所以他們效率更高,能平衡應對工作與生活,事事顯得遊刃有餘,掌控局面。

所以,我們都想成為精力充沛的人。

科學證明,運動能帶來充沛的精力,為什麼呢?

杏樹林CEO、協和醫學院臨床醫學博士張遇升在《怎樣成為精力管理的高手》中說,因為人在運動的時候,耗氧量和能量的消耗都大量地增加,血流速度加快,在這個過程中能夠給大腦提供充分的氧氣和養料,並且清除代謝的廢物。運動的過程中,血液循環中的氧氣和葡萄糖都會上升,讓大腦的代謝加快。尤其是有氧運動更好。

因此,有良好運動習慣,體能好,尤其是心肺能力特別突出的人,大腦的供血、供氧、供糖狀態都會更好。也因此,帶來大腦更高效的工作,可以承受長時間、高強度、持續繁重的工作,而不容易覺得疲勞。

精力管理:你必須活力充沛,才能保持高效成長


怎樣的運動量是合適的?

世界衛生組織針對成年人給出的推薦是,每週至少150分鐘的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也就是說,如果每天運動半小時,每週需要五天;如果要達到最優的健康的效果,需要提高到300分鐘,也就是每週五天,每天一小時。

如果想要實現精力充沛的目的,我們要怎樣運動?

01

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每個人適合的運動項目是不同的,但一定能找到他喜歡和可以長期持續的項目。

有些時候,我們嘗試了很多項目,還遲遲找不到,也許是正處在一個學習的瓶頸期,如果有得力的方法突破,就能體會到這個項目的樂趣。

比如我學習游泳,很長一段時間保持在淺水區裡遊得最好的水平,但就是不敢去深水區,也參加了一些教練的訓練,始終堅持不下去,慢慢就失去了興趣。偶爾有一次遇到一位教練,非常耐心的指導,我學會了更好的換氣方法,遊得馬上輕鬆了,安全感倍增,自然敢去深水區遊了,馬上就有了游泳的興趣,因為掌握了這項技能,從運動中得到了快樂,從苦苦的堅持變成了快樂的享受。

我還有一項喜歡的運動是搏擊操,因為我情緒波動比較大,是一個蠻容易生氣的人。第一次接觸搏擊操課,教練說,想象我們正摁住一個特別討厭的對手的脖子,使出最大的力氣向他砸下去。我一下子就喜歡上這項運動。它太適合我了,不光鍛鍊身體,還是一種有效的情緒宣洩疏導,簡直變廢為寶,把本來困擾我的負能量轉換成一種有效調動身體機能的能量,超級過癮。

運動的種類很多,每個人適合的不同。所以,馬雲選擇打太極,並與管理領導力融合,形成獨到的太極禪;王石把戶外極限運動作為自己的生活方式;越野摩托才最能體現經緯中國創始合夥人張穎的低調兇猛,玩命生活。

多去嘗試和探索,就能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一款運動,從中享受快感。

02

利用線上工具制定運動計劃

不得不說,制定計劃是一項能力。如果想長期持續堅持運動,有效利用工具,並善於制訂計劃尤為重要。

計劃忌大而空,同時要克服自己的完美主義。

一個可行的目標要符合SMART法則,即符合這5個標準:S,具體的(Specific);M,可以衡量的(Measurable);A,可以達到的(Attainable);R,要與其他目標具有一定的相關性(Relevant);T,具有明確的截止期限(Time-bound)。

要制定可行的運動目標,讓自己養成運動的習慣,含糊的說“我要減肥”,或者“我每天都要運動”是不行的,我們可以藉助一些襯手的工具,比如運動手環,運動打卡軟件,輔助我們測算,達成符合SMART法則的目標。

手環可以測試心率,以及每天運動的步數。我給自己定的目標是每天累計步數8000步,並做30分鐘以上的心肺練習,每週5天以上算達標。

一開始我不會制定計劃,我用keep兩年了,但是連續運動天數只有7天,都是斷斷續續的,有一天我突然發現有一個連續運動勳章,要按我以前制定計劃的野心,我會一下子定個連續運動1000天的目標,因為勳章最高的量級是1000天。但是我意識到我用了兩年,只連續7天,所以不能一口吃個大胖子。為了讓自己養成習慣,我決定先走一小步,定了個連續運動10天的下一步目標,然後是14天,21天……現在我已經連續81天了,離我的下一個目標連續100天勳章已經不遠了。

善於利用這些小工具,可以幫助我們有樂趣的養成習慣。

精力管理:你必須活力充沛,才能保持高效成長

03

向可以支持你的夥伴公示,請他們為你賦能

我的同學裡有一位跑馬拉松,有一次我們用拍賣的方式籌集班費,這位同學拿出自己獲得的第一塊馬拉松獎牌作為一個有意義的拍品。大家乘熱打鐵,圍著他要求傳授跑步秘籍,怎麼能經過科學的訓練,既保護膝蓋又達到鍛鍊的目的?普通人能夠通過很短時間的運動訓練開始參加馬拉松嗎?

另一個同學在這位同學的感召下開始跑步。他當眾立了一個flag,說第二天早上起來去跑5公里,我們都慫恿他,要每天跑5公里怕不怕?他從第二天開始每天跑5公里以上,而且堅持在班級群裡打卡,每天都收到很多同學都點贊。

每堅持一天,就被賦能一天,想象一下,每天懷揣著這麼多讚揚出發,開始新的一天,真是能量滿滿。

04

可以慢,不要停

要養成習慣,每天走一小步是非常重要的。

因為很多時候,在過程中我們經常會跟自己說一些理由,比如“今天有點累,要不今天停一下”,“時間太緊了,今天實在懶得爬起來運動”,“就休息一天沒關係”。很多咬牙堅持了很久的習慣,建立起來很難,停下來易如反掌。再撿起來又是重頭再來,而且循環往復的次數多了,就有了疲憊心理,自己都不相信自己還能突破。

所以不要停是很重要的。

現在很少有大塊的時間,碎片化時間也可以很好的利用起來進行鍛鍊。

很多項目不需要藉助於器械,也沒有場地的要求,只要保持鍛鍊的意識,就能夠抽出時間和空間來,比如見縫插針抽幾分鐘做個高強度間歇訓練(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HIIT,感受自己身體出汗,心肺狀態激活,整個人都會被喚醒,嘗試一下,你的身體會喜歡上這種感覺的。

精力管理:你必須活力充沛,才能保持高效成長


要保持高效成長,成為一個管理精力的高手是必要的。

你可以多做嘗試,去找到適合自己的項目,利用線上襯手的工具制定計劃,向支持你的夥伴公開立個flag,邀請他們為你加油打氣,最重要的是可以慢,不要停,通過持續運動,你一定會找回精力充沛,能量滿滿地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