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朗和诸葛亮的论战,你觉得王朗输在哪里?

魏国的国土也是一寸寸打下来的,没见哪儿就万民倾心了,人民会顺从于不太暴虐的统治者,并不代表他们真的觉得就应该是他来统治,这里王司徒有偷换概念之嫌。自古以来,无论中外,天命总是在实力强的人那面,因为拳头就等于话语权。但话语权并不等同于说得对,如果这个世界谁拳头大,谁钱多,谁说的就是对的,那我们和曾经茹毛饮血的祖先又有什么区别呢。

王朗和诸葛亮的论战,你觉得王朗输在哪里?

王朗和诸葛的论战,很有意思,这种没逻辑的辩论思维,现实中也会经常看到,就是目标转移。最经典的例子就是你行你上。王朗说的句句没毛病。桓灵残虐,民不聊生,农民才发动暴乱,参与黄巾起义。血腥镇压穷苦人民后,何进无谋,董卓之乱,天下群雄割据,后曹操一统河内,北方生产力得到恢复,虽有赤壁之祸,然并无连年兵战。

王朗和诸葛亮的论战,你觉得王朗输在哪里?

理本来就在魏,汉献帝让位曹丕,不管是自愿非自愿,曹丕的帝位都是走了“正规”流程的。而后来的蜀吴都是自己称帝,为了名正言顺把讨贼兴汉匡扶汉室当政治口号喊喊罢了,魏非速亡之国,益州非进取之地。三家之中曹魏兵强马壮,国内又得到了士族的支持,周边少数民族也臣服,蜀国“经其野民有菜色”北伐能不能赢诸葛亮很清楚,北伐主要目的是稳定国内然后在北伐过程中找机会能不能有突破性进展。说白了还是入侵入寇,哪里道理可言,只能人身攻击。

王朗和诸葛亮的论战,你觉得王朗输在哪里?

平民生活便利自始,况且中原地带皆属曹魏,吴蜀偏安一偶,我千乘之国不平定尔等,纵尔安享晚年也便是了,尔等竟然口诛笔伐,大军压境。人民厌战,渴求平安,尔等逆天下万民而行,妄图挑起战端,致使生灵涂炭。不如下马请降,天下一统,岂不美哉。总而言之,王朗是从宏观的上来说的。而诸葛亮偏偏从伦理和纲常上怼回去。并且话锋一转对王朗进行人格攻击,补了一刀。

王朗和诸葛亮的论战,你觉得王朗输在哪里?

诸葛言下之意就是,我不管你说的再天花乱坠,汉朝就算再烂,即使马上撑不下去了,你曹魏篡汉自立就是反贼,你就是反贼。还有,你王朗拿着汉朝的俸禄那么多年,不思复兴汉朝,反而助曹魏反贼,你也是不忠不义之反贼,天下之人都知道你是反贼。实际上老百姓说不定巴不得早点停战统一,况且汉朝最后那几十年的腐败,加上那一代人在战乱中的所见所闻,汉朝值得怀念的所剩无几。

王朗和诸葛亮的论战,你觉得王朗输在哪里?

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于得国正不正,汉高祖是在天下大乱的时候举兵夺取天下的,而且从来没有说过他是为了恢复秦朝,而曹操不同,曹操可是一直挂着中兴大汉的牌子,不然荀彧们会和他合作吗,这好比九十年代的国有企业改制,曹厂长一顿操作是扭亏为盈了,但是也把公家的变成私人的了,这能比得上白手起家的人吗?所以连石勒都鄙视曹操司马懿之流。这种道德有瑕疵,实力能碾压的情况也就不要和对方费口舌了,先平推了再说,历史上的王司徒就聪明多了。

王朗和诸葛亮的论战,你觉得王朗输在哪里?

最后一点,结合当时客观情况。魏武和群臣许多名将已经不在或老去,诸葛用兵如神,川蜀易守难攻,威胁特别大,魏国士兵包括王朗和朝中那些背汉投曹的大臣也是心惊胆战,生怕北伐成功自己被送上国贼绞刑架,所以诸葛的话句句戳中王朗内心深处的恐惧之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