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饒學生被刺:悲劇在前,如果站隊有用的話,那還要警察幹什麼?

近日,江西上饒第五小學一位學生家長王某建持刀進入學校,刺死該校學生劉某宸。悲劇的發生引來了很多網友的關注,除了痛惜,引來了更多的是追問,究竟是誰的責任?學生、家長還是校方?

上饒學生被刺:悲劇在前,如果站隊有用的話,那還要警察干什麼?

找出事情的真相,才能判定將罪魁禍首,畢竟誰都不想再有類似的事情發生。

上饒學生被刺:悲劇在前,如果站隊有用的話,那還要警察干什麼?

但事情還沒水落石出,輿論就在一片籠罩下肆意的蔓延。網傳,行兇者曾經在家長微信群中的一條留言中表示,其女兒“在學校很想學習,卻天天被打很是難過”。由於媒體對這一信息的披露,不少網友據此認為,被害者生前一定是一個“熊孩子”。正是因為他長期霸凌行兇者的女兒,才會為自己帶來了災禍。

上饒學生被刺:悲劇在前,如果站隊有用的話,那還要警察干什麼?

換言之,部分網友認為被害者雖值得被同情,但也是死有餘辜,近年來,校園霸凌一直被煩感,而此事的蔓延讓網友們更加的躁動,誰家的孩子不是父母的心肝寶貝?不明的真相的吃瓜群眾憑藉同情心、正義感,就臆斷的將罪名放在被害者身上。

但仔細想想,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悲劇?近年來,校園欺凌的事件,時有發生,一般都是校方出來調節進行處理,雙發家長進行溝通,但被害人的家長表示:“事發前一天才知道此事。”也就是之前根本不知道孩子在學校做了什麼?是校方隱瞞了?孩子在隱忍?

一些網友還指出行兇者沒有工作、其女兒隨母姓,這些情況有可能導致其精神壓力過大,以致犯下大錯。不能說這種猜想沒有道理,但是猜想終究只是猜想。要知道,當務之急不是為行兇者安排人生故事,而是探尋其錯誤行為背後的動機和根源。

上饒學生被刺:悲劇在前,如果站隊有用的話,那還要警察干什麼?

警方還沒落實真相,網友們就變成了“大偵探”,能從不同渠道獲得消息,瞬間成了原告和被告的辯護律師,從不同角度進行站隊,敢問如果站隊有用的話,那還要警察干什麼?這難道不是在對家屬的更深層的傷害嗎?一方是喪子之痛,一方是牢獄之災,無端的評判只會給雙方的家屬的傷口上撒鹽。一些媒體公眾號為了引流,利用網友的同情心肆意的揣測真相,帶來更大的社會輿論壓力。

如果輿論雙方再互相較量下去,結果只會出現更多名的輸者。孩子是未來的希望,誰都不願意再讓一個孩子受到傷害,不如放下輿論的偏見,找出事情的真相,不比妄加猜測強的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