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田建設項目管理辦法》解讀

《農田建設項目管理辦法》解讀

高標準農田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根基,黨中央、國務院一直高度重視農田建設工作。機構改革後,原分屬各部委的農田建設職責劃轉農業農村部門統一管理。按照《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到2022年要建成10億畝高標準農田,今後每年需完成8000萬畝以上,時間緊、任務重、涉及主體多,亟須制定統一規範文件。為此,農業農村部印發《農田建設項目管理辦法》,將於今年10月1日起施行。其中都有哪些重點內容?將給農田建設工作帶來怎樣的變化?農業農村部農田建設管理司就《辦法》進行了解讀。

1問:制定出臺《辦法》的主要背景是什麼?

答:耕地是我國最為寶貴的資源,農田建設是提升糧食產能、實施“藏糧於地”戰略的重大舉措,是促進鄉村振興、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高標準高質量持續有效地抓好農田建設,迫切需要制定《辦法》,統一規範農田建設項目管理程序。

一是落實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要求。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堅持依法治國、依法行政是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要求。加強農業農村法制建設,不斷完善相關法律法規、規章制度是長久的任務。農田建設職能完全劃歸農業農村部以後,應從法規、規章、標準等方面制定一套制度,凝聚力量、約束各方、推進建設。構建責權明確、程序清晰、操作性強的《辦法》,是貫徹落實全面依法治國、堅持依法行政的具體舉措。

二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舉措。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落實好“藏糧於地”戰略,按照《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到2022年要建成10億畝高標準農田,今後每年需完成8000萬畝以上。如此巨大的任務,分解到鄉村,落實到地塊,需要實施大量的農田建設工程項目,涉及眾多的實施主體,必須有專門的農田建設項目管理辦法予以規範。

三是深化機構改革成效的現實需要。機構改革後,已將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原國土資源部、水利部農田建設管理職能整合到農業農村部,但多年來,各部門都按自己制定的項目管理辦法實施農田建設工作,各地還有地方制定的實施辦法。為從源頭上實現統一規範,推進農業農村系統從上到下農田建設管理體系和管理能力現代化,迫切需要制定統一的農田建設項目管理辦法。

四是提升科學管理水平的客觀需要。農田建設管理工作涉及經濟學、農學、土壤學、工程學、生態學等學科,需要有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實現專業化管理。機構改革後,農田建設工作由多部門管理調整為農業農村部門一部門管理,建設管理隊伍規模大幅縮減,人員結構相應發生很大變化。為保障改革後項目管理人員及時準確地掌握相關要求,提升科學管理水平,有序推進農田建設管理工作,需出臺切合實際、操作性強的制度指導地方。

2問:《辦法》有哪些特點?

答:主要有四方面特點。一是構建統一制度框架。農田建設時間緊、任務重、涉及主體多,亟須制定責權清晰、程序簡捷、操作性強的程序性文件,指導規範設計、監理、建設等主體行為,明確項目建設管理的操作程序、管控環節,規範性要求。

二是簡化管理程序。針對農田建設項目地點不可改動、工程在田間、受益是農戶的特點,將規劃引入項目管理程序。強調縣級規劃將項目落實到田塊,規劃出一個個項目(達到項目儲備深度),形成項目庫。由此壓減掉項目建議書和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審批等程序,實行簡約管理模式,簡化項目前期工作程序,以項目庫項目為基礎,直接編制、審批項目初步設計環節,節約了前期工作時間和經費。

三是尊重農民意願。農田建設項目大多是在農村集體土地上實施,項目建成後受益和管護主體是農民,因此,項目建設管理要充分發揮基層幹部群眾,特別是新型經營主體的作用,確保項目建設順利、質量高,建成後使用高效。《辦法》體現了這方面要求。

四是落實“放管服”要求。據瞭解,原來從事此項工作的四部門各類人員大多數都留在了原單位,人員減少、任務量加倍是農田建設幹部隊伍面臨的最主要壓力。在制定制度時,既要考慮到簡政放權的有關要求,提高地方積極性,也要避免權力過度下放,基層部門責任過重難以承擔等情況的發生,因此,《辦法》明確了規劃編制,項目審批、監管、驗收等分級負責的有關要求,只允許項目審批及竣工驗收權限下放到地(市、州、盟)級為止。

3問:項目審批、驗收等權力下放後,如何進行監管?

答: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等有關規定要求,適應農田建設項目規範化、管理精準化的需要,《辦法》突出了平臺管理、在線監管、過程監管的要求。各級農業農村部門及時在信息平臺上填報農田建設項目的計劃下達、初步設計審批、實施管理、竣工驗收等工作信息,並按照有關要求,及時彙總上報建設進度,定期報送項目年度實施計劃完成情況,公開農田建設項目建設相關信息,接受社會監督。同時,按照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的《關於統籌規範督查檢查考核工作的通知》要求,《辦法》第三十三條明確“農業農村部結合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考核,採取直接組織或委託第三方的方式,對各省農田建設項目開展監督評價和檢查”,不增加地方負擔。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對於按時完成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且成效顯著的地區,農業農村部將按照《高標準農田建設評價激勵實施辦法(試行)》規定,統籌上年度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高標準農田建設考核情況和當年高標準農田建設進展情況,進行綜合評價,確定擬激勵省份,由國務院辦公廳給予通報表揚,並在分配下年度中央財政資金時,對每個激勵省給予新增安排1億-2億元高標準農田建設資金。

4問:《辦法》將施行,農業農村部如何貫徹和執行?

答:為貫徹落實好《辦法》,下一步,我們將積極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廣泛開展《辦法》的宣傳工作。通過網站和媒體等對《辦法》進行廣泛宣傳,主動答疑釋惑,回應各方關切。二是全力做好《辦法》的培訓工作。根據《辦法》編寫解讀材料,舉辦培訓班,對各級農業農村主管部門從事農田建設項目管理的人員進行系統培訓,就《辦法》的重點內容進行詳細講解和說明,幫助相關工作人員準確理解和把握《辦法》的內容和要求。同時,還要幫助和指導省級農業農村主管部門做好對下培訓工作,確保《辦法》的順利實施。三是抓緊出臺配套的政策制度。要以《辦法》為統領,及時制定農田建設管理的一系列配套制度,加快構建“精簡統一、分級管理、放管結合、科學高效”的新時期農田建設管理體系。

《农田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解读

聚焦三農,服務大眾!這裡是隴南市武都區農業農村局微信公眾平臺,如果你有什麼建議、意見和好的素材,請聯繫我們。

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政務微博:騰訊、新浪、網易、搜狐查找“隴南武都農牧”或者“lnwdnm"聯繫電話:0939-8652009(隴南市武都區農業農村局信息中心)

《农田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解读《农田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解读
《农田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解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