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万圣节的那些事儿

关于万圣节的那些事儿

关于万圣节的那些事儿

每年10月31日就是万圣节Halloween。通常也被称为万圣节前夕All Hallows' en(All Hallows' en是All Hallows night的缩写),但也被称为All Halloween, All Hallows' Eve或All Saints' Eve。也是西方基督教节日All Hallows Day(又称All Saints'Day)的前夜。万圣节起源于古老的凯尔特的萨温节,那时人们会点燃篝火,穿上戏服来驱赶鬼魂。公元8世纪,教皇格里高利三世将11月1日定为向所有圣人致敬的日子(基督徒会尊敬圣人,为尚未到达天堂的灵魂祈祷。); 后来,所有的圣徒日都包含了一些萨温节的传统。随着时间的推移,万圣节演变成了一个传统节日,主要流行于盎格鲁撒克逊人后裔云集的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新西兰等西方国家。万圣节主要习俗:小孩子爱玩的 trick-or-treating(不给糖就捣蛋),雕刻杰克灯,节日聚会,穿上各式服装和吃甜食。

关于万圣节的那些事儿

万圣节的起源万圣节起源于古代凯尔特人的萨温节又称夏末节。2000年前,凯尔特人生活在现在的爱尔兰、英国和法国北部,他们在11月1日庆祝新年。这一天标志着夏末秋收的结束,也标志着一年中黑暗寒冷的冬季的开始,这一时期也常常与人类的死亡联系在一起。凯尔特人相信在新年的前一天晚上,活人和死人世界的界限会变得模糊,于是,他们在10月31日晚上庆祝死神节,因为当时人们相信死者的鬼魂在当天会回到活人世界。这天活人的世界是允许灵魂通过并复活。所以人们提供食物和饮料并在餐桌上安排了座位来安抚和欢迎鬼魂。凯尔特人还会点燃篝火来驱赶邪恶的灵魂。而"不给糖就捣蛋"和"盛装打扮"的起源要追溯到16世纪的爱尔兰、苏格兰和威尔士。在这些地方,人们通常穿着戏服挨家挨户地索要食物,他们通常用一首诗或一首歌作为回报。许多人装扮成死者的灵魂,并希望通过扮演逝者来保护自己不受鬼魂伤害。

关于万圣节的那些事儿


近年来,"美国化"的万圣节庆祝活动开始在英国街头大行其道,英国人甚至质疑,这一传统最初是从英国这边开始的。但它是如何演变成今天的"美国化"的服装竞赛的呢? 这万圣节和花式打扮有什么关系? 其实,早在Samhain夏末节,凯尔特人就会穿上白色的衣服,涂上黑色的脸,以欺骗当时他们认为的当天在活人世界里游荡的邪恶灵魂。然后,到11世纪时,教会已经把它改编成一种叫做"灵魂souling"的传统,也就是"不给糖就捣蛋"的起源。孩子们会挨家挨户地去索要灵魂蛋糕,以换取他们为亲朋好友的灵魂祈祷。人们打扮成天使、魔鬼或圣人。灵魂蛋糕是甜的,并且上面有一个十字架,吃的时候就象征着灵魂从炼狱中解放出来。 而"不给糖就捣乱"一词是在1927年首次在美国使用,这一传统是由移民传入美国的。用恐吓的恶作剧来换取糖果。

关于万圣节的那些事儿


先开始,凯尔特人是把一种红萝卜和南瓜等蔬菜刻成脸的形状。这些雕刻过的蔬菜后来被爱尔兰人称为"杰克灯",这里面也有一个关于一个名叫杰克的农夫和魔鬼做了一笔交易,让他永远在地球上流浪的故事。在后来,当移民们来到美国后发现了当地有大量的南瓜,于是他们很快就用南瓜来做杰克灯。在爱尔兰,人们也会在万圣节吃水果蛋糕Barnbrack。吃蛋糕被当做是算命游戏的一部分。点心在烘烤前里面夹了用细棉布包的各种小东西(类似中国饺子里面放硬币)。如果分到了戒指,就意味着这个人很快就会结婚;一根稻草秸秆意味着繁荣的一年即将到来;如果是豌豆,就意味着那个人不会在那一年结婚;如果是硬币,就代表好运。

关于万圣节的那些事儿


信息来自:telegraph;www.history.com;图片来自谷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