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河》一部令人深思的電影

如果有一天我走了,你會像馬達那樣找我嗎?

會啊

會一直找嗎?

會一直找到死嗎?

你撒謊。

開頭的對話引人深思。這應該是現代人的選擇吧,不喜歡他選擇。什麼時候可以像馬達尋找牡丹一樣,走遍鄉村大街小巷各個角落,問遍所有能問到人,來尋找自己迷失的愛情。雖然馬達只是個混混,信誓旦旦的說要走進來幹一番事業,最後只做了運輸工人中的一個,雖然牡丹也只是個普通的扎兩隻馬尾,穿紅紅色運動服的普通女生,雖然他沒有很多的故事,但是馬達可以用以後幾年的時間來尋找她尋找離開的愛情,就已經足夠了能有多少人能耗費精力會尋找自己的愛情,現代人的愛情觀是和馬達的愛情相違背的卻與敘事者有著相似,這是不是種對愛情的一種迷失呢?曾經,期盼一個人的呈現,哪怕這是不可能的事,也會內心熱烈的等待。什麼時候能像馬達一樣,當她離開時去不顧一切的找尋,整個鄉村的搜索。蘇州河,一條‘沉澱了這個鄉村的繁華、往事、傳說和所有的垃圾的蘇州河。

《蘇州河》一部令人深思的電影

一個上海的普通攝像師,以為他人攝影為生。開頭是眼裡的蘇州河是穿過上海的一條骯髒的河,河的兩岸發生著普通人不同的生活。一天,一個酒吧的老闆找到要他拍在店裡游泳的美人魚的形象。攝影師逐漸與扮演美人魚的女孩熟識,從她嘴裡得知馬達和牡丹的故事。“美人魚”也成為了電影的線索,展示了一個小人物的悲歡離合。馬達是一個以送貨的黑道郵遞員。一次,主戶讓他送一個小女孩牡丹回家,多次接送之後,馬達與牡丹熟識,併產生了愛情。但不久馬達被捲入了綁架的陰謀,綁架者企圖要挾牡丹的父親,以綁架牡丹來換取錢財。而綁架者是馬達的黑道朋友,讓馬達在送牡丹的路上趁機綁架牡丹,馬達不願意這樣做,又迫於朋友壓力,只得答應。黑道拿到錢後,牡丹知道自己被騙,絕望之下跳入蘇州河,最後一句話是將化為一條美人魚,從此不見蹤影。馬達因參與綁架也被投入監獄。當他進去時,很多年過去了但他依然思念著牡丹,借送貨的時間,四處打聽牡丹的消息。一次在酒吧喝酒,發現女服務員(即前面提到扮演美人魚的女孩)長的很像牡丹,就想辦法與他接近。攝影師知道此事,感到馬達在搶自己的女朋友,於是找來打手將馬達痛打一頓。馬達逐漸明白扮演美人魚的女孩不是要找的牡丹。請求攝影師利用他與警察的關係協助他找到牡丹,攝影師答應了不久,攝影師接到一瓶寄來的帶有野牛草的沃特伽酒,從信上得知馬達在協助下終於在一個便當店裡找到牡丹。本以為事情就此結束,馬達出獄後一直到處尋找牡丹,然而一次在酒吧喝酒,發現扮演美人魚的女孩美美長的很像牡丹,就想辦法與她接近。雖然兩個很像的女孩,但終究不是牡丹,最後通過攝影師找到牡丹,因為喝醉酒騎摩托車雙雙車禍墜入蘇州河中,溺水而死 。

《蘇州河》一部令人深思的電影

牡丹和美美完全是兩種人,卻因為有著同樣一張臉孔而結緣,家庭背景的不同造成了兩人的迥異,卻在愛情這一問題上有著一致性,都是想獲得一份永恆的愛情,卻不同程度的受到傷害,都逃不過愛情的追逐。馬達是一開始有目的接近牡丹,但是所愛之人的死亡面前,卸下了假面具,原來他對愛情也是十分執著的始終相信牡丹不會死,尋找成為了活著的唯一理由。4攝影師“敘事者"應該不曾真正愛過,就算對美美也是即使曾經有過愛情,也只有短暫的一刻,不時看到美美出門的情景,然後他等待著她歸來。無法完成馬達所做的種種,因為他不是馬達,個現實的愛情者,知道他與美美的愛情是不會有結果的所以他最終決定放棄。影片中的攝影師在結尾處推翻了自己在影片開始時所說過的話,美美問他如果我走了會找我找到死嗎?語氣不確定的回答:會的但在結尾處美美終於走了時候,攝影師對自己說:將等待下一次的愛情降臨。

《蘇州河》一部令人深思的電影

這樣的四個人物形象讓我很容易聯想到現實社會中的各型各態的人,四種人的四種個性與對愛情的不同態度是整個影片的客觀反映。反映現實中不安和浮躁,崇尚真誠和純真。

此外影片的節奏很快,跳躍性強,對白簡短而精煉,不拖泥帶水。粗糙畫面,晃動不安分,如人好奇探究的眼睛。探究著別人的同時也探究著自我窺視的姿勢,因為不知道什麼才是真正屬於自己的最後。影片用攝影機記錄下在河面上諸多的景象,將鏡頭對準鄉村的低層,又是用非常紀實的拍法,這個段落給人以不少的期盼,然而在此段落最後,鏡頭落幅在水面的倒影上,這暴露了導演的意圖:蔞葉並無意在這座鄉村裡尋找一段歷史,一種真實,所關心的只是破敗的鄉村景觀下一個鏡像般的愛情故事。

《蘇州河》一部令人深思的電影

突然覺得女人是愚蠢的當她相信愛情的時候。就像美美一樣。當她不相信馬達的愛情故事的時候,享受著這個故事。當她知道了這一切都是真的就崩潰了美美渴望牡丹那樣的愛情。於是美美離開了有理由相信,美美的離開,尋找真正愛情的努力。也有理由相信,美美的離開,只是逃避罷了而她留下的字條,只是和自己開的一個玩笑。美美是女人。愚蠢的脆弱的神經質的女人。選擇似乎讓我看到自己和身邊很多人似有似無的影子,選擇離開,選擇出走,無非是離開暫時的一個自己,結果我還是回頭來想,不知道我戀上的那個人,還是愛上了愛情。

[電影主題]-----關於愛情蘇州河是婁燁展現才華的力作,不管是鏡頭還是涵義,都是上乘之作。為我帶來了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愛情的真實性和持久性,究竟應該如何對待愛情。這些問題是很難解決的特別是放在現在來看,更具有特殊的意義。蘇州河這部電影帶給我一個不同的視覺衝擊。美美離開了留下一張紙條,如果愛我來找我顯然,震驚於馬達和牡丹的愛情,並希望在自己和男友身上能夠延續同樣的浪漫。但是作為敘事人的正如片頭中所表現的那樣,猶豫不決。一方面,想念美美,希望自己可以和她再續前緣;另一面不想去找她因為他覺得,一切都不會永遠,美美的離開未嘗不是解脫,寧願一個人閉上眼睛,等待下一次的愛情。

《蘇州河》一部令人深思的電影

這個結尾顯示了導演的才氣,留給我一個想象的空間,愛情究竟應該如何對待。這個結局構思的很巧妙,相當具有獨特性,和影片的開頭相呼應。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真正的愛情是必需認真面對的然而什麼是愛情,很難說得清楚。可以感覺,但無法說明。婁燁注意到這個問題,提了這個問題,雖然沒有完全回答,但是給出了一個建議:“如果你愛我會來找我”也許愛情這個問題比不上生存、死亡、救贖形而上、深刻、嚴肅,可這並不能否定它一種思考,最多是境界不同而已。誰能迴避思考愛情這個永恆的主題?恐怕自有人類以來沒有一個人有資格聲稱完全解決了這個問題,即使有,也是個自大狂,或者可以說,精神已不正常了不過這個世界上的確有一些人對作為文學、藝術創作主題之一的愛情抱有空前的輕蔑態度,不知道這種輕蔑是出於天性的自負,還是出於有意識的敵對。曾經,一個街頭巷尾就可以如此期盼一個人的呈現,哪怕這是極不可能的事,也會內心熱烈的等待。

影片追求生存還原,自覺拋棄民族和個人神話,掙脫歷史文化的挾裹,將人從重重符號中釋放出來,裸露生命的真實狀態。作品在一定水平上自我滿足,自我封閉,展示的社會生活面過於狹窄且脫離普通人的現實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