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最早的陪嫁,滿滿的都是父愛

臨近春節,結婚辦喜事的越來越多,嫁閨女娶媳婦的一大把。按照傳統習俗,嫁閨女的就少不了孃家要給陪嫁。講究禮法的古人是怎麼做的,今天就讓我們來看看中國最早的陪嫁品。

在美國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內,收藏著一件西周青銅酒壺——“番匊生壺”,此壺通高60.9釐米,直口,壺頸微收,壺腹扁圓下垂,壺身通體雕刻著水波紋,壺頸部鑄有兩條口銜細環的夔龍作為壺耳,壺雖不大,那種靈動的神韻卻格外引人注目。壺蓋內側刻有32字銘文:“唯廿又六年十月初吉己卯番匊生鑄媵壺用媵氒元子孟妃乖子子孫孫永寶用”,意思是在十月的一個良辰吉日“番匊生”鑄造了這個銅壺,用來給他的女兒做陪嫁,希望他女兒多子多福。

中國古代最早的陪嫁,滿滿的都是父愛


雖然只有短短的32字銘文,卻包含了西周歷史上一段鮮為人知的“番匊生嫁女”的故事。番匊生,周厲王時期的朝廷重臣。周厲王姬胡,眾所周知的暴君,每天就想著繼承前幾位周王的遺志,把聲色犬馬進行下去。番匊生有個女兒,名叫孟妃乖,聽這名字就知道番匊生是多疼愛這個寶貝女兒了,就希望女兒永遠是他的乖乖小棉襖。這位孟妃乖大小姐,生的自是花容月貌,而且芳名遠播,播到連周厲王也聽說了(西周的路邊社也很厲害喲)。有天,番匊生上朝時,厲王假裝有意無意滴問起他:聽說你女兒很漂亮啊,哈啊哈......,番匊生聽的是冷汗直冒啊!心下暗暗罵著:你個大豬蹄子臭豬蹄子,我就這麼一個寶貝女兒,長的漂亮那是我們家基因強大,與你有屁的相干。

中國古代最早的陪嫁,滿滿的都是父愛

番匊生壺銘文拓片


退朝回家後,番匊生看見自己嬌滴滴的寶貝女兒,越想越不對。他和老婆說起在朝堂上週厲王如何如何,老婆一拍大腿,壞了,這個大豬蹄子沒憋好屁呀!夫妻二人一商量,決定讓女兒立刻成親,斷了周厲王這個花心大蘿蔔的痴心妄想。話說這麼緊急的婚禮能找到新郎嗎?放心,番匊生作為朝廷重臣可不會打無準備之戰,新郎倌一直悄悄地努力地在做著充分的準備,正日思夜想滴盼著這一天的到來。誰啊?就是孟妃乖大小姐青梅竹馬的親表哥。於是,第二天兩家人就急吼吼地把這倆人塞入洞房,哦,不,送入洞房。

婚禮成功舉辦,危機也解除了,番匊生心裡又不是滋味了。覺得如此倉促的給寶貝女兒辦的婚禮太簡單,感到太對不起自己的小棉襖。於是,他拿出自己的積蓄,找來最好的工匠,為女兒鑄造了這隻青銅重器“番匊生壺”,親自確定了壺的紋飾,並且監工,壺做好後還在上面刻上祝福的文字,作為給女兒的陪嫁,希望女兒生活的幸福美滿,兒孫滿堂。

所以說,這件“番匊生壺”是一件飽含著三千多年前濃濃父愛的青銅壺,也是現存年代最早的陪嫁品。無論過去還是現在,父親對女兒的疼愛都是不變的,不會因朝代更迭,時空變幻而消失,“番匊生壺”既是一件閃耀著人性之美工藝之美的青銅重器,也是體現我國古代鑄造技術的傑出作品。


中國古代最早的陪嫁,滿滿的都是父愛

當代嫁妝


那麼這件重器又是為何流出到美國呢?據中央電視臺《國寶檔案》第521期介紹,“番匊生壺”是1927年陝西軍閥黨玉琨在陝西寶雞盜墓時盜掘出的,後來輾轉流落到美國。1939年先由國際奧委會第5任主席、藝術品收藏家埃弗瑞.布倫戴奇先生從古董商處收藏,後又捐獻給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這所博物館的主要藏品均來自於布倫戴奇先生收藏的亞洲藝術品。


中國古代最早的陪嫁,滿滿的都是父愛

舊金山的亞洲藝術博物館


筆者上篇文章《被盜文物都去哪兒了,為何難以找到》中談到過我國流失文物的現狀,後續會持續發佈被盜文物的介紹。請關注我的頭條號,看看還有哪些精品文物沒有回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