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饿】旋转的女装大佬引发的奇异事件


【薛饿】旋转的女装大佬引发的奇异事件

查看完整视频




扩展猫粮

本期视频节目灵感及猫粮来源于《茶杯里的风暴》[英] 海伦·切尔斯基


熟悉薛饿的朋友,都会了解我们比较喜欢“奇怪玄妙”的选题,比如会涉及到宇宙、哲学、悖论、反物质……这样的内容。仰望的“星空”固然使人浮想联翩,但脚踏的那个“实地”其实同样是星空的一部分,神秘莫测——尤其是当我们看完《茶杯里的风暴》的时候,这种感觉更是如此。

“旋转的生鸡蛋”和“人脑子里的水”、咖啡渍干了后形成的类似“尸体轮廓线”一样的痕迹、“牛奶均质乳化”和“病毒飞沫”的共通之处……这些平凡的琐事背后,同样隐藏着星辰大海的秘密,都蕴含着“万物之理”。

物理世界的丰富多彩超乎我们的想象,同样的原子和同样的规则以不同的方式组合在一起,就足以产生无数截然不同的结果。不过,这种多样性并非全无规律,世间万物的运行都遵循着自然的法则。

如果你把牛奶倒进茶水里快速搅拌,杯子里就会出现旋涡。两种液体旋转交缠,几乎称得上泾渭分明,而这样的奇景只能维持几秒,片刻之后,两者就会完全融合在一起。不过,这短短的几秒钟足以让你看清,不同的液体会在美丽的旋涡中逐渐融合,而不是立即交融。

我们在其他地方也能看到同样的现象。从太空中俯瞰地球,你会在云团中发现相似的旋涡,暖空气和冷空气不会直接融合,而是互相缠绕旋转,仿佛在跳一曲美妙的华尔兹。大西洋上空的旋涡定期向东运动,带来变幻无常的天气……乍看之下,旋转的风暴和马克杯里旋转的茶水似乎毫无关联,但它们相似的模式绝非出于巧合,其中蕴含的线索可以揭示更本质的规律。类似的构造隐藏着相同的道理,一代又一代人不断探索并通过严格的实验验证了这一点。这个探索与发现的过程就是科学:不断总结、验证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并发掘更多有待探索的东西。


在这期节目中,我们节选了《茶杯里的风暴》的一部分内容和大家分享, “偷吃奶油的蓝山雀”这件事和“咳嗽飞沫”之间,背后竟然有着同样的物理原理。


【薛饿】旋转的女装大佬引发的奇异事件

同时也推荐大家去文末购买这本由“BBC专栏作家/主持人、剑桥大学物理学博士”撰写的这部科普作品。


偷吃奶油的蓝山雀

【薛饿】旋转的女装大佬引发的奇异事件

有的鸟儿最喜欢金色和银色瓶盖的牛奶瓶。要是你起得够早,开门的时候够小心,也许你能抓个现行。眼睛明亮的小鸟趾高气扬地站在牛奶瓶上,一边透过它在瓶口铝箔上啄出的小洞匆匆偷吃奶油,一边警惕地观察周围。一旦发现有人靠近,它就会立即飞走,或许去邻居家的门廊上碰碰运气。50年来,蓝山雀(bluetit)一直是英国偷吃奶油的大师。它们互相通气,都知道那张薄薄的铝箔下面就是富含脂肪的宝藏。其他鸟儿似乎还没发现这个,而蓝山雀每天早上都会守候送奶工的到来。但是突然有一天,这套把戏行不通了,不光是因为塑料牛奶瓶取代了玻璃瓶和铝箔封口,还因为一些更基本的东西发生了变化。以前牛奶瓶里的奶油必然会浮到顶层,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


【薛饿】旋转的女装大佬引发的奇异事件

饥饿的蓝山雀青睐的牛奶含有多种营养物质。牛奶的主要成分(约占90%)是水,水里漂浮着糖(即某些人无法消化的乳糖),还有蛋白质分子和较大的脂肪球。这些东西都混合在一起,不过静置片刻,牛奶就会分层。牛奶中的脂肪球个头很小,直径为1~10微米,也就是说,尺子上1毫米的刻度里可以填进去100~1000个脂肪球。这些小球的密度小于周围的水,因为同样体积的脂肪球质量更小。因此,尽管牛奶中的各种微粒都在不断运动、碰撞,但脂肪球的运动方向与其他物质有些不同。重力作用于水分子的拉力略大于作用于脂肪球的拉力,所以这些脂肪会被水分子轻轻向上推挤。这意味着尽管脂肪的浮力非常微小,它仍会缓慢地上升到牛奶的顶层。

【薛饿】旋转的女装大佬引发的奇异事件

问题在于:它上升的速度到底有多快?这时候我们就需要考虑水的黏性了。黏性衡量的是两层流体之间的摩擦力。想象一下,如果拿勺子搅动一杯茶,那么随着勺子的运动,勺子周围的液体也会随之旋转,与杯子里的其他液体产生相对运动和摩擦。水的黏性不算大,所以这些不同层的液体可以比较轻松地相对流动。不过,如果把这杯茶换成糖浆,你又会看到什么呢?糖分子彼此更加紧密,要让它们发生相对运动,你必须打破分子之间的羁绊。所以搅动糖浆比搅动茶水困难得多,因此我们会说,糖浆的黏性较大。

因为牛奶中的脂肪球拥有浮力,所以它们会被别的成分向上推挤。不过,要想真的浮到水面上,这些分子必须挤出一条路来。推挤过程中,不同层的液体必然产生相对运动,黏性也因此成为重要的影响因素。黏性越大,脂肪球上升遇到的阻力就越强。

战争在蓝山雀脚下的牛奶瓶里悄然爆发。每个脂肪球都被浮力推着向上移动,但周围的液体又会对它产生阻力。不同大小的脂肪球受到的阻力不同。体积越小,阻力越大。同样的上浮之路对小个子来说更艰苦,需要推开的液体更多,而它的浮力却比大个子小。因此,在同样的液体中,体积较小的脂肪球上升的速度比体积大的那些慢得多。一般来说,微观世界里黏性的影响力大于重力,所有东西移动的速度都很慢,物体的确切体积是非常关键的影响因素。

牛奶中体积较大的脂肪球上升得更快,体积较小、移动较慢的脂肪球会吸附在这些大球上面,形成脂肪球簇。这些球簇的阻力/浮力比相对更小,因为它们的体积比单个脂肪球大,所以上升的速度也更快。蓝山雀只需要蹲在瓶口静静等待,早餐就会自动送到脚下。

【薛饿】旋转的女装大佬引发的奇异事件

然后我们就要谈到均质乳化了。牛奶生产商发现,如果能让牛奶在极大的压强下从极细的管子里喷出去,就能打破牛奶中的脂肪球,让它们的直径缩减到原来的1/5。也就是说,这些脂肪球的质量会变成原来的1/125。在这种情况下,和重力紧密相关的浮力完全无法与黏性带来的摩擦力抗衡。经过均质乳化处理的脂肪球上升的速度非常缓慢,甚至完全不会上升。打碎脂肪球彻底改变了这场战争的走向,黏性获得了压倒性的胜利。奶油不再上浮到牛奶瓶顶层,蓝山雀只能去别的地方寻觅早餐了。

所以,相同的力在不同层级上产生的效果大相径庭。气体和液体都有黏性,虽然气体分子之间的结合远没有液体分子那么紧密,但它们仍在不断碰撞,这场盛大的碰碰车游戏会产生相似的效果。因此,小虫和铁球坠落的速度绝不会完全相同,除非你抽掉所有空气,将它们坠落的环境变成真空。空气黏性会大大拖慢小虫的速度,却不会对铁球造成太大影响。如果你抽掉了空气,那么重力就成了唯一的影响因素,对小虫和铁球来说都一样。小虫在空中飞行时运用的技巧和我们在水里游泳时的一模一样。空气的黏性主宰着小虫周围的环境,一如水的黏性统治着游泳池。那些体形微小的昆虫其实更像是在空气中游泳,而不是飞翔。

牛奶均质乳化背后的原理还能运用到其他很多地方。下次打喷嚏的时候,不妨想一想你喷出的液滴尺寸有多大。如果尺寸太小,那么这些携带病菌的液滴可能会一直飘浮在空气中,很难坠落下去。


飞沫和肺结核

数千年来,结核病一直是困扰人类的顽疾。最早的肺结核病人是一具死于公元前2400年的古埃及木乃伊。公元前240年,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就已描述了与肺结核相关的病症,中世纪欧洲王室还曾积极寻找治愈淋巴结核的良方。

【薛饿】旋转的女装大佬引发的奇异事件

工业革命以后,城市人口增多,肺结核开始在城市的贫民区中盛行。19世纪40年代,肺结核的死亡人数占了英格兰和威尔士总死亡人数的1/4。直到1882年,人们才找到了引发肺结核的罪魁祸首。它是一种微小的细菌,名叫“结核分枝杆菌”。

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Dickens)曾描写过肺结核流行时人人咳嗽的场景,但他无法描述这种疾病最重要的特征,因为这一点他根本看不见。肺结核是通过空气传播的,患者每一次咳嗽都会从肺里喷出数千颗细小的液滴,部分液滴中包含着微小的结核杆菌,这些细菌的长度只有1毫米的3/1000。刚刚离开人体的液滴较大,直径可能有零点几厘米。这些液滴在重力的拉扯下向下坠落,落到地板上以后,它们就哪儿都去不了了。但是,液滴坠落的过程非常缓慢,因为除了液体以外,空气也拥有黏性——物体在空气中移动时必须奋力向前推挤。向下坠落的过程中,液滴不断遭到空气分子的碰撞和推挤,这又延缓了它的速度。正如牛奶的黏性拖慢了奶油的上升速度,这些液滴向下坠落的旅程同样也会受到空气黏性的阻挠。

【薛饿】旋转的女装大佬引发的奇异事件

但它们不一定下坠。液滴的主要成分是水,刚被喷出来几秒钟,这些水会蒸发。原本还算饱满的液滴萎缩变小,它受到的重力也会随之减小,很难与空气黏性抗衡。如果说原来的液滴是一颗携带着结核杆菌的水珠,那么现在它就变成了结核杆菌与有机杂质的混合物。对于新形成的微粒来说,它受到的重力已经不足以抵消空气阻力,所以它只能随风飘动。就像均质乳化的牛奶中那些细小的脂肪球一样,结核杆菌随波逐流。如果它正好降落在某个免疫系统功能较弱的人身上,那么就可能繁殖出一个新群体并逐渐发育壮大,直到新的细菌做好再次出发的准备。

只要有对症的药物,肺结核是可以治愈的。所以时至今日,西方世界里几乎已经没有肺结核病人了。不过就在我写作本书的年代,对人类来说,结核杆菌仍是仅次于艾滋病的第二号杀手,也是一些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严峻挑战。2013年有900万人感染结核杆菌,其中150万人因此丧命。这种细菌会针对抗生素进行变异,产生极强的抗药性,无法对抗它的抗生素越来越多。医院和学校时不时会暴发疫情。近年来,病人喷出的微小液滴渐渐变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与其等到人们得了肺结核以后再去治疗,何不想办法从源头切断这种疾病的传播路径?

【薛饿】旋转的女装大佬引发的奇异事件

卡斯·诺克斯(CathNoakes)教授就职于利兹大学(UniversityofLeeds)土木工程系,她对这方面的课题很感兴趣。深入研究飘浮微粒的性质,由此找出相对简单的解决方案,这是卡斯关注的重点。现在,她和其他工程师正在研究携带病菌的微粒如何运动,结果他们发现,这些微粒的运动轨迹与它们的成分或者存在的时间几乎完全无关。微粒的运动完全取决于各种力的综合作用,而这场战争的关键在于粒子本身的尺寸。人们发现,那些最大的液滴运动的距离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因为空气中的湍流会帮助它们悬浮在空中。最小的液滴能在空气中停留好几天,不过紫外线和蓝光会破坏它们的活性。知道了粒子的大小尺度,你就能推测出它们可能的去向。所以,如果你正在为医院设计通风系统,那么你就能根据这方面的原理去驱赶或保留特定大小的微粒,从而控制疾病的传播。卡斯告诉我,每种通过空气传播的疾病都有自己独特的进攻方式,具体取决于致病所需的病原体数量(比如,极少量的麻疹病毒就能让人发病)以及疾病侵袭的身体部位(比如,结核杆菌在肺里和在气管里产生的效果是不一样的)。这方面的研究才刚刚起步,不过发展速度很快。


【薛饿】旋转的女装大佬引发的奇异事件

数千年来,在与结核杆菌的战斗中人类一直处于下风,不过现在,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病菌的传播,这为控制疾病提供了绝佳的机会。我们的祖先只知道病人的房间里弥漫着酸臭的气味,仿佛有神秘的瘴气充斥其中。现在,我们知道病人会让空气变化,知道携带病菌的微粒会不断运动、分流,也明白这最终会造成什么结果。这些研究的成果将纳入未来医院的设计之中,通过宏观工程影响微观粒子的举措将拯救成千上万条生命。


.......................

每一件平凡琐事中,都藏着星辰大海的秘密。用日常之物,揭开万物之理。推荐大家购买这本《茶杯里的风暴》,可以到微信小程序“黑洞百货公司”来看看。

【薛饿】旋转的女装大佬引发的奇异事件




更多推荐



分享到:


相關文章: